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4月26日

查看其他日期

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113 公司简称:联测科技

第一节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1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63,700,0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707,70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10.07%。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上述事项已获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为一家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船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动力系统相关设备提供智能测试装备;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提供测试验证服务。

公司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包括产品硬件和产品软件两方面。在产品硬件方面,公司通过模块化设计、个性化定制、模拟仿真等手段,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在大扭矩、高转速、高功率、高精度、高动态响应测试装备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研发、制造能力。在产品软件方面,公司自设立起便自主开发智能测试装备所搭载的软件系统,迄今为止经过多次迭代,已形成可涵盖测试准备、测试仿真、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分析的软件平台;该软件平台具有全透明的程序架构、全图形界面、自动测试功能、内存映射技术、高速数据记录功能、脚本系统、云存储功能、道路阻力模拟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等特点,并支持INCA、ASAM、ASAP3接口以及DBC文件,具有模块化、集成化、协同化、开放化的功能,已形成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油汽车领域、船舶领域和航空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华为公司、蔚来汽车、日本电产、联合汽车电子、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江铃汽车、神龙汽车等;燃油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集团、吉利集团、中汽研、中国重汽、一汽集团、五菱柳机、全柴动力、玉柴机器集团、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北汽集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等;船舶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重机、中国船舶集团、淄柴集团、济柴动力等;航空领域相关客户有中国航发南方工业、中科航空、中航集成、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国营川西机器厂、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

2、主要产品和服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分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和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两大类。公司的智能测试装备主要测试对象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船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等。公司的测试验证服务主要测试对象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等。

公司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包括测试台架、测试线、测试保障设备、环检系统和设备升级改造。测试台架是为完成动力系统测试所需的整套设备,主要包含测功器、测试保障单元、测试控制系统等;测试线是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燃油汽车动力总成等动力系统相关设备大批量出厂下线试验的要求,通过快装设备和AGV、RGV智能化物流系统整合多个测试台架,形成的自动化快装测试流水线;测试保障设备是指为保障动力系统测试能够合规、有效运转的设备,如隔音降噪、温控系统等;环检系统是指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设备升级改造用于原设备局部的升级改造,包括兼容新的被测机型、提高测试精度和为满足排放法规要求进行的改造等。公司的智能测试装备销售给下游客户后,客户的研发、生产部门使用并测试动力系统相关设备。

公司提供的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根据不同客户的试验需求,主要分为耐久测试验证和性能测试验证。耐久测试验证是测试被测件在一定工况下的使用寿命;性能测试验证是测试被测件在一定工况下的性能指标。测试验证服务是以公司自建的测试台架为基础,客户将被测件运送至公司进行测试验证。截至本年报期末,公司在南通地区、上海地区共建有62个测试台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测试验证服务。

(1)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

公司主要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2)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

公司根据不同客户的试验需求,测试验证服务主要分为耐久测试验证和性能测试验证,耐久测试验证是测试被测件在一定工况下的使用寿命;性能测试验证是测试被测件在一定工况下的性能指标。其中,耐久测试验证和性能测试验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以及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零部件的相关测试,并可模拟-40℃~150℃的环境温度以及5%-95%的环境湿度进行测试;性能测试验证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能量流试验,用于分析不同工况下由动力电池提供的能量分配到各部件的有效功率、热损耗以及机械摩擦损耗等部分的情况。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或直接谈判获取销售合同,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原材料,定制化生产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出售智能测试装备、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实现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由于公司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标定制化的特点,主要原材料需根据详细设计方案外购或定制,故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公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气控制类、机械类、电机传动控制类和金属材料类。公司采用分类管理供应商,制定合格的供应商名录,选择合格供应商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工艺水平、交付的及时性、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对于重要原材料,公司选用国际知名品牌,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国内供应链体系,以保证供货稳定和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和燃油汽车领域的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厂商和科研院所,以及船舶领域和航空领域的发动机厂商、科研院所。

4、生产模式:公司实行订单式非标生产,针对客户的每个项目订单实施项目管理。公司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订单,结合公司的原材料采购、订单交期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排程并执行生产,产品出库后在客户现场完成产品安装调试工作。此外,公司生产部门会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附加值较低的部分零部件由委托加工商进行加工。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属行业为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航空等,测试对象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船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动力系统相关设备。

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国际知名厂商以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我国动力系统测试厂商的产销规模、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及品牌美誉度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市场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研发测试等领域长期被国外厂商把持。

动力系统测试是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研发、制造、后市场中的必要环节,是测试产品性能、质量、排放与安全的必要手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便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作为“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的组成部分。动力系统测试的产业链涵盖精密仪器、电子元件、智能装备制造、软件控制以及将前述环节有机结合的系统集成等领域,是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航空、工程机械及其他领域动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具有工艺复杂、产品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更新迭代快、涵盖学科范围广等特点。

伴随着下游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动力系统测试装备的测试精度、抗干性、实时响应、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动力系统测试装备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的先进性体现在设备的抗干扰性、测试精度、稳定性、测试过程的实时响应能力、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各个配件的集成技术等;软件方面包括测试控制策略的成熟度、测试功能的全面性、测试理念的先进程度、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

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等下游应用领域对于动力系统测试设备需求的主要技术门槛如下表所示: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新能源汽车及燃油汽车产品获国内知名客户认可

公司为一家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迄今为止,已成功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油汽车领域的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了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1年度我国前十家乘用车、商用车生产企业销量排名如下:

注:上表在统计时包含公司为客户的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情形,下同;为保持与引用出处的内容一致性,表格中的企业简称未作改动,下同。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报告,2021年度我国前十大纯电动汽车厂商、插电混动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如下: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统计,2021年度我国前十大多缸柴油机、多缸汽油机企业销量排名如下:

由此可知,2021年度,国内前十大商用车生产企业中,有7家为公司的客户;前十大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有8家为公司的客户;前十大纯电动汽车厂商中,有6家为公司的客户;前十大插电混动汽车厂商中,有4家为公司的客户;前十大多缸柴油机企业中,有7家为公司的客户;前十大多缸汽油机企业中,有3家为公司的客户。下游行业内一流客户对公司的认可是公司技术、产品和服务位居国内领先地位的体现。

(2)公司的航空用水力测功器为国内领先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口碑和技术实力,在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和国营川西机器厂实现航空发动机试验台首次应用国产高速水力测功器。公司还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签订了高速水力测功器供货合同,标的设备系该单位为航空发动机测试台采购的首台国产高速水力测功器。此外,公司与中航集成签订了高功率密度水力测功器供货合同,标的设备为终端用户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用于涡喷、涡扇发动机的涡轮部件测试的首台国产高功率密度水力测功器。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所处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情况,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取决于下游应用领域在动力系统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投入,与下游行业产销规模并不具有完全正相关关系。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航空、工程机械及其他,其中公司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

(1)新能源汽车领域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坚定支持的战略方向,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54.50万辆和352.1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5%和157.5%。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机遇,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①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大在动力系统的研发投入和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投入,促进动力系统测试行业蓬勃发展;②新能源汽车厂商为降低经营成本、开源节流,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③受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厂商有动力提高测试设备的国产化率,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④我国仍处于汽车消费的发展期,人均汽车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人均保有量仍然偏低;⑤我国开始大力发展新基建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所用的充电桩,进而带动新能源汽车发展;⑥受益于我国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政策的推进,就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长态势,未来新能源汽车消费将更进一步发展。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测试涉及研发、制造及后市场等多个环节,按试验对象不同,可分为整车试验、动力总成试验和其他零部件试验,测试项目包括性能测试、耐久测试、道路模拟测试、环境模拟测试、下线测试、AUDIT评审测试等。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我国转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不断加强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等技术领域的投入。为了适应各种新结构、新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动力系统测试将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动力、氢燃料电池动力、储能技术等先进节能环保动力系统发展测试技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驾控性能、续航能力持续提高,以及自动驾驶技术、智能网联技术不断成熟,动力系统测试的测试参数、测试手段和测试内容将不断增加并进一步向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2)燃油汽车领域

我国燃油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分工和汽车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下,我国燃油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燃油汽车2014年至2021年产销量情况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燃油汽车产销数据系通过汽车产销数据扣除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推算得出。

我国燃油汽车产销量主要受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销情况影响。乘用车产销情况自2017年起增速回落并开始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为:①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新能源汽车以乘用车为主,对燃油乘用车产生了挤出效应;②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居民消费水平受到抑制。但商用车产销量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为:①我国基建投资规模扩大,商用车需求量增长;②各地加紧淘汰“国三”排放标准的商用车,促进下游消费者更新换代;③治理非法超载超限力度趋严,促进商用车需求量提高。未来我国燃油汽车领域的动力系统测试市场仍将保持发展态势,主要原因为:①“国六”排放标准出台,刺激下游厂商加快产品升级,增加对动力系统测试的需求;②我国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下游对商用车的需求量增长。

燃油汽车动力系统测试涉及研发、制造及后市场等多个环节,按试验对象不同,可分为整车试验、动力总成试验和其他零部件试验,测试项目包括性能测试、耐久测试、排放测试、道路模拟测试、环境模拟测试、下线测试、AUDIT评审测试、环检系统测试等。目前燃油汽车仍然在我国汽车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燃油汽车在操作性、动力性和经济性上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对燃油汽车趋严的排放要求和相关法规的出台,对燃油汽车动力系统在瞬态控制、实时响应、节能减排等方面以更高的要求,促进动力系统测试向高精度、高响应、节能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在新、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带来对商用车的需求增长,将促进下游对动力系统测试的需求规模。

(3)船舶领域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船舶制造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巨大。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2021年,全国造船完工3,97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04%;承接新船订单6,7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1.84%。

数据来源:中国船舶工业协会

船舶动力系统测试主要涉及研发、制造等环节,测试包括发动机、传动设备、轴系和螺旋桨等船舶动力系统组成部分的经济指标、性能指标、排放指标等。尽管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国际航运市场较低迷,但随着中国扩大农产品、能源产品、工业制成品等品种进口,这增加了主力船型的订造需求并为新造船市场走出低谷创造了条件;叠加国际环保新规即将进入密集生效期,部分老旧船舶大概率因经济性较差被迫提前拆解,造船企业订单增长迅速。随着我国船舶配套体系逐渐完善,自主配套设备的研发能力增强,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能力不断提升,未来船舶领域的动力系统测试将向国产化、大型化、高速化、节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强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

(4)航空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有能力发展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速以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了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未来我国军费仍将保持增长。

多年实践表明,要研制出新的航空发动机,需要大量的试验作为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在发动机研制中要做大量的地面试车和飞行试验,所需试车时间如下表所示:

单位:小时

数据来源:《航空发动机一一飞机的心脏》,航空工业出版社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配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航空动力系统国产化工作不断推进以及核心部件及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明显提高,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将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未来公司将以实业报国、产业报国为己任,突破国外高端动力系统测试装备和测试验证体系的技术壁垒,抓住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体系,实现进口替代,为新能源汽车及航空动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下转344版)

证券代码:688113 证券简称:联测科技

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三、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2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

公司负责人:赵爱国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唐书全 会计机构负责人:唐书全

合并利润表

2022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赵爱国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唐书全 会计机构负责人:唐书全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2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赵爱国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唐书全 会计机构负责人:唐书全

2022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特此公告

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