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4月26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4-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司代码:688718 公司简称:唯赛勃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1年度,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79,049.29元,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经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拥有高性能卷式分离膜及相关专业配套装备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膜分离技术核心部件供应商。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系列产品、膜元件压力容器、复合材料压力罐等,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开展三大类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公司处于膜分离技术产业链(以下简称“膜产业”)的上游,为下游各类型膜分离技术应用领域提供核心部件,是膜产业链中的核心价值环节。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项新型分离技术,与传统物理、化学分离方法相比具有高分离性能、高稳定性、低成本等特征,可广泛应用于人居水处理、市政供水、零排放、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等水处理领域以及盐湖提锂、生命科学、食品饮料等物料分离领域。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系列产品、膜元件压力容器和复合材料压力罐。具体情况如下:

(1)高性能卷式分离膜产品

1)反渗透膜系列产品

①反渗透膜片

公司生产的反渗透膜片在多种应用领域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产品在产水通量、脱盐率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按应用领域分类,公司反渗透膜片分为大产水通量家用膜、苦咸水膜、海水淡化膜、抗污染膜等。

②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膜主要以卷式膜元件的形式进行使用。膜元件是将反渗透膜片与进水流道隔网、导流布、产水中心管和抗应力器等用胶粘剂组装并卷制,在外部系统施加压力条件下,能够实现进水与产水分开的物质分离过程的最小单元。公司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不断开发膜元件新型号,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保证公司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并可量产4类反渗透膜元件产品,产品规格多达30余种,可广泛适用于下游多种应用领域。

(2)纳滤膜系列产品

公司纳滤膜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3)复合材料压力容器

①复合材料压力罐

复合材料压力罐为物质分离提取设备中的核心部件,用以作为反应装置承载及发生容器,可覆盖民用、商用及工业等多种应用场景,高强度玻纤和优良性能的环氧树脂经立体缠绕后烘干固化形成,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兼具优异的电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隔热性能和涉水安全性。

公司具备较强的复合材料压力罐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开发能力,掌握了通过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等手段对标准构型及异型、多孔、大口径等特殊构型产品进行结构设计的核心技术,积累了适用于逾四百种不同型号产品程序控制纤维缠绕及烘干固化技术,与此同时不断以技术驱动和差异化产品驱动的理念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保持产品的性能优势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的型号和应用领域,目前掌握5-63英寸较全系列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相关产品已通过ASME、NSF和KTW等国际权威机构测试或认证,公司复合材料压力罐产品具体情况如下:

②膜元件压力容器

(二)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一般材料的采购,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和安全库存制定采购计划,重要材料或特殊材料订货由市场部召开订货专题会,组织生产部、采购部参加,根据合同价位、客户要求、产品工艺特性等条件确定采购具体要求。

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根据供应商的仓储、物流、生产能力、质量管理、资信、价格、付款周期等因素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对合格供应商供货质量、交货期、价格、配合度等指标进行年度考核,根据考核情况不断优化供应商结构。公司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开展采购活动,与合格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般材料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采购,根据签订的年度合同确定采购价格。

2、生产模式

生产部门根据客户订单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以客户订单为导向,销售部门按照客户需求的产品规格、数量和交货期等制定销售订单,并依据客户订单生成ERP系统内部销售订单,生产部对销售订单进行评审,结合生产工艺、库存情况、产能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及临时性调整计划并组织生产。同时,为加快交货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司根据历史销售数据、预测销售数据和在手订单等因素,保留一定量的产成品安全库存。公司制定了《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品管部门严格进行品质监控,生产完成的产品确认符合标准或要求后方可入库。

3、销售模式

为拓宽市场和客户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针对目标客户和销售市场的不同,公司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模式来实现公司产品的销售。具体情况如下:

(1)直销模式

公司直销模式下主要包含自有品牌销售模式和ODM销售模式。

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对接终端客户,能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时刻跟踪下游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发展趋势,并相应进行产品优化创新和前瞻性技术研发布局。

自有品牌销售模式下,公司通过销售团队与下游客户直接接洽并获取订单,据客户的产品规格要求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并提供必要的服务,产品以自有品牌进行销售;ODM模式下,公司接受下游客户委托,根据其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设计并自行组织生产向客户交付产品,下游客户以其自有品牌对外销售给终端用户。

(2)经销模式

经销模式是指公司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售至终端客户的销售模式。公司产品的销售区域十分广泛,覆盖地区除中国境内以外,还包括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经销模式能够利用经销商的销售渠道迅速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公司与实力较强的经销商拥有长期合作历史,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经销商通过其自身渠道销售给终端客户。

4、研发模式

公司围绕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开发研制新型膜材料及复合材料装备,在多年实践过程中,公司以应用目标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研发体系。

公司制定了技术创新相关的规划和保障措施,建立了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并积极拓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渠道,依托广东省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平台优势持续孵化新项目。在膜材料研制与膜元件生产方面,公司结合下游工程应用及民用领域需求,持续改良产品配方,完善生产工艺技术,围绕高脱盐率、高产水通量、抗污染、耐腐蚀、耐高压、低能耗等六大目标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在苦咸水膜、抗污染膜、家用膜、海水淡化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和生产经验;在复合材料压力罐及膜元件压力容器设计与生产方面,经过多年研发与技术积累,公司掌握多级尺寸、复杂构型的结构设计及产品加工技术,依据下游客户需求和工程应用实践,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且符合NSF、ASME等国际权威认证的产品系列。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公司基于长期技术储备,为下游客户提供定制化设计和加工服务,进一步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

公司关注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同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膜材料发展中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与攻关,提升平台持续创新能力。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是一家拥有高性能卷式分离膜及相关专业配套装备原创技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属于“新材料”领域高性能膜产业。

⑴、膜产业概况

膜是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可以实现不同液体或气体组分的分离、分级、浓缩与提纯。膜分离技术是以膜材料为核心,利用膜的选择性分离功能实现的基于分子量级别的精细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目标物质分子量不同而实现分离,精度可以达到纳米级别,适用于产品的精制和深加工,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电子、水处理与净化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膜材料的性质和化学结构对膜分离性能起决定性地作用,根据膜孔径的大小或阻留微粒的表观尺寸从大到小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前述各种类膜材料应用技术的简要情况如下:

(2)、膜产业的发展态势

①膜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国外在高性能分离膜领域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在相关产品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美国、日本在高性能卷式分离膜领域的领先优势尤为明显,代表性企业包括杜邦水处理、日本东丽、海德能等。

我国的膜技术研究及应用虽然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但从2000年以后,膜技术应用的解决方案项目数量和规模增速较快,膜技术应用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国际著名膜技术企业将中国作为其重要市场,根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编制的《2019-202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近15年来中国膜产业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膜市场总产值达到2,77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膜产业总产值将超过3,600亿元。

图:近年来膜产业市场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膜工业协会《2019-202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

②膜产业链结构

膜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膜材料以及其他附属部件制造,该环节中各企业通常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并安排生产;膜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膜分离装备加工及设备制造和膜分离技术工程公司,该环节中各企业根据下游实际应用场景,确定产品需求并向上游生产企业进行采购,采购完成后进行设备组装或系统集成,最终形成可以实际用于下游应用领域的膜分离工艺系统交付客户使用。

膜材料的分离透过性能(产水通量、脱盐率等)、物理性能(结构性能、机械性能等)、化学性能(耐氧化性、耐酸碱性等)直接决定了膜产品的分离效果和效率。膜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是膜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公司掌握膜材料及相关配套装备的核心技术,具备生产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片、膜元件、膜元件压力容器、复合材料压力罐的先进生产能力,处于整个膜产业链的上游。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从膜行业整体竞争格局来看,国外巨头仍占据着全球高端分离膜的主要市场份额。与国产膜相比,国外竞争对手在技术、品牌和资金实力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基本主导了工业膜、海水淡化膜、物料分离膜等膜产品的市场。不过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近年来,我国本土膜生产厂家正迎头赶上,产品性能与稳定性与国外巨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在普通家用膜细分市场,国产膜已经占到了70%左右,在工业膜和物料分离膜领域也逐步涌现出了一批以公司为代表的优秀内资企业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在国家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和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膜厂家凭借定制化的产品开发、优异的产品性能、贴身的一站式服务助力我国膜行业替代进口进程的加快。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2021年,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趋缓,海外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汇率的变动和出口运费的提升,对国产膜企业的海外销售和服务形成一定影响。且随着膜技术在中国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中国的膜市场规模将跃居世界首位。因此国内膜厂家将更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2021年1月11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部署,其中提到实施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而反渗透加纳滤膜的双膜法处理则是零排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工艺之一,另外,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碳酸锂严重供不应求,青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将带动吸附法加膜法下的膜技术应用。可见,反渗透和纳滤膜技术在国内已迎来新的应用领域。

此外,国内膜市场的发展吸引了更多企业进入该行业,竞争开始加剧,更多竞争者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家用膜市场,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也在不断涌现,与公司部分产品构成潜在的竞争关系。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下转718版)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三、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2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谢建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周广朋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娟

合并利润表

2022年1一3月

编制单位: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0 元。

公司负责人:谢建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周广朋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娟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2年1一3月

编制单位: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谢建新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周广朋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娟

2022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特此公告

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2年4月26日

证券代码:688718 证券简称:唯赛勃

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