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银行以高分红回报投资者
◎记者 魏倩 ○编辑 陈羽
正值上市银行年报披露季,截至目前,34家沪市(A股共42家)上市银行中,有一半交出2021年成绩单。
从年报来看,无论是营收净利增速、资产质量,还是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数据,均传出浓浓暖意。特别是沪市六大国有银行,创下近8年来的最好业绩,再次成为分红主力军,用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近期,沪市六家国有银行均采用视频直播方式,先后亮相沪市主板“蓝筹重器”业绩说明会,这些银行董事长、行长们与投资者“面对面”,畅谈如何“打造内功、服务实体”,耐心解答业绩等各种问题,并创新使用可视化年报视频等手段,与投资者形成良好互动。
众所周知,银行机构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金融渠道,在资本市场也发挥着“稳定器”作用。上述银行常年的高分红率,也坚定了长期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昨日,A股银行板块再度走出一波行情,收盘集体大涨,个别银行涨停。
六大国有银行创下佳绩
“春江水暖鸭先知”,与实体经济一道恢复的是银行业绩。2021年,除了民生银行尚在恢复期,其余16家沪市银行均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同时资产质量向好,拨备覆盖率不同幅度提升。
特别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这六大国有银行,作为信贷投放主力,2021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8万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净利润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截至2021年末,国有银行总资产合计145.47万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总资产均超30万亿元。
工商银行是当之无愧的“宇宙行”。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942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净利润以绝对数居六大行之首。“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前景,是工行业绩增长优的最大底气。新规划推进见效,是工行业绩后劲强的最亮底色。改革创新深化,是工行业绩潜力大的最深底蕴。”工行行长廖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说。
六大行中率先披露年报的交通银行,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75.8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为近9年最高。“今年可能是我从业近30年以来形势最复杂的一年。”交行行长刘珺坦言,中国仍然是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主引擎,金融机构在其中一定会大有所为。交行将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准确判定“三期叠加”过程中间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加大金融创新、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2021年取得的好业绩,农行行长张青松表示,主要有三个盈利驱动因素:一是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资产规模增长较快;二是中间业务实现了稳健增长;三是其他分期收入,受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实现较高增长。
营收结构优化 非息收入亮眼
受资产端让利实体经济等经营环境影响,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面临这样的挑战,上市银行均将目光转向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特别是抓住财富管理市场机遇,优化营收结构。
六大国有银行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去年非息收入增速均超过20%,特别是邮储银行,非息收入有突破式发展,增速超过50%。
放眼今年乃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财富管理市场都是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关键阵地。
中行行长刘金表示,将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加快拓展财富管理与线上业务,基金代销、理财资管、托管、互联网支付等业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促进了收入结构的优化。
建行副行长李运表示,加快打通“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的横向价值链条,以及“投研—投顾—客户服务”的纵向传导链条,为投资者刻画出了战略轮廓。
全力转型零售的邮储银行也在加码财富管理业务。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介绍,该行财富管理的阶段性目标是逐渐降低存款在AUM(管理客户资产规模)中的占比,来逐渐扩大其他理财类资产的占比。
保持高分红率 回报投资者
资本市场离不开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而重视投资者回报,对于实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下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长期稳定的分红回报是相对稳定可靠的投资选择之一,且股息率高,目前已是诸多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一致共识。
截至记者发稿,根据统计,有21家银行合计拟分红近5000亿元,分红比例超过30%,其中沪市主板国有大行仍是分红主力军。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现金分红规模最高,合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045.34亿元;股份制银行中,招行派现规模最大,拟分红383.85亿元。
建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说:“建行从2005年上市以来,累计向广大投资者、广大股东分红派息超过9000亿元,实际上为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持有长期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创造了比较可观的价值回报。最近几年,建行的现金分红都保持在30%这个比例。”
刘金表示,2021年中国银行“股息率为7.86%,比上年增加2.08个百分点”,并且直白喊话投资者和分析师,“大家既要看股价,又要看分红,既要看资本市场上关注的增长性、成长性,又要看中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坚定了长期投资者的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