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0年

12月3日

查看其他日期

多方探讨“南向通”框架性方案
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有望完善

2020-1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目前“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设计,旨在引领境内机构“走出去”,通过香港基础设施或香港托管银行渠道,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记者 黄紫豪 ○编辑 陈羽

“债券通”北向开放稳健运行三年多,“南向通”传来最新进展。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人民银行正与香港货币当局一道,研究探讨“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

据了解,“南向通”旨在构建便捷可控的“走出去”制度框架和通道,允许境内投资者自主选择多种交易结算安排,通过内地与香港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或商业银行等多种渠道,投资到境外债券市场。

一家大行的金融市场部人士认为,作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重要环节,“南向通”的开通是大势所趋,是境内机构投资者迈入境外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完善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安排。

构建便捷可控的“走出去”框架

由于技术和实施要求的复杂性,“债券通”暂未实现南向开放。2017年5月,央行和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分阶段实施“债券通”,先开展“北向通”交易,此后适时扩展至“南向通”,将其作为境内机构“走出去”投资境外债券市场的可选通道。

“债券交易不同于股票交易,前者是一个机构主导的场外交易产品,多为询价交易、大宗交易模式,其结算、托管体制在不同市场之间差异也很大,与境外债券市场的对接存在一定技术上的困难需要克服。”一家大型国有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如今,债券“北向通”交易已开通三年多时间,通路运行安全稳健,业内人士分析,在此时点研究规划“南向通”,有利于完善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安排。

“总体来看,‘南向通’要和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部署相配合,要有利于境内投资者、境内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记者,“南向通”旨在为境内投资者构建便捷可控的“走出去”框架和通道。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未来如果实现南向资金的开放,跨境资本将更加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他表示,当前债券资金更多地以流入为主,特别是当前中美利差比较宽的情况下,资金的流入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事实上,“南向通”方案将支持境内机构多角度参与融入全球金融服务业,有利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更好发挥汇率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当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出于防范风险、保持汇率稳定的考虑,资本项下自由兑换完全放开的时机仍不成熟,市场对“南向通”开通可能带来的风险有所担忧。监管层人士表示,内地和香港监管当局还会继续加强监管合作,共同防范跨境投资活动、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

“债券通”北向开放后运行稳健

“‘债券通’作为进入内地债市的渠道选择之一,深受国际投资者欢迎,与其他投资渠道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