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华侨城做对了什么?
3月31日,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侨城A”)召开2021年年报业绩说明会。年报显示,华侨城A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亿元、38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5%和70%。
疫情冲击之下,文旅行业眼前的困顿无法回避。面向“十四五”,既要关心短期的生存问题,又要关注未来长远的发展,“转型、求变”成为共识,但对于大部分踩下“急刹车”的旅企而言,多少存在不适应。在向未来的路上,任何一个市场主体都要先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智改数转”。诞生于深圳的华侨城,基因里刻着“创想”,向来拥抱变化、坚持自我变革。由内到外,自上而下,“十四五”虽然刚行进一年,但一场无声的变革早已在华侨城开启。
“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以‘旅游’为核心增长极,城镇化为底盘,创新和数字化为新动能的发展思路。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以房地产和文化旅游为主要业务。”华侨城A副董事长刘凤喜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看懂支撑新发展阶段华侨城的核心引擎,不仅有益于理解这艘文旅“航母”如何构筑起坚实的主业护城河,也能管窥其相关产业的未来走向。
守住基业:深耕文旅,一守一进
文旅,可谓华侨城的根与基。“多年来,华侨城不仅适应着旅游市场,更在一步一步引领中国旅游业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看来:“在中国,华侨城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从韧性,看根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文旅行业遭到严重冲击的特殊形势下,抛开行业均值空谈规模增量,显然既不客观,也容易误伤。此时,更强的恢复能力,往往意味着更强的韧性和后劲。综合疫情前文旅消费规模,以及过去两年的市场数据和产业动向来看,哪里的疫情得到控制,哪里的文旅消费就会快速恢复。来看这组数据对比: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恢复到2019年的54.0%;相比之下,据华侨城A旅游管理部总监张树民介绍,华侨城A旗下文旅企业全年共接待游客7797.9万人次,为2020年182%的水平,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50%。
根基在,明天就在。疫情暴发以来,华侨城A持续推出一批优质项目:深圳欢乐港湾、南京玛雅海滩水公园、南京欢乐谷、西安玛雅海滩水公园、襄阳奇趣童年亲子乐园有序落地,北京欢乐谷大型东方神话秀《金面王朝》颠覆性改版升级……爬坡过坎,须守得住根基;留得青山,才能赢得未来。疫情没有动摇华侨城深耕文旅的决心,这既是着眼当下稳住基本盘的必然要求,更是它凭此保持规模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赢得未来”的大命题。
华侨城内部人士表示:“一守一进,这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策略。”“守”,指的是守住“利润垫”和“现金流”。从华侨城A近两年利润等相关经营数据中可管窥一二:2020年华侨城A净利润157亿元,2021年为71亿元——尽管同比下降55%,但从绝对值看,其利润规模依然保持文旅行业第一梯队,两年均值在已披露业绩的上市文旅企业中位居首位。
“保持一定规模,允许适当回撤,把更多精力放在未来战略和新赛道上。”前述华侨城内部人士这样认为,华侨城已连续两年手握数百亿的现金流,这是对冲风险、获取信用的有力筹码。
守住“利润垫”和“现金流”,则为另一方面的“进”提供了坚实后盾。这个“进”,就是指数字化转型。
二次创业:更智慧,更精准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共识。然而,转型往往意味着阵痛和代价,疫情带来的冲击势必增加企业闯关夺隘时的风险系数。对于重资产的老牌文旅企业而言,这无异于“二次创业”。
守业难,创业更难。华侨城A管理层介绍:“以全方位打造‘数字华侨城A’为目标,围绕管理信息化、业务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管理精益化水平,赋能公司主营业务,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华侨城此番策略,近年来持续获得市场正反馈。
——体验更智慧。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疫情暴发后,“预约入园”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规定动作之一。早在2018年,华侨城便上线其文旅官方商城“花橙旅游”,并在疫情平息后顺势发力,实现了线下购票转向线上购票并实名预约场景的无缝衔接。比如华侨城A旗下顺德欢乐海岸PLUS投入使用的景区通码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售检票效率,开启了游客便捷游园、消费的新体验。
“当前,消费升级是主流,消费细分是常态。老百姓对于产品和服务有什么需求,供给侧就要想办法去满足。对于企业来说,认清趋势、抓住机会是关键。”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如是说。缓急之间,认清趋势,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文旅体验,已成为行业共识和消费者期待。
依托创新和数字化两大新动能,华侨城正持续大力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各类文旅业务场景。如今,刷脸入园、智能储物、虚拟排队、AI智能推荐等已经在华侨城所有业态中广泛应用,华侨城A旗下南昌玛雅乐园和上海欢乐谷更成为全国首个全面覆盖“人脸识别”系统的智慧主题公园。在深圳欢乐谷热门项目前,可以看到,游客可以通过8台取票机以线上排队的方式代替现场排队,既节省了时间,又提升了体验感,非常便捷实用。欢乐谷集团上线5G+智慧景区小程序“i欢乐谷”,集合了9地欢乐谷综合旅游服务功能,游客点击“想去的欢乐谷”,即可一站式搞定游客购票、点餐、购物、AR智慧导览、预约排队、停车等各种需求,让欢乐之旅更好玩、更便捷。
——运营更精准。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数据也日益成为驱动新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新生产要素,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显著而深刻。华侨城拥有庞大的游客规模和消费数据基数。“面向‘十四五’,华侨城将加强大数据等应用,更准确地勾勒消费者‘画像’,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提高运营效能,进而提升游客体验。”华侨城方面表示。
近年来,华侨城自主打造了慧眼大数据平台,整合旅游大数据平台、旅游口碑大数据监测平台、旅游资源知识库等四个旅游管理智慧化工程并已经投入使用,不仅实现对所有客户的精细化、精准化管理,还实现了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化指导,进而提升了整体管控效率。“我们自主构建的华侨城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十三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优秀案例。”张树民介绍。
产业创新:产品升级,IP托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坚持文旅引领地位,巩固核心优势。突破创新,探索新的利润增长点。聚焦优质项目,稳健拓展资源。”华侨城A董事、总裁王晓雯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华侨城A 2022年主要工作方针是“聚优势,补短板”。
作为华侨城A文旅生态里最早落地的拳头产品之一,欢乐谷于1998年在深圳湾畔应运而生,“常玩常新”是其保持产品活力的关键密码。除了项目常玩常新、硬件改造升级,欢乐谷品牌持续强化在IP研发和应用上的投入,坚持以自主创作和跨界合作两条路径,全面提升旗下项目的“旅游+IP”运用。例如,南京欢乐谷与知名IP“B.Duck”合作,落地开发亲子主题游乐区;重庆欢乐谷与“超级飞侠”合作,全新升级儿童区;武汉欢乐谷首创“国际IP+现代艺术+传统文化”的新潮灯光节,引入国际知名IP“SMILEY”;网易《第五人格》周年庆、盛大游戏龙之谷DWC全球总决赛、2021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乐园观赛等多个大型电竞活动及赛事先后落地各地欢乐谷。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传统商场简单乏味的消费内容已跟不上新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文旅视角下的商业综合体通过文化主题,将商业、旅游、休闲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产业集聚与优势互补,让文旅服务不仅仅是消费,还是最好的学习,最好的生活。”
华侨城更多文旅项目和产品的创新步伐,正大步迈开,综合开发优势继续成为其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深圳欢乐海岸、顺德欢乐海岸PLUS、深圳欢乐港湾等项目相继落地,南京溧水欢乐港湾、西安沣东欢乐海岸、中山欢乐海岸等新一批的“城市会客厅”项目,也正加速推进,将为当地群众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全流程综合性服务。
从深圳湾畔滩涂地上的一个指挥部,成长为集文化旅游、城镇化等多元产业集群的大型企业,华侨城可以说是“中国品牌”从弱到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代表。市场导向、创新驱动,是成就华侨城过去和现在的密码和经验;“旅游”为核心增长极,创新和数字化作新动能,则是其未来不可或缺的关键之举。
华侨城A“十四五”规划锚定了公司新的战略定位——中国主题公园领导者、旅游产业领军者、城镇化价值实现者、互联网创新实践者。面向“十四五”,华侨城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