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精准施策 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
◎记者 黎灵希 ○编辑 吴正懿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小微企业发挥着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作用。”日前,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对记者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了5份建议,其中之一是进一步减负增效,精准帮扶小微企业。
科技赋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姚劲波发现,当下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集中体现在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高、核心竞争力弱、向“专精特新”转型难等方面。对此,姚劲波建议用科技赋能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其中,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姚劲波建议,由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牵头,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对现有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打破政府部门间、银行企业间的“数据壁垒”,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银商合作”范围,解决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孤岛”问题。
“对于固定资产少、资产变现率低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评估体系,优化相关担保机制,拓宽担保方式和多元化保证渠道。”姚劲波说。
同时,姚劲波认为,应继续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通过科学评估实施有针对性的税费减免、缓交、免息或贴息政策。在政策上精准发力,进一步提高招聘和培训的补贴标准,并对小微企业普遍反映压力较大的房屋租金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贴。
“租购同权”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除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外,住房、教育等民生话题亦是姚劲波履职期间关注的重点。
姚劲波建议,一是把年度租金涨幅率控制在5%以内,让新市民和年轻人更安心,提升幸福感;二是确保购房者和租房者享受同等的权利,逐渐推进租赁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设置专业高效的租务法庭,设计专门处理租房纠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采取更接地气的夜间开庭、巡回开庭以及远程开庭等便民措施,消除司法救济“最后一公里”的阻隔。
“应保证租房群体在合同范围内合理使用和占有住房的权利以及其他相关服务和权益,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姚劲波说。
“尽管服务业是我国目前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但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够匹配、技能培训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流动大等原因,导致服务业领域‘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姚劲波说。
如何促进服务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姚劲波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系,由企业承担更多人才培养的责任。在办学体制上,强化政府统筹、行业指导的模式,深化企业参与,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责,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同时,姚劲波表示,应结合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鼓励“互联网+职教”的新型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以更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建设,打破劳动者参加培训的户籍和地域限制,降低企业申领培训补贴的门槛,充分调动企业投身职业能力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专业的职业教育带动广大服务业从业者就业创业,为经济建设发展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是职业教育今后面临的更高使命。”姚劲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