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颠覆与重构——读《货币论:货币与货币循环》
|
◎冯 毅
1936年凯恩斯发表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将货币理论与经济理论联合在了一起,从而奠定了货币经济理论的基础。货币经济理论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相互契合。今天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情况与凯恩斯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千差万别,而这种变化为货币经济理论框架的升级演进提供了现实基础。所以,现实也需要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来补充、拓展对于新货币现象的理解。陆磊与刘学合著的《货币论:货币循环与创新》便是对现有货币经济理论的演进进行探索之作。而本书是作者计划用10年时间做系统性研究的第一阶段,后续第二卷《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第三卷《数字时代的世界货币》则将分别聚焦货币政策和数字时代的世界货币。
总体来看,本书的主要目标在于着力建立一套理论框架来重新解释在当今经济环境下的货币相关问题。国内过往的货币经济领域理论著作以局部创新或者是批判性阐释的居多,而能够提出一套基础理论框架的可以说是极少,这足以显示出作者的理论功力与自信。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书提出货币的本质是一种权利,也就是说持有货币意味着获得“未来效用索取权”。而货币交易则是公众和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方、金融中介机构作为货币需求方的“纯粹”货币交易。这与我们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所学到的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概念有了较大的区别,这里面也许没有对错之分,而是出发点与视角的差异,但也正是这一不同的视角带给我们对于货币本质的深层次思考。
正是基于对货币与货币交易的重新界定,作者还构建了银行(金融中介)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分析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叠加态;推导出超额货币需求两大定理,证明了银行信用的独立和抵质押融资机制的形成都会驱动银行对家庭部门的超额货币需求,由此形成过度投资和信贷收缩周期性经济金融现象。
作者对现实货币经济中存在的两种货币循环即“产出—货币循环”和“资产—货币循环”进行深度剖析。特别是对于金融领域的“脱实向虚”问题,很多研究都把立足金融市场的服务性行业定义为“虚”,把第一产业、制造业和其他服务行业定义为“实”,作者认为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可能是虚实叠加的。又如,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可能既来自服务和资产负债撮合,也可能来自套利型自营,这让我们从另类视角理解了何为“脱实向虚”。
对于央行的角色问题,中央银行到底在做什么?接受传统金融学教育的人很容易相信中央银行是货币供给者,而公众作为货币需求者。但实际问题是中央银行向谁供给货币?实际上中央银行从未向公众供给货币,每天都在向商业性金融机构提供货币。所以,作者提出了央行是货币经济的校正者,非参与者和监督者。近年来金融监管问题一直是个热点研究领域,作者提出的央行角色定位虽然只是学理推演,但其中的思考观点对于今后金融监管演进还是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罗纳德·科斯曾把西方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主流经济学称之为“黑板经济学”,这种经济学只注重抽象的演算,忽视现实的经济现象,就如同闭门造车,而本书正是让理论更加契合于真实的经济现象,进而给出一切仍然存在“货币”这一经济现象的经济体,必然面临的外在表现及其内在逻辑,可以说是基本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建立一个重构的框架性理论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的是愚公移山式的精神,其过程也许会让本来就充满智慧的作者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具备寻找货币世界真理的现实条件”。自亚当·斯密开创经济学以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人沿着前人所开创的学术道路不断前进,才有了今日的经济学大气象。作者有这个勇气向彼岸前进,而我们也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到达学术目的地。
除了理性的数理推导模型之外,作者也给读者呈现了许多师徒对话的温情场景,京城小餐馆里两位作者对于某一问题的共鸣与争论,让人想起了柏拉图学园的师生对话场景。这也让人更为深刻地领悟了《礼记·学记》中所说的教学相长。学术研究正是依靠学人们不断推进的点滴努力,才实现了知识边界的不断拓宽。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可以用继承、颠覆与重构来进行总结了。
本书还引发出另外一个维度的思考,各级政府官员近年来出版的专著可谓不少,但真正具有较高学术或社会价值的书籍大都是有专业背景的技术型官员所著。本书的两位作者均来自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而且陆磊还具有业界与高校任职经验,良好的专业学术背景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这本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著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铺垫作用,正所谓达到了理想中的“学以致用”目标。如果更多的官员能在工作之余,深入研究思考本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形成具有真正价值性的研究成果,这样就可以为推进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提升与理论学术进步提供宝贵的理论与实践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