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市场
年内规模或超万亿元
◎记者 孙忠
万亿元规模,对于可转债市场而言,不再遥远。上半年,沪深两市广义可转债市值已超9000亿元。市场预计,下半年将有逾千亿元的可转债启动发行,整个市场规模将有望站稳万亿元大关。
规模持续扩大的可转债市场,规则面临重构和优化,正处于新的发展时点。与此同时,资金蜂拥而至导致的估值偏高,亦挑战着可转债市场竞争力。
年内或站稳万亿元
沪深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广义可转债市值突破9366亿元。其中,沪市广义可转债规模高达6366亿元,深市广义可转债规模略超3000亿元。一般而言,广义可转债市场不仅包括公募可转债,还包括了定向可转债和可交债。
国信证券预计,下半年将有逾千亿元可转债等待发行,扣除提前赎回部分,年底可转债市场有望破万亿元。
“由于近期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且权益市场转暖,企业部门有望开启一轮资本开支周期,下半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有望达1500亿元以上。”国信证券固收分析师董德志认为。
Wind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预案的可转债发行规模超2600亿元。其中,拟发行规模最大的为民生银行,规模为500亿元。其次为长沙银行,拟发行规模110亿元。其他银行的拟发行规模也不小,齐鲁银行的拟发行规模为80亿元,常熟银行、厦门银行和瑞丰银行的拟发行规模均为50亿元。
目前已获证监会批文的可转债项目中,规模较大的有恒逸石化30亿元发行计划、拓普集团25亿元发行计划、欧派家居20亿元发行计划,伟明环保14.77亿元发行计划。
“考虑近期可转债一级市场火热,预计年内狭义市场规模将破9000亿元。如果加上可交债,整体规模破万亿元并非难事。”一位可转债研究人员表示。
市场规则渐趋完整
在市场快速扩张之时,沪深交易所规则框架也渐趋完善。6月以来,多个可转债新规亮相,旨在规范市场运行,降低炒作风险。
6月17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可转债适当性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提高了个人投资者参与门槛。办法要求,新开户个人投资者参与可转债申购、交易,在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应不低于人民币10 万元且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办法已于6月18日起正式实施。
从近期可转债新券发行情况看,投资者参与热度不减,参与户数有整体走高的态势。
办法实施至今,有13只可转债完成发行。从披露数据看,最先发行的浙22转债共计有1138万户参与打新,至丰山转债发行时,参与打新的规模达1188万户。最近的银微转债发行中,参与户数略降至1168万户,但整体参与热度仍高于办法实施前。
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完成了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和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的征求意见稿。
“市场普遍预期三季度两大规则将正式亮相。这也意味着可转债市场二级市场交易和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领域将有大幅改善和提升,有利于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一位可转债研究人士表示。
7月1日,沪深交易所完成了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的征求意见。从规则修订看,主要限制了极限式炒作,不仅限制了可转债上市首日最大涨跌幅,同时规定新券上市第二个交易日起最高涨幅为20%。
而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转债部分规范了可转债条款履约风险,特别将重要条款细节进行了完善。“随着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自律监管指引对于上市公司的要求进行细致化管理,新的监管框架渐趋成型。”可转债私募基金广州嗣盈总经理张晓东表示。
高溢价率或削弱市场竞争力
一段时间以来,可转债市场由于胜率高、容错性好,各路资金蜂拥而至。不过,这也导致了整个市场高溢价的情况。
从当前转股溢价率看,可转债市场的估值水平并不乐观。最新数据显示,可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高达35%,处于历史高位。同时,市场价格中位数为124元,同样处于历史高位。
一位公募可转债基金研究员表示,尽管可以在个券品种上进行精选以提升收益,但是整体市场高估值影响了资金布局与赔率,“从这轮反弹看,可转债明显整体跑输正股”。
如果从整个市场算术平均数据看,目前转股溢价率高达50%,显然并不具备很好的投资价值。“从绝对价格角度看,可转债市场已难言保护性,120元以上品种显著增加。”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
张继强预计,三季度转债估值或在正股上涨过程中被动压缩,但整体仍将处于较高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