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上接1版)
胶州市永旺旅馆已经在4月底率先入驻当地的“休眠仓”。永旺旅馆经营者王洪忠说,“我们现在困难,但又不想注销,等疫情过去之后,我们还想继续经营,现在可以办理歇业登记,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今年3月起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原因造成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可自主决定歇业,歇业期限累计不超过3年。
蒲淳表示,“(接下来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市场主体歇业制度改革,创新制度供给,帮助有经营意愿的困难市场主体实现暂时‘休眠’,既减轻当前的成本负担,又为今后发展留住青山。”
歇脚之后还要前行。主管部门将为市场主体尽快前行创造条件。
“目前我们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措施。”蒲淳表示,“(我们正在)深入分析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更多支持政策尽快出台。”
引水:更多的金融工具将惠及市场主体
资金短缺是疫情之下市场主体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牡丹江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经理孙海升对此深有体会,“因为贷款到期,我们的资金链一度非常紧张。后来通过政银企对接,我们终于通过无还本续贷方式解决了问题。”
接下来,更多的金融工具将惠及市场主体。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毛红军近日表示,为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银行要合理采用续贷、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避免出现抽贷、断贷。
“为激发银行动力,并保护企业征信记录,我们对今年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级行政区域内的困难行业,包括餐饮、零售、旅游等,在今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银行如果办理贷款展期和调整还款安排,应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免收罚息。”毛红军说。
在解决贷款问题的同时,主管部门还将解决企业“回款难”的问题。“5月底前,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工程、货物、服务所形成的账款拖欠,完成全面排查。6月底前必须提出明确的还款计划和还款方式。”徐晓兰要求。
防范拖欠账款要从源头抓起,并不断健全长效机制,目前,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完善工程款支付担保相关政策,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建设。
育新: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
在帮助现有市场主体健康成长的同时,政府还要“育新苗”。通过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放宽准入门槛等措施培育更多市场主体。
陈贝妮是一位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创业明星”。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陈贝妮今年1月注册成立了杭州智纽蔚来文创工作室。工作室已经设计研发出1200余款产品,实现营业额300余万元。
在政府的支持下,还会有更多的“创业明星”脱颖而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 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提出,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只要创业者有信心,政府将降低门槛,鼓励创业者“梦想成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研究推动将更多的企业登记前置许可改为后置,更加便利企业领取营业执照,从事一般经营活动。”蒲淳表示。
此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要持续完善措施,优化技术支撑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成本。
李宏图对记者表示,“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乘数效应。今年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重点布局数字经济发展等政策,为创业者创造了大显身手的机遇。”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国家的支持政策力度在不断加大,市场主体的自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随着更多纾困帮扶政策落地见效,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主体有望继续保持较高速增长,更好地促进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李宏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