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1月25日

查看其他日期

外盘波动扰乱资金预期
“外资进内资退”预示什么

2022-01-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费天元 ○编辑 孙放

开年以来,A股资金面结构性分化愈演愈烈,“外资进内资退”的格局持续凸显,并引发了指数波动及风格切换。

在市场人士看来,“外盘扰动”是造成近期资金面分歧的原因之一。面对无风险利率上行背景下的外盘波动,外资选择坚定流入预期更为稳健的A股市场;而境内资金则担心外围股市的传导风险,选择在春节假期前进行避险操作。

过去几年间,“外资进内资退”现象曾发生过多次。短期来看,体量更大的内资调仓确实会造成大盘及个股波动,以及市场风格的快速切换;但中长期来看,外资成熟的投资理念使其屡次成功“抄底”,整体流向具备较强的前瞻性。

内资外资流向显著分歧

今年以来,A股市场资金面分化显著,整体表现为北向资金持续大幅净流入,而融资资金、境内机构等则离场避险。从整体规模上看,北向资金开年以来15个交易日有12天呈净流入,累计净买入额已达462.99亿元。作为参考,2021年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额创历史新高,其单月平均净买入额为360.14亿元。

内资则呈现持续流出态势。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开年以来单边下滑,累计缩水355.49亿元;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发行平淡,增量资金入市动力不足。另据机构测算,存量主动偏股基金的A股仓位也从上周开始出现回落。

从资金流向看,外资近期主要加仓金融与新能源两大方向。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平安银行开年以来的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均增长超过6%;国电南瑞、恩捷股份、阳光电源同期的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增幅超过7%。

上述外资加仓的两大方向,正是境内资金抛售的对象。交易所数据显示,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开年以来均遭融资净卖出逾7亿元。隆基股份、天齐锂业、盐湖股份等新能源标的的融资净卖出额也超过5亿元。无论是整体趋势还是具体流向,近期内资与外资流向呈现截然相反的趋势。

外盘波动是主要原因?

本轮外资加紧配置A股资产,或与疫情导致的中外经济周期步调错位有关。

中金公司固收团队最新发布报告表示,以2020年为原点,中国经济周期的步调要明显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对通胀的应对也早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中信证券同样认为,在通胀压力下,海外流动性预期持续受到压制。近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带来全球权益市场负面共振。但是,近期持续快速流入的北向资金显示,本轮海外股市调整对A股资金流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中信证券看来,外资近期对人民币资产偏好提升,源于2022年我国“低通胀+稳健货币政策+合理权益估值”的市场环境,优于欧美发达市场“高通胀+紧货币政策+高权益估值”的组合,也优于大部分通胀高企而增长疲弱的新兴经济体。

外资前瞻性不容忽视

自2017年北向资金开始大举流入后,“外资进内资退”现象曾发生过多次,典型案例包括:

2020年春节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因疫情暴发遭遇重挫,众多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恐慌离场。但就在同一天,北向资金大举净买入181.89亿元,内资与外资投资理念的巨大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

事后来看,上证指数半个月就回补了疫情暴发造成的巨大跳空缺口,外资的精准抄底自然也获利颇丰。自那之后,北向资金“聪明钱”的名号愈发受到投资者认可。

2021年2月,受短期高估值与长期高景气相互牵制的影响,内资与外资在新能源板块中也出现截然相反的操作,中环股份、长信科技等多只新能源股票出现“外资买内资卖”的情况。

回头来看,当时内资撤离确实造成相关板块及个股短期股价波动。但在行业数据持续超预期的提振下,新能源板块在2021年年中便再度回升,相关个股也再创新高。

2019年7月,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张夏曾在一篇名为《沪深股通与融资资金的背离释放哪些信号?》的报告中表示,在短期限、高成本约束下,融资客多数追求右侧投资,通过短期套利以获得超额收益。相比之下,北向资金属于偏中长线的资金,更倾向于选择在市场低估的时候进行左侧布局。

“相比之下,外资看得更长远一些。在今年全球资本市场不确定因素升温的背景下,预期稳定的资产变得稀缺,A股的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一券商首席分析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