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具有养老金投资风格的“固收+”产品值得关注

2022-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些年,理财的概念在改变。广义的投资理财工具包括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在内的资管产品,但说到理财,投资者更容易想到的是名称中自带“理财”字样的银行理财产品。随着资管新规正式全面落实,打破“刚兑”后,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以前投资者认知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不是一类产品。资管新规落地后的热词“理财”,和公募基金行业的热词“固收+”,这两者有何异同?

目前,在银行理财产品的资产配置中,债券仍是主要配置方向。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截至 2021年二季度,理财产品的债券类投资占比 67.3%,包括债券投资(占比56.8%)及同业存单投资(占比10.5%);非标资产投资占比 13.1%;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4.1%;公募基金投资占比2.6%。

而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固收+”产品可叠加的资产类别相对较为丰富。截至2021年底,7600多只银行或其理财子公司提供的“固收+”理财产品中,有6365只产品同时叠加了多种类别的资产。在仅叠加单一资产类别的产品中,“+非标”、“+衍生金融工具”、“+基金”的产品数量最多,占比分别为37.9%、21.2%、20.3%。

公募“固收+”则是一种策略。固收是指配置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采用票息杠杆策略或一定的信用挖掘等方式,力争给客户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则是指投资可转债、股票等资产,形成一个有别于传统债券收益特征的产品形态。

公募基金的“固收+”产品,主要以二级债基及偏债混合型基金为主,部分一级债基、固收策略FOF也可归入“固收+”范畴。市场上也有其他归纳方式,如依据风险收益特征来刻画。除了上文提到的类型,一些绝对收益策略的产品,其风险收益特征和“固收+”产品比较类似,也可纳入此范畴。也就是说,只要既注重收益又兼顾回撤控制,就可统称为“固收+”。

公募“固收+”产品的管理者大多是固收类基金经理,或者采取“固收基金经理+权益基金经理”组合。此外,还有稀缺的养老金投资风格“固收+”产品。投资者所缴纳的社保、基本养老保险金、年金,其实都是需要进行投资运作的,即养老金投资。养老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事关退休后生活品质的保障,所以养老金投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行稳致远。市场对管理这类产品的基金经理要求极高——向下守得住,向上有弹性。

提到富国基金的养老金投资,就绕不开富国基金养老金投资领域元老级领军者黄兴。黄兴拥有18年证券从业经验,15年养老金投资经验。2003年,黄兴加入富国基金,至今已近18年。2005年,富国基金获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黄兴自此开启了养老金年金投资之路。一路走来,黄兴亲历了国内养老金投资发展的全过程,成功打造了富国养老金投资专业团队。黄兴自2005年起管理业内最早的年金计划,目前管理多只养老金产品,投资管理能力得到委托人高度认可。

在富国基金旗下的“固收+”版图中,就有这样一类养老金投资风格的“固收+”产品——富国天兴回报,其基金经理正是黄兴和周宁。作为黄兴管理的首只公募基金富国天兴回报(A类:010515;C类:010525),延续着养老金投资的准则:在追求安全性和低波动的基础上,追求一定的绝对收益。富国天兴回报自成立以来业绩表现优秀(时间区间约为1年),截至2021年底,A/C类份额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23%和8.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1%,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0.10%,相比基准和大盘,超额收益显著。

从富国天兴回报的产品名称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富国基金“天”字号产品,由两位基金经理用守候养老金的心态管理的“固收+”产品。当前震荡市下,对稳健型投资有需求的投资者,不妨多多关注这类稀缺的有养老金投资理念加持的“固收+”产品。(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