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4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2-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本年度报告摘要摘自年度报告全文,客户及相关利益人欲了解详细内容,请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公司独立董事对本报告内容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无异议。

3. 公司编制的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已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4. 公司负责人董事长周贵庆、总经理张勇、财务总监吴嘉怡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二、公司概况

(一)公司简介

1. 公司简介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成立于1991年10月,原名为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是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复成立,由西藏自治区财政厅控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002年3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批复(银复〔2002〕63号),公司进行了重新登记。2007年起,公司根据《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业务调整。公司根据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下发的《关于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资产剥离方案的批复》(藏财企字〔2009〕9号)以及公司与西藏自治区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的资产负债划转协议,进行了资产剥离。至2010年9月完成了资产剥离、重新登记、换发金融许可证工作。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的批复》(银监复〔2010〕436号),于2010年12月公司更名为“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 公司的法定中文名称:西藏信托有限公司;公司的法定英文名称:Tibet Trust Corporation Limited

3. 法定代表人:周贵庆

4. 注册地址:西藏拉萨市经济开发区博达路1号阳光新城别墅区A7栋

5. 邮政编码:850000

6. 公司网址:www.ttco.cn

7. 电子信箱:ttco-service@ttco.cn

8. 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荀诗敏

联系人:荀诗敏

联系电话:010-85353577

传 真:010-85906796

电子信箱:xunsm@ttco.cn

9.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

10.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金桐西路10号远洋光华国际C座17层

11. 公司聘请的审计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钱江路1366号华润大厦B座邮政编码:310020

12. 公司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8号远洋大厦F408

邮政编码:100031

(二)组织架构

三、公司治理结构

(一)股东情况

注:★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二)董事、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

1. 董事

2. 独立董事

3. 专门委员会

(三)监事

(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五)公司员工

■■

四、经营管理

(一)经营目标、方针、战略规划

公司经营目标是: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客户、股东、员工是我们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资产管理服务,为股东提供合理稳定的收益,为员工提供有尊严的工作环境(不仅仅是收入)和有预期的成长空间,是企业的使命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保障通达自由心境”是我们不懈努力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公司经营方针是:当下信托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前路漫漫,但是发展空间宽广。转型既有是加速出清的阵痛,也是大浪淘沙、重整旗鼓的好机会。所以当下将是“公司业务方向确定年,风险控制强化年、资本实力增强年,体系制度完善年,战略引领提升年,大数据库建设年”。公司将找准定位,明确目标,要坚持以业务发展为导向,对标杆,补短板、练内功,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公司各项工作取得新业绩。

公司战略规划是:公司将坚持“一个导向”,把握“两个契机”,树立“三个意识”,强化“四个功夫”,统筹考虑内外部环境、监管导向、行业转型趋势和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坚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提出公司“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业务布局和展业策略,为打造西藏信托百年大业的宏伟目标擘画蓝图。

(二)所经营业务的主要内容

公司依法经营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等信托业务,以信托贷款、信托投资等方式将客户的委托资金用于工商业、房地产业、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等领域。

自营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单位:万元)

信托资产运用与分布表 (单位:万元)

(三)市场分析

1. 宏观经济形势

从整体经济形势上看,中国经济将逐步向常态化回归,预计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需求侧的主要推动力,受基数影响,参考各研究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平均增速预期会在6%左右。三驾马车中,投资方面,内生需求改善将成为亮点;消费方面,可选消费有望加速回补;进出口方面,外需修复后仍将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经济复苏与财政平衡,预期积极财政力度将会趋缓,财政政策或回归常态,货币政策则将从传统总量政策向“结构性”和“审慎性”转变。

(1)中国经济将稳中加固

当前经济运行仍有三重“不均衡”。一是不同行业间生产恢复的“不均衡”,受疫情影响更大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距离完全恢复尚需时日;二是内外需求恢复的“不均衡”,1-4月的经济数据显示“外需旺、内需稳”;三是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景气程度表现的“不均衡”,大型企业持续处于扩张区间,但小型企业的整体恢复节奏仍然较慢。在此情况下,总量政策的主要目标仍然会聚焦在稳增长上。预计货币政策将维持松紧适度,中性的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预计也偏中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取向不会有明显调整,并且财政政策将更注重资金使用的统筹,保民生保基本,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维持对经济的适度支持。在中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愿景目标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制造业投资、服务性消费、商品出口三个积极因素将推动经济稳中加固,具体力度将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对中国的拉动效果。

(2)中国制造业呈现技术优势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自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后,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中国制造业规模优势已经在全球遥遥领先,与此同时,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的升级已经在发生。2020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7.8%,比2019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但是相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我国想继续巩固并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发挥技术优势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预计在政策的加持下,中国制造业将迈向更“高精尖”的发展轨道。首先,“十四五”规划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一要求就意味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其次,伴随着全球经济下行所导致的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产业链面临着加速重构的可能,这就要求我国制造业发展更注重科技创新,以应对“卡脖子”难题;最后,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深刻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变革,也将直接促进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

(3)中国服务业提升全要素生产力

过去40年我国服务业发展较快,承担了就业“蓄水池”的功能。2019年,我国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4%。90年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20%左右,2019年该比重已经上升至47.4%。未来的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更多依托为制造业提供高端全面的服务,生产服务业潜力巨大;另一方面更多依托更精细、更个性的需求升级,加速商业模式变革。虽然以往服务业的人均工资水平高于制造业,然而服务业内部的极差却很大。目前低收入的服务业正在从全社会劳动收入的“拖累项”转变成“助推项”。服务业越来越呈现线上线下融合、精细化提升等特点,客观上创造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相对高收入岗位,与此同时,部分劳动力也从低端制造业岗位流入新业态的服务业领域,这一趋势与工业领域的“机器换人”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服务业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因此,随着服务业结构的升级,全社会的劳动收入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得到了提升。

(4)中国产业链将成为绝对竞争力

疫情冲击下,全球各国均开启了货币大幅宽松的进程,这样“冲击—宽松”的经济政策路径发展下去,长期来看,全球总需求的弹性会有所扩大,一国的供给能力将成为影响出口的核心变量,对于中国来说,生产“替代效应”将持续带动出口高增。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才能实现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的多元化出口,中国正是基于产业链的优势,才能实现无论全球供给是中断还是恢复,可能都不缺订单的情形。华东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阵地,也是出口类制造业能够进一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依托。预计在这一地区还将涌现出很多优秀企业,有望在全球打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品牌。

(5)地方政府行为从更重基建转向更重产业

基建贯穿我国地方发展黄金二十年,但传统基建空间和回报率逐年下降。近几年来,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型已经开始逐步显现,一方面是出于对更可持续的财政收支的行为匹配;另一方面也是对更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更需侧重的民生建设予以进一步的关注和加大支持。在“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的行为转型预计将主要呈现两个大的特征,一是更注重“城市更新”,强调用综合的、整体性的观念和行动计划来解决城市存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更积极地参与到产业的培育、深度融合发展等层面,从单一的产业发展的“旁观者”和“秩序维护者”转变为产业发展的“引路人”和“推动者”。

2. 信托行业形势

面对经济环境、监管环境的剧烈变化,从信托行业发展角度审视,严监管态势只会加强不会变弱。清理信托通道业务、整顿违规融资类信托产品、压降非标融资业务规模、加大对风险的化解与处置已经形成行业共识。央行、银保监会、自治区银保监局等监管会议多次强调,中国信托业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既要严格落实监管的要求,完成压缩融资和通道类业务的目标,也要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制定未来的经营规划,调整经营策略,在更好服务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要的同时,推动信托业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信托资产回落,转型取得进展

在业务转型驱动下,信托资产规模从2017年4季度末26.25万亿元的高点渐次回落。截至2021年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64万亿元。在严监管环境下,未来通道类业务规模持续回落,融资类信托将继续压缩,信托公司的业务结构预期有所改善,主动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随着经济运行态势向好,信托业坚持风险防控与稳中求进的两手策略,整体风险可控。

(2)固有资产增加,提高防控能力

截至2020年末,68家信托公司固有资产为8248.36亿元,同比2019年4季度末7677.12亿元增长7.44%,环比3季度末7909.07亿元增长4.29%。在信托资产规模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信托业资本实力增强,提升了部分信托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当前,监管规定将信托业务开展规模限制和信托公司净资产挂钩,强大的资本实力不仅有利于扩大信托展业空间,而且提升了风险防范能力。单就2020年相继有12家信托公司增资扩股,合计增资额为266.48亿元,显著高于2018年和2019年。2021-2023年,预计信托公司增资潮加以持续,其中中小型信托公司增资以防范风险、扩大业务延展空间的需求将更加显著。

(3)管理能力提升,发挥制度优势

伴随信托业的制度定位逐渐明确,做专业受托人、主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基于信任、忠于托付”成为行业回归本源的基础保障。对大多数信托公司来说,被动管理型信托资产规模占比较大,主动管理能力不足则是短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信托业要把业务工作重点放到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上来,主要需提升能力包括:一是勇于主动转型的能力,信托业要改变多年来依靠“通道”与“融资类”业务获取收益的做法,转向坚持受托人定位,培育诚信、专业、尽责的受托理念。二是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不同于其他金融子行业,信托公司有着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灵活优势,可以运用债权、股权、股债结合、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资源,为实体经济部门提供多样化的信托产品和信托金融服务。

(4)践行信托文化,提升专业价值

信托文化是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受托人责任是信托文化核心。持续加强信托文化建设,是信托业发展的“灵魂”。中国信托业协会已经推动形成了《信托公司信托文化建设指引》及《协会关于开展信托文化建设的通知》,助力推进信托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大部分信托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信托文化涵义广阔,其中委托人文化和受托人文化构成了信托法律关系,塑造了信托业独特的商业模式。信托公司的受托人文化建设是立足于受托人责任所创造经济价值的商业模式,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双赢”文化。未来,信托公司要提升受托人的专业价值,即具有能使信托资金增值的能力。为此,要探索以基于专业服务和多元金融工具运用的受托服务模式,通过弘扬履职尽责、灵活创新的信托文化,激活全社会对信托本源业务的市场需求。

(四)内部控制

1. 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文化

(1)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权责分明

公司严格遵守《公司法》、《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治理指引》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关于公司治理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包括股东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监事会的科学、规范、权责分明的经营决策机制。同时,公司制定《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细化公司授权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2)企业文化的建设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加强和完善党对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使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我们的经营将为股东创造价值,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相结合,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我们为客户提供全面资产管理方案,促进客户资产增值,以客户利益的最大化为业务目标。我们以诚信经营为根本,守法合规为底线,风险控制为依靠,以财务保障通达自由心境为我们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为员工提供有尊严的收入、友善的工作环境和有预期的成长空间。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通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员工自身价值与企业价值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3)风控制度的修订、实施情况

公司履行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管理的义务,全方位监控业务的风险状况,在业务的发展中,引入科学的风险管理程序,从制度上控制与防范风险。按照独立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形成了以公司各项业务执行人员为起点至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自下而上的多层次纵向的风险管理系统,也构建了公司风控合规部门、财务管理部门、信托事务部门、稽核审计部门等共同参与的横向风险管理系统,最终在公司内部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推动了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

2. 内部控制措施

(1)组织结构的内部控制

①公司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三会一层”组织结构,明确其职能和责任,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并完善了相应的授权体系。

②公司董事会下设信托委员会、稽核审计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管理层下设投资决策委员会及固有业务审查委员会。

③公司各部门职责分明、目标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④公司财务管理部、风控合规部和稽核审计部,独立开展工作,履行其职责。

⑤公司的岗位设置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2)业务的内部控制

①公司的自营业务和信托业务相互分离,分别由不同的业务部门管理。

②公司制定较为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包括规范有效的业务操作流程。

③公司固有财产和信托财产分开管理、分别核算,并由不同的部门及会计人员负责。

④公司自营业务注重防范风险,对不同资产类别及投资期限进行合理配置,尽可能确保自营资产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实现最佳平衡。

⑤自营业务和信托业务做到信息隔离,各业务信息相互独立,业务人员做到对未公开的业务信息保密。

(3)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

①公司董事会下设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关联交易的管理,及时审查和批准关联交易,控制关联交易风险。

②公司加强关联交易决策和监督的控制,重点防范不正当关联交易所导致的风险。

③关联交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银保监会的要求,做到比例控制、信息披露。

(4)会计的内部控制

①公司制定了较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业务规范,会计业务规范覆盖了会计业务的各个环节。

②公司会计岗位实行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严禁一人兼任非相容的岗位或独自完成会计全过程的业务操作。

③公司制定较完善的会计档案管理和财务交接制度,财务部门妥善保管业务用章、空白支票等重要凭据和会计档案。

3. 信息交流与反馈

(1)报告制度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公司按照《信托登记管理办法》对公司信托产品及受益权信息进行登记。项目经理对信托资金拟投向的项目进行尽职调查,据此形成项目尽职调查报告,重大项目经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2)业务处理的授权制度

公司董事会严格执行分级授权制度。公司经营班子严格执行董事会及股东会的各项决议,根据年度股东会会议批准的经营计划和经营目标,努力提升公司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髙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

(3)业务活动资料存档

公司信托项目由项目责任人妥善保管项目的各类原始资料,并按规定及时归档。信托项目在信托计划成立后按照公司有关合同、档案管理规定移交信托事务部收存,并由信托事务部依照档案管理规定对归档资料进行复核。信托项目存档材料主要有:项目前期尽职调查的有关资料,立项审批表,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查的材料、决议,有关合同及其它法律文本,项目后期管理记录,信息披露文件等。

(4)对业务审核、监督结果进行反馈的机制

信托项目存续期间,公司风控合规部定期对信托项目的审核结果及项目运作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信托业务部门根据项目周期、项目性质和信托文件的有关内容,定期与项目方进行书面、口头或会议沟通,及时监控信托项目运营中的风险。在项目跟踪调査的过程中,对项目进度、信托资金使用情况、总体财务状况、管理团队人员变动、股权结构变动等情况进行详细、客观考察。

4. 监督评价与纠正

公司建立、健全内部监督评价体系,持续对经营管理及业务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公司监事会依法履行监督职能,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层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公司稽核审计部制作《西藏信托有限公司内部审计报告》及专项审计报告,充分发挥稽核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

(五)风险管理

1. 风险管理概况

公司风险管理贯彻全面性、审慎性、及时性、有效性等原则,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级人员,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促进公司持续、稳健、规范、健康运行。

公司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如下: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确定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人员,行使重大经营决策权。董事会下设的各专业委员会根据各自的职责对公司整体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委员会具体落实公司董事会风险控制、管理、监督和评估相关工作职责。信托委员会负责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关注公司信托业务发展规划、负责重大信托项目审核与批准等。稽核审计委员会监督、审核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关联交易的管理,控制关联交易风险。公司的风控合规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各管理部门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均负有对应的部门风控职责。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组织架构、内控制度及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工作,不断完善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合理制衡、报告路径清晰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治理结构保障。公司高度重视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着力加强流动性风险防范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前落实信托还款资金安排,确保流动性风险的及时转移、释放和化解,进一步巩固公司业务整体稳健运行的态势。

2. 风险状况

(1)信用风险状况

信用风险主要指交易对手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在贷款、资产回购、后续资金安排、担保、履约承诺等交易过程中,借款人、担保人、保管人(托管人)等交易对手不履行承诺,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信托财产和固有财产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当信用风险发生时,如受托人没有尽职管理、安排预算不恰当时,或信托项目违法违规未能如期执行时,会导致发生的流动性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信用风险基本可控。对于可能出现交易对手违约事件,公司将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化解风险,最大限度保护相关者合法利益,必要时将采取法律手段予以解决;同时,公司还以资产质量为依据谨慎计提足额风险及信托赔偿准备金,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风险抵补能力。

(2)市场风险状况

市场风险主要指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投资于有公开市场价值的金融产品或者其他产品时,金融产品或者其他产品的价格发生波动导致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同时,市场风险还具有很强的传导效应,某些信用风险的根源可能也来自于交易对手的市场风险(如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报告期内,在公司加强对经济、金融和产业形势的预判管理、完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的举措下,公司市场风险总体可控。

(3)操作风险状况

操作风险表现为由于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失效或者有关责任人出现失误、欺诈等问题,公司没有充分及时地做好尽职调查、持续监控、信息披露等工作,未能及时做出应有的反应,或做出的反应明显有失专业和常理,甚至违规违约;公司没有履行勤勉尽职管理的义务,或者无法出具充分有效的证据和记录,证明自己已履行勤勉尽职管理的义务。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内控组织等进行了梳理,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了公司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内部控制失效或者员工欺诈问题,未发生误操作、违规操作导致的财务损失,未发生系统、账户、流程引发的风险事件,未发生尽职管理不到位导致的经济损失等,公司操作风险基本可控。

(4)其他风险状况

其他风险主要是指公司业务开展中的政策风险、声誉风险、人员道德风险等。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自身声誉,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风险基本可控,未发生此类风险损失。

3. 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

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强化贷前和贷后管理来进行风险防范。

公司加强项目事前审核,审慎选择合作机构,落实交易对手名单制管理,杜绝与负面清单里的交易对手合作。同时,在贷前审核过程中,充分评估贷款人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严格按照申请立项、尽职调查、信用评估、内部审批、签约放款等步骤操作。业务审批中,重点审核贷款质押担保措施,公正地评估质押品,总体控制抵质押率,并根据贷款人的具体情况和市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适度调整担保标准。

公司严格落实项目贷后管理,按照合同约定,保持对贷款人的动态风险管理。公司对贷款人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及保证合同的履行情况定期进行监控,并采取风险预警报告及主动管理进行贷后风险应对。同时,公司注重信用风险管理的前瞻性、针对性和适时性,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及决策流程,确保公司信用风险的可测、可控、可承受。

(2)市场风险管理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为股价、汇率、利率及其他价格对公司经营和盈利能力的影响。针对上述投资标的的市场风险,公司固有业务和证券类信托业务都制定了严格的风控流程,根据市场目前的具体状况,动态调整风控指标。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各项投资限制,另一方面通过信托运营部人员逐日盯市,研究人员对市场各类政策的研究,动态调整可投资标的范围、额度及止损标准来控制此类风险。

(3)操作风险管理

公司主要通过不断完善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职责、清晰化各业务操作流程,实行严格的复核、审核程序,加强内部员工专业知识和流程培训,制定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业务运行安全而富有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公司在业务尽职调查、产品规范化管理、合同档案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不断细化管理要点和规范操作流程,提升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消除操作风险隐患,有效管理各类操作风险。

(4)其他风险管理

①政策风险管理

公司及时跟踪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动态分析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变动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保持公司经营策略与国家政策的一致性;同时,持续关注有关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其内涵,强化全员的合法合规经营意识,并及时对业务程序和操作指引进行梳理和修订,保证公司的各项业务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

②声誉风险管理

声誉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立身之本、展业之本。一直以来,公司对声誉风险的容忍度为零,并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③道德风险管理

公司注重道德文化教育,要求员工遵纪守法,不断提高员工廉洁自律和勤勉尽职的意识;以员工为本,强调和谐共赢,不断加强公司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归属感,使员工认识到与公司共同成长的重要性。

(六)企业社会责任

公司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回馈股东,诚信纳税,维护投资者权益,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1. 规范运作,廉洁从业

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坚持规范运作,2021年以来进一步加强法人治理建设,加强内部合规文化的培育,增加中后台人员和资源配置。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开展警示教育、进行专题讲座、做好廉政宣传等多种途径加强员工廉洁教育,强化党员的廉洁意识,以保证公司员工及管理层的廉洁廉政。

2. 服务实体经济及民营企业

2021年,公司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根据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对公司发展战略、业务规划进行梳理,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增强主动管理能力,把更多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需求。2021年,我司进一步投入较大人力物力开拓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业务,为中小企业及时提供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3. 三农及扶贫金融服务情况

2021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普惠金融”的战略方针,落实十九大关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会议精神,坚持金融产品创新,把握“互联网+金融”机会,在消费金融领域有了进一步成长。

(1)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为切实减轻牧民小孩上大学所带来的生活负担,对贫困大学生达娃卓玛进行捐助,全年捐助14400元。

(2)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扶贫尼玛乡琼果村、下地村过冬饲料共40万元。

4. 积极回馈股东

公司将“为股东提供合理稳定的收益”作为公司经营目标之一,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强化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确保公司稳健发展,为股东提供稳定投资回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5. 诚信纳税

公司坚持依法纳税、诚信经营,2021年全年公司上缴税费共计3.06亿元,以实际行动支持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

6. 维护投资者权益

公司注重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在日常工作中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2021年公司共计清算信托项目220个,加上期间分配收益的信托项目,共向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605,156.45万元。

公司将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的观念融入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努力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把关注和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公司的重要职责使命之一。

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金融知识万里行”、“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等多个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防范诈骗、远离毒品的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7. 加强反洗钱工作

公司重视反洗钱相关工作的开展,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加强系统建设,在反洗钱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落实反洗钱相关工作,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开展反洗钱宣传、组织反洗钱培训等义务,并积极参与辖区内组织的反洗钱培训及交流,以适应新形式下反洗钱工作,及时掌握反洗钱工作的新动向、新要求。

8. 关注西藏地区民生工程

公司在日常经营中,时时关注西藏地区发展、人民生活情况,积极帮助西藏当地有需要的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我司对涉及民生的项目一贯采取大力支持的政策。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医疗、教育、环保行业发展情况,以期可以更深入地为民生工程贡献公司力量。

9. 做好信托业协会专项课题

积极参与信托业协会年度重点课题工作,作为《中国家族信托发展报告》的参与单位,完成该课题调研及写作任务,助力我国家族信托业务发展。

10. 关爱员工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员工,与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公司制定明确的薪酬激励机制及晋升制度,以帮助员工制定职业规划;为公司员工缴纳企业年金,补充商业保险;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内外部培训课程,鼓励员工进行进修,以加强员工业务能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五、报告期末及上一年度末的比较式会计报表

(一)自营资产

1.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全文

审计报告

天健审〔2022〕1-1288号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西藏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藏信托)财务报表,包括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21年度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西藏信托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2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西藏信托,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西藏信托管理层(以下简称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西藏信托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计划进行清算、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西藏信托治理层(以下简称治理层)负责监督西藏信托的财务报告过程。

四、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1)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

(2)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3)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

(4)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可能导致对西藏信托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准则要求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如果披露不充分,我们应当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我们的结论基于截至审计报告日可获得的信息。然而,未来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导致西藏信托不能持续经营。

(5)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结构和内容,并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相关交易和事项。

我们与治理层就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重大审计发现等事项进行沟通,包括沟通我们在审计中识别出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谢东良

中国·杭州 中国注册会计师:徐毅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 周贵庆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嘉怡 会计机构负责人:许锡澄

资产负债表(续)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 周贵庆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嘉怡 会计机构负责人:许锡澄

利润表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 周贵庆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嘉怡 会计机构负责人:许锡澄

利润表(续)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 周贵庆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嘉怡 会计机构负责人:许锡澄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度 金额单位:万元

法定代表人: 周贵庆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吴嘉怡 会计机构负责人:许锡澄

(二)信托资产

2021年信托项目资产负债汇总表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31日 单位:人民币万元

2021年信托项目利润及利润分配汇总表

编制单位:西藏信托有限公司 2021年度 单位:人民币万元

六、会计报表附注

(一)简要说明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编制基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的变化

本财务报表以企业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按照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并基于以下所述重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进行编制。

(二)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说明

1. 金融工具

1.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三类:(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四类:(1)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 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或继续涉入被转移金融资产所形成的金融负债;(3) 不属于上述(1)或(2)的财务担保合同,以及不属于上述(1)并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4)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1.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计量方法和终止确认条件

(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依据和初始计量方法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但是,公司初始确认的应收账款未包含重大融资成分或公司不考虑未超过一年的合同中的融资成分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所定义的交易价格进行初始计量。

(2)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

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以摊余成本计量且不属于任何套期关系的一部分的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重分类、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

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减值损失或利得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获得的股利(属于投资成本收回部分的除外)计入当期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4)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包括利息和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该金融资产属于套期关系的一部分。

(3) 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方法

(下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