万亿级市场何处去 ETF大发展的热与冷
|
⊙记者 陆海晴 王彭 ○编辑 张亦文
自2018年以来,我国ETF市场经历了连续3年的大幅增长,不仅总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而且频频出现单只ETF产品规模超百亿元、募资超千亿元的情况。与以往ETF的投资主力军大多为机构投资者不同,随着行业投资不断升温,越来越的个人投资者也参与到ETF市场中,投资情绪高涨。
不过,在ETF火热发展的同时,监管机构也在冷静思考行业的长远发展。今年7月底,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3号——指数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同时,沪深交易所也先后发布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开发指引(征求意见稿),对上市指数基金配套制定自律监管规则,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中长期资金入市、个人投资者踊跃参与和政策面推动等因素的助力下,指数化投资将成为趋势,ETF作为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指引》出台,此类产品将进入更加稳健发展的新时期。
ETF总规模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ETF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ETF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底增长逾3000亿元。其中,权益类ETF规模为7754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667亿元。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ETF的规模也实现了跃升。例如,国泰证券ETF最新规模为391.3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51.63亿元,首次跻身股票型ETF规模前三名。此外,华夏芯片ETF、华宝券商ETF、华夏5GETF等行业ETF规模均在200亿元以上。
今年新成立的多只ETF也遭到了资金抢购。以科创50ETF为例,华夏、易方达、工银瑞信、华泰柏瑞等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科创50ETF均一日售罄,合计吸金逾千亿元。其中,华夏科创50ETF单日募集资金超过450亿元,刷新ETF首发认购规模最高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据统计,4只科创50ETF持有人户数合计超170万户,个人投资者成为主力。具体来看,易方达科创50ETF、华夏科创50ETF及工银瑞信科创50E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占上市交易基金份额比例均超过90%。
“从近年来的规模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指数化投资快速兴起的迹象。除机构投资者外,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指数化投资,这预示着我国指数基金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郑富仕称。
井喷式增长遭遇冷思考
ETF火热的背后是监管层对整个市场发展持冷静理性的态度。
《指引》主要强化基金管理人专业胜任能力要求,加强标的指数质量管理,对指数成分券、编制机构等提出明确要求;规范指数基金投资运作,要求基金管理人加强指数基金参与非成分券投资管理,完善成分券重大负面事件应急调整机制;明确基金管理人应加强ETF认申购、上市及其联接基金管理,确保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优先和公平对待各类投资者。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指数基金已成为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和资本市场重要参与力量,《指引》的出台有利于ETF行业的长远发展。
“当前ETF同质化竞争加剧,监管层也注意到这一问题,所以出台《指引》,希望指数化投资能够发展得更健康,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证券交易所产品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叶武称。
深圳证券交易所基金管理部总监周国友表示,《指引》在指数设计层面进行了规范,要求对产品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散性和流动性做一定的验证,这进一步规范了指数产品,也加强了投资者保护力度。
抓住指数化投资发展机遇
那么,机构应该如何把握指数化投资大趋势,推动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表示,一方面,ETF是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投资者通过投资ETF能分享权益市场发展红利。另一方面,当前行业主题ETF表现较为亮眼,由于个股投资难度加大,不少成熟投资者把它作为炒股的替代品。
“这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综合、多层次地拓展产品,这样才有后续发展的动力。如果ETF只局限在行业主题里发展,未来势必面临市场波动及客户基础不够夯实的问题,所以各个资产类别都有它的产品价值。”周晓明称。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玮认为,过去ETF产品设计可能更多是在布“点”,即抓住市场阶段性热点,但还应该连成“线”。他解释道,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未来机构投资者占比将越来越高,应当提供丰富的工具产品供机构投资者配置。具体来看,不仅要有适合长期持有的战略配置价值型的ETF,还要有战术配置型ETF,起到分散风险、降低相关性的作用。
郑富仕建议,机构要抓住指数化投资大发展的机遇:第一,做好指数化产品的设计规划,深入研究市场及投资者需求,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投资优势,开展指数型产品研发,不以追求市场热点为目的,盲目发行指数产品。第二,坚决守好风险底线,维护投资运营系统的安全运作,避免风险事件发生,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第三,完善人才梯队架构,加强从业人员道德文化建设,打造敬业、踏实、专注的投研队伍,提升指数化投资的专业性。第四,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帮助其建立指数产品的正确认知,进一步培养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