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1年

12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首届湾区科创峰会
聚焦“共享创新”

2021-12-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时娜 ○编辑 邱江

如何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策源能力、科创引领力?在12月7日举行的首届湾区科创峰会上,粤港澳三地的产学研专家学者和科创企业代表提出“共享创新”的全新“解法”:通过科研龙头牵手科技巨头、龙头企业搭配中小企业、企业与高校共建科研能力等,在多维度多领域构建“科创共同体”。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地区之一,大湾区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达到两位数,以数字经济相关制造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更超过35%,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角色。尽管如此,与会专家认为,科学能力是粤港澳湾区存在的最大短板,从“科技产业中心”向“科学发现中心”转变仍有很长的艰难道路要走。相比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仍处于“大却不优”状态,科创引领力仍有待提升。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强产学研协同发展,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把科研放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真正实现‘研究赋能市场—市场反哺科研’的正向循环和利益共享的全创新链条。”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推动共享创新,要做到科创要素的共享,打造最友好创新环境的创业湾区,例如实现科研人才企业与机构的双栖,建立科技人员双向流动制度,打通科研机构和企业“旋转门”,在其中发挥好大企业的作用,形成各方基础科研力量联合之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分享了以产学研融合推动共享创新的“香港经验”——香港拥有多所全球顶尖大学和科研实验室,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未来,要“透过官产学研的共同努力,用好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机制,在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自身所长,贡献国家所需”。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庞川重点从教育和人才培养角度,呼吁加强粤港澳三地高校联动,鼓励澳门年轻人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创新创业,将高校研究与产业方向相结合,将知识更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量子实验室创建者和负责人张胜誉作为从高校投身企业的代表,他呼吁,当下是产业科学家的黄金时代,产业界和学界应适当模糊工作边界,科技企业则应向前多走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优秀的大企业更应肩负大使命、大担当,发挥引领作用,搭建协同平台,成为此次峰会上多位嘉宾的共识。“大科技企业中,以华为和腾讯为代表,一个是硬科技,一个是数字平台,二者要形成‘双轮驱动’,先强带后强,携手中小微和创新创业企业,协同推动共享创新。”樊纲建议。

作为“共享创新”理念从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延伸拓展到公益创新领域的一项务实举措,腾讯基金会在此次峰会上启动了“技术公益创投计划”。腾讯基金会方面表示,该计划既是公司贡献自身能力,更是腾讯持续践行“科技向善”使命愿景,助力创造更多社会福祉的努力探索。计划将面向长期致力于信息无障碍、应急救灾、科技助老、生态环保、文化遗产保护五大领域事业的公益组织等,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