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翔宇药业董事长林凡儒:推进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激发中药企业创新活力
|
◎记者 卢梦匀 ○编辑 徐锐
“为医药行业代言、为民营企业发声。”全国政协委员、新三板挂牌公司翔宇药业董事长林凡儒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为促进中医药产业更好发展,他在履职期间深入基层、广泛调研,过去一年他的足迹遍及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今年全国两会,林凡儒将调研的成果形成建议,围绕中药审评审批制度、“三医联动”等话题撰写了多份提案。
推进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林凡儒认为,中药审评审批环节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创新发展。中药新药审评注册批准数量少。低批准率使中药企业对中药新药的开发积极性不高。
林凡儒表示,中医药具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适应证逐渐被发现和验证。申请增加适应证仍然需要做大量临床试验,而目前新增适应证的审批过于保守。此外,许多中药品种工艺是在20多年前审批的,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老工艺标准已经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
针对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林凡儒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革完善中药注册、审评审批管理,加强与中药价格、医保、报销等政策制度的有效衔接;二是全面实行中药生产工艺变更备案制,促进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变更更加科学、合理及中药制剂质量均一稳定;三是建立反映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评价技术体系,对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新增适应证放宽审批要求,加快审批进程。
推进“三医联动”提高民生福祉
林凡儒发现,在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还存在多头管理、相互配合度不高等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药品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网订店送”“网订店取”的便民服务及电子处方、药师在线审方等药事服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欢迎。但以上便民利民服务缺少完善的政策法规支持,标准化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未能获得全社会的广泛了解和认同,未能实现各地区的延伸普及和覆盖。
在慢病管理方面,按照目前的规定,慢病患者需要定期到慢病定点医院挂号就诊后照方抓药。由于慢病患者多数年老体弱,繁琐的排队就诊环节、大量的往返时间,让许多慢病患者深感不易。
为解决“三医联动”各自为政、联而不动、互为分割的问题,林凡儒认为,首先要推进信息互联互通,打破医疗领域“信息孤岛”,推动门诊病历和处方电子化、标准化,推进医疗大数据采集融合,实现患者转诊易、购药便利同时医生实时掌握患者医疗数据,从而让患者享受到便捷精准的健康医疗服务。
林凡儒还建议,应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搭建安全用药服务平台,实现消费者、医生、药师、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监管部门间的协同一体化,完善药品安全保障机制,从而推动药品生产企业的品质提升和药品零售渠道的服务提升,实现便民利民。
在慢病管理上,林凡儒认为应该打通壁垒,在试点的基础上,向社会零售药店开放慢病及特病医保统筹账户,实现慢病患者经过医疗机构首诊后,凭借长期处方在零售药店按需购药。
医药产业链亟须强化党建引领
林凡儒表示,在医药产业链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亟须强化党建引领,帮助延链、补链、强链。
林凡儒深入各地调研后发现,全国已经建成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具有全国影响力和集聚辐射能力较强的载体平台,但高水平医药研发机构、临床资源及创新团队等关键要素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他地方医药产业平台建设能级普遍不高,高水平研发机构、医药产业创新要素,与土地、环保等产业化要素的空间分布结构性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生物样本库、基因库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还有差距,整体布局还有追赶空间。
林凡儒表示:第一要聚焦职能任务,做好“党建”文章,形成医药行业产业链“党建引领、创新发展”的良好格局。第二要聚焦整体覆盖,做好“建链”文章,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主管部门与医药行业,科研院所与医药企业,医药领域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签订共建协议。第三要聚焦营商环境,做好“延链”文章,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综合运用股权投资、收购、合资等方式,精准招引潜力项目、畅通闭塞环节,进一步健全和拓展产业链。第四要聚焦项目攻坚,做好“强链”文章,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体系,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推动龙头企业上市、规上企业扩大、中小企业升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