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版 基金·视点  查看版面PDF

做量化投资的手艺人——访证大资产总裁刘兵

2021-10-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吉庆杰 记者 马嘉悦 ○编辑 杨刚

伴随上市公司队伍的不断扩容,金融工具走向多元化,量化投资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前瞻的人,善于预见未来。早在十年前,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刘兵就预见到了量化投资发展的大趋势,毅然决然加入证大资产,从一位IT工程师变成了一名量化投资人。

时间能够证明价值。十年间,历经多轮洗牌,许多量化私募已“泯然众人矣”,而证大资产成为少有的长跑者,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更是名列前茅。对此,刘兵谦虚地说:“时势好,运气好。”

但是,只有那些有准备的人,才能把握时势。在一个多小时的深度交流中,刘兵更愿意称自己为“时刻奔跑的量化投资手艺人”。在他看来,随着量化私募发展步入快车道,量化私募管理人只有在人才、软硬件设备、策略等方面不断精耕细作,提高专业化程度,才能在未来的量化蓝海中赢得一席之地。

“量化投资没什么捷径可言”

如果把过去以套利投资、趋势投资和聚焦单个资产类别为主要策略的量化投资定义为量化1.0时代,那么2011年就加入证大资产的刘兵无疑是量化投资行业的老兵。

“2008年市场的大幅震荡行情让我深切地感受到量化模型的重要性,而且从海外市场的发展进程来看,量化投资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此我2011年加入证大资产做了一名量化投资基金经理。”刘兵直言。

十年弹指一挥间,量化私募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发展过程,但能够持续长跑的量化私募少之又少,证大资产便是其中一家。

谈及长跑秘籍,刘兵认为均衡和坚持复利是为投资人创造稳健收益的关键。他表示,量化模型的搭建须均衡,因为市场是测不准的,没有一个因子会长期有效,没有一种风格能够持续演绎。因此,量化投资需要通过挖掘数据来判断市场风格轮动的具体规律,同时在进行回测时适当拉长测试区间,以便模型贴合各种各样的市场风格,增强长期有效性。

刘兵在接受采访时还多次强调投资中的复利效应。他坦言:“从长期视角来看,任何一个细小的差别都会对超额收益造成很大影响,证大资产的最终目标是在不放大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客户长期收益的最大化。因此,量化投资没什么捷径可言,只能依靠不断地积累。”

据刘兵介绍,证大资产研究员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不断优化模型或验证新策略,让模型持续进化。用刘兵的话来说,策略进化没有尽头可言。

“更专更精才能走得更远”

今年以来,量化私募风头颇盛,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百亿级、千亿级量化巨头陆续涌现。随着头部效应愈演愈烈,众多中小型量化私募该如何突围?对此,刘兵的答案很简单:更加聚焦更加专业才能走得更远。

“在量化投资方面,任何一个细分赛道都在走向专业化,如果投入精力不够,取得较好业绩的难度就会增大。因此‘大而全’恐怕不是证大资产要走的路,后续公司会进一步聚焦量化选股策略,继续以工匠精神不断打磨策略细节,争取为投资人创造更多的超额收益。”刘兵表示。

为何会选择量化选股策略?刘兵坦言,由于交易制度和市场环境的差异,相比海外量化投资机构,本土量化私募在股票策略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另外,证大资产在1994年成立之初便布局主观多头策略产品,团队在判断企业基本面方面拥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证大资产的量化策略赋能。

伴随量化私募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市场定价效率的不断提升,超额收益是否会逐渐减少的问题备受业内关注。刘兵分析称,随着A股市场定价有效性的不断提升,早期的量化模型很难适应如今的市场环境,量化投资获取更多超额收益的难度也在增加,但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仍具备较高的可投资性。“定价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A股市场仍然存在着许多错误定价的机会,量化投资空间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