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5月1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市公司密度全国第一
深圳南山做对了什么?

2022-05-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夏雷

——专访深圳市南山区副区长夏雷

◎记者 时娜 ○编辑 朱文彬

沿着深圳主干道深南大道一路往西,驶过福田CBD,越过大沙河,迈瑞医疗、腾讯等上市公司的办公大楼渐次映入眼帘,便到了有“中国最具硅谷气质城区”“中国第一科技区”之称的深圳南山区核心区域。

2021年,南山区强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全年实现GDP 7630.59亿元,增长9.1%,连续9年稳坐 “广东经济第一区”宝座,年度经济增量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亿元,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培育企业上市工作也成效显著,全区2021年新增上市企业11家,今年以来,新增上市企业4家。截至目前,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增至192家,总市值超过6万亿元人民币。

以占比不足十分之一的土地,培育了深圳近四成的境内外上市公司,深圳南山区做了哪些工作?上市公司密度全国第一,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全国领先,深圳南山区有哪些独特的成长基因?“十四五”期间,深圳南山区将如何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经济总量、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带着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深圳南山区副区长夏雷。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南山区将力争GDP站上1万亿元新台阶。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山将依托“十百千”亿级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推动全产业链提升质量、标准、品牌。

夏雷表示,2022年,南山将着力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在此过程中,南山区将继续通过打造孵化链—成长链—资金链—服务链全周期服务机制,做好上市培育工作,为资本市场输送更多上市公司。

南山资本市场高地后劲十足。截至2022年4月24日,深圳正在辅导的拟IPO企业共130家,其中南山区占47家;深圳IPO在审企业41家,南山区占15家;深圳已过会未上市企业18家,南山区占8家。

创新驱动 造就资本市场“南山高地”

上海证券报:深圳南山区上市公司群体呈现哪些突出特点?

夏雷:南山区是深圳的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2021年实现GDP 7630.59亿元,增长9.1%,经济总量连续九年位居广东省区(县)之首。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培育上市企业创造了一片沃土,截至目前,南山区共有192家境内外上市企业,综合实力长期保持全国县(区)级行政区领先地位。整体来看,南山区上市公司群体呈现出三“高”特点。

第一,民营企业占比高。南山区上市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6%,成为上市企业的中坚力量。

第二,科技创新含量高。南山区上市企业中,超过70%为科技创新型企业,123家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了众多科技创新资源,创新动力强劲,创新引领优势明显。

第三,企业发展质量高。南山区上市企业中,约75%的企业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约53%的企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培育了腾讯、中兴通讯、迈瑞医疗等龙头企业,也涌现出了德方纳米、芯海科技、锐明技术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深圳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证券报:回顾南山的发展历程,在您看来,深圳南山区有哪些独特的成长基因?

夏雷:南山区的基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创新基因。南山区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厚植创新土壤,培育、保护区域的创新生态。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为提振市场活力,转换发展动力,激活市场主体,南山区率先创办“创业之星”大赛这一双创品牌活动,为全球优质的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寻梦空间。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13年,育成了茂硕电源、盛弘电气等一批上市公司,大疆创新、奥比中光等一批行业龙头,以及速腾聚创、荔枝微课、菲鹏生物等一批新锐科技企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南山创新生态中最具生命力的“茂林”。

经过长期的积淀,如今南山区科技实力雄厚,创新动能强劲,集聚了鹏城实验室和9个诺奖实验室,是深圳科技资源最密集区。辖区全社会研发投入与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水平相当,2021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56.9件,是全国的23.3倍;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300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0家,数量超过广东全省的十分之一。

其次是资本化基因。南山区在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上,始终走在前列,培育了A股市场最早一批上市公司。1990年12月,深交所成立并试营业,1992年,南山区南玻集团、康佳集团等4家企业挂牌上市,在深交所前15家上市公司中坐拥四席。近年来,资本市场融资手段日趋多样化,南山区紧跟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鼓励多种投融资方式共同助力企业发展,辖区内现有保理机构超过3500家,占深圳市比重超过80%;融资租赁机构超过2000家,占深圳市比重超过90%;中基协备案私募投资机构3300余家,约占深圳市的77%。辖区风投基金机构高度集聚,基石资本、东方富海、创东方、中铝创新开发、招银国际资本、招商创投、高特佳等领军机构扎根,推动南山区成为资本市场投资热土。

最后是国际化基因。南山区航运发达,跨境贸易便利,同时拥有毗邻香港的天然区位优势,为辖区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南山区上市企业中,境外上市的企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一,遍布港交所、纳斯达克、纽交所、澳交所等境外交易所;辖区内拥有1家外资银行总行,4家外资银行分行。当前,南山区定位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将进一步鼓励辖区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齐头并进,深化与国际市场的联动。

全周期发力 壮大资本市场“南山板块”

上海证券报:目前南山区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90余家,在助力推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南山区做了哪些工作?

夏雷:一直以来,南山都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城区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全力为企业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为壮大南山上市公司队伍,南山区建立了“孵化—成长—资金—服务”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机制,着力构建上市培育引领区。

第一,我们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从源头着手助力企业“孵化”。一方面,积极挖掘具有上市潜力的优质资源,重点关注区内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微企业,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另一方面,我们持续扩大“创业之星”大赛影响力,挖掘、培育、扶持初创期的创新创业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之星”大赛自创办以来,累计吸引参赛项目21117个,促成产学研对接合作超过3500项,带动逾百家风投机构超42亿元的投资,698个获奖项目落户南山。其中,2021年“创业之星”大赛吸引了来自德国、瑞士等国家超500个海外项目报名,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第二,我们不断深化服务内容,多角度切入助力企业“成长”。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科技引领、产业发展、人才培育等角度,对企业研发、融资、股改、上市辅导、人才培育等出台资助政策,降低企业全生命周期经营性成本。政策出台至今,我们已发放各类资助资金累计约5亿元。针对人才培育,还出台了“领航计划”2.0政策、开展“十大创新工匠”评选活动,创造尊才重才留才爱才的人才培育环境。

第三,我们探索创新金融助企方式,多渠道向企业输入“资金”活水。一方面,充分发挥南山区创投机构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企业持续提升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资平台金融资源优势,通过“引导+直投”政府基金双轨运作,构建全周期金融支持平台,促进国资平台、产业部门、社会资本之间的联动,为上市项目孵化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撑。目前,南山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出资设立的子基金认缴总规模累计超千亿元。

第四,我们不断完善企业互动机制,搭建多样化“政府—上市企业”服务平台。成立“南山区上市培育基地”,建立拟上市企业备案登记服务制度,为拟上市企业协调相关证明开具、股改涉及个税缓缴等困难问题;对于已上市企业,在南山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立“上市企业服务办公室”,为上市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业务办理流程,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推送式服务;此外,还组织税务、外贸等专题政策宣讲,举办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培训等活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3年来,南山区抢抓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取得了积极成效。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上市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南山区的光峰科技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南山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15家,深圳市共31家,南山区占了近一半。

2020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启动以来,南山区的法本信息、英诺激光、中兰环保等10家企业先后上市,现有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已达43家。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南山区的企业广道高新是首批上市企业之一。

击破桎梏 为上市公司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上海证券报:未来要继续在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上保持领先,南山区具备哪些优势,面临哪些挑战?

夏雷:“十四五”时期,南山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综合改革试点加速推进,为南山发展带来更多政策红利。

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鹏城实验室全面发力,将大幅提高南山科技、产业创新能力,这也对南山发展区域资本市场建设带来全局性利好。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空间的紧约束对南山区的产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制约。缺乏稳定的生产空间,企业缺少加大投入升级设备的底气,既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张,也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成本“双高”,对企业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形成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正在努力探索解决对策。比如,聚力南山北部片区工业区改造,打造一批连片成规模的高端制造业基地;以联建、微利出售区属国企物业等方式,努力满足上市公司总部办公用房需求;推动异地产业园区合作,支持上市公司赴吉安、河源、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异地共建产业园增资扩产,落地募投项目。

此外,南山区还将建设世界级湾区总部经济带、“总部研发+高端制造”10公里产业带,以及一条贯通南北的科技创新轴,推动效率变革,提升经济发展加速度,逐个击破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空间、资本、创新链条等多个难题,为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

上海证券报:“十四五”期间,南山区如何确立新使命与新任务?伴随全面注册制改革渐行渐近,南山区将如何抓住机遇,推动经济总量、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

夏雷:“十四五”期间,南山区的目标是“基本建成、全面完善中央智力区功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先行区”。

南山区要努力实现经济质量效益全国领先,到2025年,本地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十四五”期间,南山区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推动质量变革,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为实现这一目标,南山将进一步优化服务机制,依托“十百千”亿级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推动全产业链提升质量、标准、品牌。

在产业培育方面,我们将瞄准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落实深圳市“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大未来产业”战略部署,大力发展1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7大未来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好未来产业布局;着力培育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细分领域“单项冠军”,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实现产业升级。

在借力资本市场方面,我们将继续引进优质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生态,吸引和培育优质创投机构,探索建立全国性私募权益市场,不断完善资金募集平台、项目资源匹配、市场退出渠道等功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投集聚区。

此外,我们还将探索进一步加大与前海的联动,探索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积极融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赋能辖区企业发展。比如,我们将借助前海政策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动跨境金融快速发展,丰富跨境投融资产业生态;促进深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和创业投资企业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探索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建设信用经济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整体而言,南山区有效抓住了设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北交所设立等改革机遇开展上市企业培育。接下来,我们将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契机,继续完善“孵化—成长—资金—服务”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机制,做好上市培育工作,推动更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