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路演回放  查看版面PDF

2021年

12月24日

查看其他日期

国芯科技:坚持主流兼容和自主创新 成为嵌入式CPU领域领先企业

2021-12-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路演嘉宾合影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精彩回放

出席嘉宾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 茳先生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肖佐楠先生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匡启和先生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综合管理部总监 黄 涛先生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张海滨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高级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 周丽涛先生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助理董事、保荐代表人 施 韬先生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郑茳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朋友、各位嘉宾:

大家好!非常高兴大家参加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投资者交流会。在此,我谨代表国芯科技,向参加今天交流活动的投资者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大家长期以来对国芯科技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公司始终坚持“国际主流兼容和自主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摩托罗拉授权的“M*Core指令集”、IBM授权的“PowerPC指令集”和开源的“RISC-V指令集”为基础,成为国内少数自主嵌入式CPU技术及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嵌入式CPU为SoC芯片的控制和运算核心,其技术实现难度高,同时强调逻辑控制、计算速度和低功耗,为SoC芯片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公司拥有本土化支持和服务能力,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提供嵌入式CPU 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助力关键领域实现芯片层面的安全可控。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以及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

公司提供的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基于自主研发的嵌入式CPU技术,已成功实现8大系列40余款CPU内核,形成了深厚的嵌入式CPU IP储备;同时,公司建立了面向关键领域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嵌入式CPU 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公司的嵌入式CPU IP于2006年实现累计上百万颗应用,于2008年实现累计上千万颗应用,于2015年实现累计上亿颗应用。

公司的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现阶段以信息安全类为主,聚焦于“云”到“端”的安全应用。公司逐步形成了面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存储、工业控制和金融电子等关键领域的系列化安全芯片产品;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芯片领域,公司的嵌入式CPU已取得实际应用。公司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于2013年实现了累计上百万颗应用,于2015年实现了累计上千万颗应用。

公司持续专注于嵌入式CPU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2.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0.40%。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已获授权专利116项(其中发明专利111项),126项软件著作权和3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公司是江苏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于2021年担任苏州市半导体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先后承担了5项“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数十项重大科研项目。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一等奖、“十年中国芯”等荣誉和证书。

未来,公司将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持续发展高端嵌入式CPU系列,致力于成为我国嵌入式CPU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使广大投资者能够对国芯科技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希望能够利用此次机会,充分地听取大家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是国芯科技在踏向资本道路上持续发展的动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将继续为国芯科技的持续发展而奋斗,以更好的经营业绩来回报股东、回馈社会。谢谢大家!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部高级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周丽涛先生致辞

尊敬的各位投资者、各位网友:

大家好!欢迎各位参加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上路演。在此,我谨代表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所有参加今天网上路演的嘉宾和投资者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国芯科技作为国内嵌入式CPU领域的领先企业,始终坚持“国际主流兼容和自主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历经近20年的持续研发、创新与沉淀,公司已成功实现基于以摩托罗拉授权的“M*Core指令集”、IBM授权的“PowerPC指令集”和开源的“RISC-V指令集”三种指令集的8大系列40余款CPU内核,形成了深厚的嵌入式CPU IP储备;同时,公司基于自主的嵌入式CPU内核和丰富的外围IP建立面向关键领域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嵌入式CPU 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成为我国嵌入式CPU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作为国芯科技本次科创板IPO的保荐机构,我们很荣幸能有机会向大家推荐这家优秀的企业。相信国芯科技上市后,将继续秉持一贯的开拓创新精神,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我们也真诚希望通过本次网上路演,让广大投资者更加了解国芯科技的投资价值,把握投资机会,共同分享优秀企业的发展硕果。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最后,预祝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综合管理部总监

黄涛先生致结束词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投资者朋友、各位网友:

大家好!本次网上投资者交流活动已近尾声,在此,我谨代表国芯科技,对参加今天沟通活动的投资者和各界朋友的热情关注与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上证路演中心和中国证券网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表示诚挚的谢意!

通过3个小时的交流,我们有幸与大家就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关系等各个层面进行了沟通,相信大家对国芯科技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各位投资者朋友也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努力完善。

未来,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以更优异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欢迎大家通过各种方式与我们保持沟通和交流。

最后,再次感谢社会各界朋友对国芯科技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经营篇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是什么?

郑茳:公司是一家聚焦于国产嵌入式CPU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公司致力于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提供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公司提供的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基于自主研发的嵌入式CPU技术,为实现三大应用领域芯片的安全可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公司的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现阶段以信息安全类为主,聚焦于“云”到“端”的安全应用,覆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存储、工业控制和金融电子等关键领域,以及服务器、汽车和智能终端等重要产品。报告期内(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6月,下同),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为IP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其中芯片定制服务包括定制芯片设计服务和定制芯片量产服务。

问:公司主要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协同性如何?

肖佐楠:公司三大类业务以自主嵌入式CPU技术为基础,业务之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1)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自主芯片产品之间的协同性。公司的CPU内核是保证芯片自主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芯片的配套软件开发和应用生态等要求。公司基于近20年的IP授权与定制服务经验,围绕自主CPU内核和相关IP建立了面向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个领域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并以此为基础为客户提供芯片定制服务或进行自主芯片产品的研发,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芯片的设计成功率。同时,公司在研发芯片或为客户提供芯片定制服务过程中,能及时了解行业应用需求,持续对CPU内核进行升级,并为新型号CPU的设计研发提供方向,从而进一步丰富公司的嵌入式CPU IP储备,进一步优化公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2)芯片定制服务与自主芯片产品之间的协同性。基于公司自主CPU内核以及相应的SoC芯片设计平台,自主芯片产品主要依据公司对市场的理解及下游客户的需求进行自主芯片设计与量产,芯片定制服务主要依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进行定制设计与产品量产,两者之间在工程经验、质量管理和产品可靠成熟度等方面可以相互借鉴和印证,从而保证芯片设计的成功率、技术稳定性与可靠性。

问:请介绍公司研发技术的产业化情况。

郑茳: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于嵌入式CPU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领域的产业化应用方面优势明显。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主要面向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应用领域,实现了对于产业的深度融合,并受到客户较为广泛的认可。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为超过90家客户提供超过130次的CPU IP授权,累计为超过70家客户提供超过140次的芯片定制服务。公司的嵌入式CPU产业化应用客户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等大型央企集团的下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公安部、国家核心密码研究单位和清华大学等机构的下属研究院所,以及联想、比亚迪和潍柴动力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

问:请介绍公司的核心技术情况。

匡启和:公司的核心技术为嵌入式CPU技术与芯片设计技术,主要包括自主嵌入式CPU微架构设计技术、面向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技术、安全可信系统架构及芯片实现技术和高可靠芯片设计技术等。

问:公司有多少专利和著作权?

匡启和: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已授权116项(11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外观专利)专利,126项软件著作权。

问:请介绍公司的毛利构成及变动情况。

张海滨: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11272.99万元、13501.03万元、17401.44万元和5485.02万元,占公司毛利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00.00%、99.98%、100.00%和99.88%。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主要来源于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定制芯片设计服务、定制芯片量产服务、IP授权业务。随着公司的营业规模扩大及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问:公司的毛利率是多少?

张海滨: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88%、58.49%、66.75%和40.69%。公司从事的嵌入式CPU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业务具有较高的技术与市场门槛,需要持续多年的大规模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产品技术水平高,因此毛利率水平较高。

问:公司的研发费用是多少?

张海滨: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6445.81万元、6640.89万元、8392.25万元和3676.45万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3.09%、28.68%、32.08%和26.34%。公司研发费用整体投入较大,占收入比例较高。

发展篇

问: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郑茳: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我国嵌入式CPU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求领域客户,持续发展高端嵌入式CPU系列。公司将充分发挥在嵌入式CPU技术和面向行业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技术方面的优势地位,聚焦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等关键应用领域,持续推出系列化的高端芯片及模组产品矩阵,满足国家重大应用需求。

在嵌入式CPU层面,公司对标全球一流嵌入式CPU厂商的前沿技术,基于开源或已获授权的指令集,设计研发面向关键领域应用的高性能低功耗CPU内核,成为中国国产嵌入式CPU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在芯片产品层面,公司将在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等关键领域持续突破。其中,在信息安全领域,公司将基于嵌入式CPU的核心技术和新一代高性能可重构密码处理技术,紧密围绕“云”到“端”的安全需求,开发全系列芯片、模组和解决方案,覆盖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终端计算和网络通信等领域,以及金融电子、工业控制、智能电网、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家居等行业,成为中国信息安全芯片及模组产品的领先供应商之一;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领域,公司将基于发动机控制芯片、车身控制芯片、新型网关处理芯片和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控制芯片等产品中积累的设计技术和经验,持续研发关键领域急需的芯片与模组产品,打造公司的重要增长极。

问:公司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以及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郑茳:已采取的措施有:1)聚集关键领域重点客户;2)高研发投入构建核心竞争力;3)完善管理体系建设。

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有:1)全面升级优化现有技术与产品;2)把握政策契机,持续扩大经营规模;3)全力推进“国芯+”战略,增强产业协同与合作;4)通过科创板IPO,打通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

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匡启和:公司的竞争优势有:1)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优势;2)关键领域高端SoC定制芯片设计服务的成熟优势;3)信息安全芯片及模组产品优势;4)可持续研发与创新优势;5)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关键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优势。

问:请介绍公司的研发模式。

肖佐楠:研发环节为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对嵌入式CPU核以及相关SoC芯片设计平台的研发环节、芯片定制服务中的定制芯片设计服务环节以及自主芯片产品的研发环节。公司的研发活动由研发中心负责具体执行,研发中心下设CPU设计部、IC设计部、模拟设计部、后端设计部、系统软件部、知识工程部,六大部门各司其职。此外,公司的市场营销部、设计服务事业部、生产运营部作为研发活动相关配合部门,为研发活动提供支持。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已形成了规范的研发流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全面覆盖立项、设计与开发、验证测试和量产等阶段,确保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质量、风险和成本等得到有效管控。

问:公司的主营业务、控制权、管理团队及核心技术人员是否稳定?

黄涛:最近两年内,公司主营业务稳定且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始终为郑茳、肖佐楠、匡启和三人,未发生变更,实际控制人及受其支配股东所持公司的股权权属清晰,不存在导致控制权可能变更的重大权属纠纷,公司控制权稳定;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管理团队和核心技术人员稳定。

行业篇

问:公司属于什么行业?

郑茳: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属于“I 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中“I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属于“I 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中“I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I6520 集成电路设计”。

问:请介绍公司所属行业在新业态、新模式方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匡启和:随着智能电子系统应用需求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化,其对芯片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差异化增加了芯片设计的复杂度。同时随着摩尔定律推进,采用先进工艺制程芯片设计的研发资源和成本持续增加。根据2020年IBS(国际商业战略公司)报告预测,一款先发使用5nm制程芯片设计成本将超过亿元美金。全球半导体产业在Fabless+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的分工大趋势下将会持续细化分工,芯片设计IP产业有望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问: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有哪些?

匡启和:面临的机遇有: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中国集成电路市场需求旺盛且高速增长;3)国内产业链逐渐完善;4)中高端芯片需求空间巨大;5)自主化需求日趋提升;6)指令集开源带来行业新机遇。

发行篇

问:请介绍公司的国有股东情况。

郑茳:截至目前,公司国有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1553.06万股,占比8.63%。该国有股东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登记的证券账户将标注“SS”标识,截至目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已取得有关财政部对国有股份的设置批复文件。

问:公司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是哪一项?

郑茳: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上市条件,公司符合第2.1.2条第(二)项“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研发投入合计占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中规定的市值及财务指标。

问:公司的募集资金用途是什么?

郑茳: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云-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C*Core CPU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设计及产业化项目、基于RISC-V架构的CPU内核设计项目。

问:请介绍“云-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及产业化项目”的基本情况。

周丽涛: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信息安全芯片及模组产品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应用情况与需求情况进行产品迭代升级,推出新一代“云”到“端”应用的系列安全芯片。本项目拟推出的具体产品有:1)高性能云安全芯片;2)生物特征识别安全芯片系列;3)低功耗低成本IoT安全芯片系列。

问:请介绍“基于C*Core CPU核的SoC芯片设计平台设计及产业化项目”的基本情况。

施韬:本项目基于公司现有及在研的CPU核,设计开发SoC芯片设计平台,项目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面向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的技术升级及产业化;2)开发面向物联网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3)开发面向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应用的SoC芯片设计平台。

问:请介绍“基于RISC-V架构的CPU内核设计项目”的基本情况。

施韬:本项目将在公司现有CPU系列产品基础上,基于开源的RISC-V架构进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CPU内核的研发,在性能、功耗等方面对现有嵌入式处理器系列产品进行升级,推出四款基于RISC-V架构的处理器:1)应用于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CRV4处理器;2)应用于高端控制领域的CRV7处理器;3)应用于人工智能推断应用的CRV4AI处理器;4)应用于高端自动化人工智能控制领域的CRV7AI处理器。

文字整理 姚炯

主办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