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逾10亿元外资抢筹 科创板关注度缘何骤增?
◎记者 费天元
昨日盘前,港交所公布的沪深港通持股记录引发热议。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多只科创板股票获得外资大举加码,科创板整体获北向资金净买入约10.62亿元,创2021年2月科创板纳入北向标的以来的最大单日净买入额。
此外,今年以来科创板无疑也是内地资金最关注的方向。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累计获资金净流入108.26亿元,在所有股票型ETF中高居首位。
多家券商在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中提示了科创板的投资机会。有券商直言,从估值水平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看,今年科创板与2012年的创业板存在相似之处;从盈利能力的相对韧性看,科创板可视作中期战略布局的重点。
单日10亿元外资流入科创板
港交所数据显示,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沪股通标的中的44只科创板股票有34只获得外资加仓。以持股数量变动乘以日内成交均价的口径计算,当天科创板整体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0.62亿元,创下2021年2月科创板纳入北向标的以来的最大单日净买入额。
具体到个股,光伏组件龙头天合光能获北向资金加仓265.62万股,对应净买入额1.67亿元,高居科创板首位。华熙生物、君实生物分别获北向资金净买入1.19亿元和1.06亿元,前者是化妆品医美龙头,后者是国内创新药领军企业。
从股价走势上看,上述科创板个股当天尾盘集合竞价均出现明显的放量拉升,大体量资金集中抢筹迹象明显,业内普遍认为这与MSCI成分股调整有关。
伴随科创板日益壮大,近年来MSCI、富时罗素等国际指数公司在进行成分股调整时,多会考虑纳入科创板股票。特别是在去年2月科创板正式进入沪股通投资范围之后,越来越多的科创板股票进入国际投资者的视野。
以最近一次MSCI调整为例,5月中旬MSCI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旗舰指数“MSCI全球标准指数”新增了28只A股股票,晶晨股份、时代电气、东方生物、华熙生物4家科创板公司榜上有名。而此次调整正是在5月31日收盘后生效。
“MSCI是全球最大的指数编制公司。根据历史经验来看,MSCI旗舰指数的调整往往会牵扯大量海外被动资金。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减少对于指数追踪的误差,通常会选择在成分股调整生效当日进行调仓,从而造成相关个股尾盘异动。”有资深市场人士表示。
科创50ETF资金流入额居首
除了外资大举加码外,境内资金对科创板同样保持了极高关注度。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累计获资金净流入108.26亿元,净流入额在所有股票型ETF中高居首位,也是唯一净流入超百亿元的品种。
5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为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中国证监会就《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10日。
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随着ETF纳入互联互通,北向资金的加入将推动ETF市场的发展。
对科创板而言,双创50、中证500等覆盖科创板公司的宽基指数ETF符合纳入条件,有望成为首批纳入互联互通的A股ETF,从而给科创板引来更多活水。
科创板是中期战略布局重点
中信建投证券最新发布的《A股2022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中,着重提示了科创板在未来一个阶段的投资机会。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成长占优、小盘占优”是下半年的市场特征,“低位改善、成长领军”是下半年的行业选择。
其中,今年科创板与2012年创业板存在相似之处。从估值水平上看,两者前期均经历了深度调整,PE(TTM)降至历史分位低点;从经济环境上看,两者均处于去库存周期内,2012年“稳经济”与今年“稳增长”也较为类似。
陈果表示,从各板块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现看,科创板盈利韧性最强,营收和净利润同比高增且较去年第四季度继续上行;科创板ROE亦展现较强韧性,今年ROE(TTM)达到10.14%,较2021年环比上行0.67个百分点,为最近10年70%分位。而且,相比于其他板块,科创板受上游涨价的扰动较小。
“指数中期战略性关注科创板。”陈果总结道。
开源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魏建榕从分红和送转角度分析了科创板的亮点。其表示,科创板较其他板块而言,成分股平均股价较高,且交易股数最低数量较主板及创业板高、准入门槛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易活跃度。“但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年报中不少科创板上市公司调整了分红预案,不仅提高了现金分红金额,而且增加了送转股。此外, 2021年科创板成分股的平均每股税前股利为近三年的最高水平。分红和送转股的实施,有利于降低科创板块的投资门槛、提高内部股票流动性,从而激发板块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