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建议加强顶层设计
将保险制度纳入三次分配框架体系

2022-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周延礼 记者 史丽 摄

◎记者 黄蕾 韩宋辉 ○编辑 陈羽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保险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之一,在护航实体经济、服务国计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即将向大会递交的提案,主要围绕长期护理保险、网络安全风险、促进共同富裕等民生保障问题展开,同时对征信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等关乎国民经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系列思考。

周延礼表示,商业保险在防范化解因灾因病致贫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平滑风险带来的损失,应该成为实现三次分配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将保险制度纳入三次分配的整体发展格局和框架体系中。”

深挖保险服务民生保障功能

上海证券报:近几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您的提案持续聚焦民生保障,今年关注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保险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进来?

周延礼: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大,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加快解决保险机构参与长期护理保险问题,弥补供给不足的短板,切实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高度关注。

我主要提三点建议:一是加快制定商业保险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规范;二是不断完善保险机构参与养老护理服务体系;三是推动“科技+保险”服务智慧养老护理服务。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应对老龄化问题,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参与制度试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保险业专业优势,增强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也需要养老护理服务产业的协同。保险业也要积极参与养老护理服务机构的投资,以新建、参股、并购等方式,兴办养老社区以及养老护理、健康体检、康复管理等养老健康服务设施和机构,增加养老服务供给;保险资管机构可通过设立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等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及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为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促进养老护理配套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