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7月14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21版)

2022-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21版)

根据《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的要求,科创板试行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保荐机构通过安排本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另类投资子公司国信资本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资本”)参与战略配售,持有发行人股份。除此之外,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发行人与本次发行有关的保荐人、承销机构、证券服务机构及其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经办人员之间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或其他权益关系。

第二节发行人股东

一、本次发行前的股本总额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本总额为161,851,400股,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所示: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所持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和其他限制权利的情形。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及上市以来的变化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张顼先生直接持有公司25.63%股份,无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形,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股份公司设立以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第三节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层分析

本节的财务会计数据反映了公司最近三年及一期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与现金流量;如无特别说明,本节引用的财务数据均引自公司经审计的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财务报告以及公司披露的未经审计的2022年一季度报告。

投资者欲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进行更详细的了解,还应阅读审计报告和财务报告全文,以获取全部的财务资料。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类型及重要性水平

(一)审计意见类型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已对公司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分别出具了中兴华审字(2020)第030108号、中兴华审字(2021)第030358号及中兴华审字(2022)第030038号审计报告,发表了标准无保留意见。

(二)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的重要性水平的判断标准

本节披露的与财务会计信息相关重大事项标准为当年利润总额的5%,或金额虽未达到当年利润总额的5%但公司认为较为重要的相关事项。

二、发行人最近三年及一期财务报表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二)合并利润表

单位:元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

单位:元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范围及变化情况

(一)合并报表的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 号一一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的披露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及变化情况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子公司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于2019年1月23日新设全资子公司壶关高测,于2021年2月20日新设全资子公司乐山高测、于2021年8月2日新设全资子公司盐城高测。上述子公司自设立之日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四、主要财务指标及非经常性损益

(一)基本财务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若非特殊注明,上述财务指标均依据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计算,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022年1-3月已经年化处理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2022年1-3月已经年化处理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总股本

每股净现金流量净额=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期末总股本

(二)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一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公司报告期内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如下表所示:报告期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如下:

(三)非经常性损益

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311.11万元、1,585.96万元、-55.68万元和30.33万元,占当期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9.72%、26.94%、-0.32%和0.31%,2020年度非经常损益的增加主要由政府补助增加所致。

五、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一)会计政策变更

1、2021年度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财政部于2018 年 12 月发布的《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一一租赁〉的通知》(财会[2018]35 号)(以下简称“新租赁准则”),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执行该准则的主要变化和影响如下:

(1)对2021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单位:元

2、2020年度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2017年修订)》(财会[2017]22号)(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公司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

新收入准则为规范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建立了新的收入确认模型。为执行新收入准则,公司重新评估主要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核算和列报等方面。根据新收入准则的规定,选择仅对在2020年1月1日尚未完成的合同的累积影响数进行调整,以及对于最早可比期间期初之前或2020年1月1日之前发生的合同变更予以简化处理,即根据合同变更的最终安排,识别已履行的和尚未履行的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以及在已履行的和尚未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分摊交易价格。首次执行的累积影响金额调整首次执行当期期初(即2020年1月1日)的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

执行新收入准则的主要变化和影响如下:

(1)对2020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单位:元

调整说明:公司根据新收入准则将已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的义务确认为合同负债。公司根据新收入准则将运输费调整为通过“合同履约成本”核算,影响期初发出商品金额。

(2)对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度的影响

采用变更后会计政策编制的2020年12月31日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各项目、 2020年度合并及公司利润表各项目,与假定采用变更前会计政策编制的这些报表项目相比,受影响项目对比情况如下:

①对2020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单位:元

②对2020年度合并利润表的影响

单位:元

3、2019年度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1)财政部于2017年度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一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一一套期会计》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后的准则规定,对于首次执行日尚未终止确认的金融工具,之前的确认和计量与修订后的准则要求不一致的,应当追溯调整。涉及前期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与修订后的准则要求不一致的,无需调整。因追溯调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年初留存收益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2)财政部于2019年5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2019修订)(财会[2019]8号),修订后的准则自2019年6月10日起施行,对2019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对2019年1月1日之前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报告期财务报告无重大影响。

(3)财政部于2019年5月16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一一债务重组》(2019修订)(财会[2019]9号),修订后的准则自2019年6月17日起施行,对2019年1月1日至本准则施行日之间发生的债务重组,应根据本准则进行调整。对2019年1月1日之前发生的债务重组,不需要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追溯调整。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报告期财务报告无重大影响。

(二)会计估计变更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会计估计变更。

(三)会计差错更正

1、2018年度会计差错更正

2019年11月27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2020年3月4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公司已追溯重述以上两项议案所涉及的前期会计报表。

(1)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①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研发费用重分类调整

2018年度,公司将临时停工损失计入了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公司对此进行更正,调增2018年度利润表“营业成本”项目2,098,526.70元、调减“管理费用”项目1,879,261.22元、调减“研发费用”项目219,265.48元。

②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重分类调整

公司原对同一客户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按照客户进行合并,并根据合并后的应收账款净额计提坏账准备,经公司董事会批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公司对上述合并的设备类应收账款、预收款项按照客户具体设备项目将款项重新还原为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并根据还原后的应收账款重新计提坏账准备。该事项更正对报告期各年度会计报表项目影响如下:

影响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增加10,554,021.82元、“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增加968,009.18元、“应付账款”项目增加985,479.08元、“预收账款”项目增加16,021,937.26元、“盈余公积”项目减少548,538.53元、“未分配利润”项目减少4,936,846.81元,影响2018年度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增加1,303,043.33元、“所得税”项目减少195,456.50元。

③应收票据补提坏账准备及不终止确认调整

公司对2018年期末已背书或贴现未到期且由信用等级一般的银行承兑的汇票不终止确认。影响201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增加119,937,399.95元、“短期借款”增加25,403,390.37元、“其他流动负债”增加94,534,009.58元,影响2018年度利润表“资产减值损失”减少334,063.04元、“所得税”增加50,109.46元。

④现金流量表调整

对2018年期末已贴现未到期的由信用等级一般的银行承兑的汇票不终止确认影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24,814,800.38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24,814,800.38元。

⑤其他更正

主要更正事项包括人工费用跨期列支更正、补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差额更正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确认金额更正等。

(2)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报告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上述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影响为-823,633.25元,占调整后净利润比例为1.54%,对公司2018年度末净资产的影响为-5,491,535.34元,占调整后净资产的比例为2.53%。

2、2020年及2021年1-6月会计差错更正

2021年9月13日,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并已追溯重述前期会计报表。

(1)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2018(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编著)中的规定:“在企业向客户销售商品的同时,约定企业需要将商品运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相关商品的控制权转移时点判断该运输活动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通常情况下,控制权转移给客户之前发生的运输活动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而只是企业为了履行合同而从事的活动,相关成本应当作为合同履约成本;相反,控制权转移给客户之后发生的运输活动则可能表明企业向客户提供了一项运输服务,企业应当考虑该项服务是否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境内上市公司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在执行新收入准则的情况下,公司的运输费用系为了履行销售合同而从事的活动,属于合同履约成本。由于将运输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一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的基本精神,同时考虑到2020年、2021年1-6月会计科目与2017年至2019年的可比性,公司2020年、2021年1-6月原将运输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经过审慎研究,为了更严谨执行新收入准则,公司将销售费用中的履约运输成本更正至在营业成本中列示。

(2)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报告期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

公司对上述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相应对2020年度、2021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追溯调整,追溯调整对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科目的影响具体如下:

对202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项目及金额具体影响:

单位:元

对2021年1-6月合并财务报表项目及金额具体影响:

单位:元

本次会计差错更正涉及金额仅影响2020年度、2021年1-6月的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不影响前述报告期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前述报告期间的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亦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本次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对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项目无影响。

六、资产质量分析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结构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分别为144,561.23万元、191,921.67万元、323,493.08万元和350,880.51万元,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自2016年起,公司主要面向光伏行业销售切割设备及耗材产品,受益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以及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资产总额稳步上升。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144,561.23万元增长至2022年3月末的350,880.51万元,增幅142.72%。资产结构方面,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结构整体保持稳定,流动资产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80.80%、80.22%、74.95%和70.98%。

公司流动资产增加主要系随着公司首发上市以及业务规模的扩大,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存货等规模整体呈扩大趋势所致。公司非流动资产增加主要系公司金刚线产品销量快速增加,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持续进行金刚线产能扩建和硅片代工产能扩建,相应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期末余额合计增加以及建设金刚线生产线预付的设备款增加导致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所致。

2、流动资产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资产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报告期内,上述主要流动资产占流动资产合计比例分别为99.53%、99.87%、99.80%和99.73%。

(1)货币资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4,194.18万元、15,963.71万元、42,742.02万元和31,890.85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2.15%、10.37%、17.63%和12.80%。公司的货币资金主要由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构成,其中其他货币资金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保函保证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持续增加,主要原因为:①在光伏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背景下,公司营业收入持续提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保持正流入,从而导致货币资金余额增加;②2019年3月,公司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4,996.80万元,导致2019年末货币资金余额相应增加;③2020年7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53,050.40万元,由于募投项目的实施存在一定周期,暂时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导致了货币资金余额的增加;④2021年末,银行存款余额较2020年末增加12,699.86万元,主要为大额现汇回款所致,其他货币资金余额较2020年末增加14,078.65万元,主要为票据池业务所质押的应收票据到期、资金转到票据池保证金账户所致;⑤2022年3月,银行存款余额较2021年末减少13,327.24万元,主要为公司资金投入营运所致。

(2)交易性金融资产

单位:万元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3月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25,843.01万元、10,028.55万元和3,007.75万元,均为银行保本型短期理财产品,系公司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购买了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发行的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所致。2022年3月,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较2021年末减少7,020.80万元,主要为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所致。

(3)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

单位:万元

注: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规定,2019年1月1日起公司将拟进行贴现和背书的应收票据列示为应收款项融资,为便于分析,上表中应收票据余额中包含应收款项融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合计分别为36,545.77万元、31,549.50万元、52,996.04万元和58,959.77万元。

2020年末,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同比下降4,996.27万元,主要系随着公司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兑付、一类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及背书后终止确认,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有所下降所致。

2021年末,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较2020年末增加21,446.54万元,主要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公司期末留存的应收票据余额相应增加所致。2021年末,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较2020年末增长67.98%,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增幅较高系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所致,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97%。2022年3月末,公司应收票据(含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与2021年末水平接近,变动相对较小。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票据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其占应收票据(含应收票据融资)各期末账面价值比例均超过96%。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商业银行,由于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信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获支付的可能性较低,公司未对银行承兑汇票计提坏账准备。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商业承兑汇票金额占比较小,出票人主要为比亚迪等资金实力较强、信用等级较高的知名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已针对商业承兑汇票按照其对应的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政策计提相应坏账准备。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商业承兑汇票兑付违约和追索权纠纷情形。

(4)应收账款

①应收账款变动情况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及变动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1,965.33万元、34,966.77万元、69,383.30万元和81,054.73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7.37%、22.71%、28.62%和32.54%。

2019年,随着“531光伏新政”影响的逐渐消除,公司下游客户陆续启动单晶扩产项目,公司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类产品新签订单快速增加,由于上述订单发货集中在2019年下半年,2019年第四季度确认收入占全年收入比例达到50.70%,导致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同比增长27.01%,高于同期收入年度增速17.73%。

2020年以来,随着公司下游光伏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公司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耗材等产品销售品种的不断丰富,公司产品销量增加带动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19年末-2021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增幅与营业收入年度增幅基本匹配。

②同行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情况分析

公司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1:2022年3月末营业收入已做年化处理;

注2:上机数控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专用设备、蓝宝石专用设备、通用磨床等,上机数控于2019年开始开展单晶硅业务,2020年及2021年其营业收入90%以上来源于单晶硅业务。为提高数据可比性,上表在计算2020年和2021年行业平均值时对上机数控相关数据予以剔除;

注3:晶盛机电主要业务包括晶体生长设备、LED自动化设备、蓝宝石产品、设备改造服务、智能化加工设备等,其中“智能化加工设备”业务包含了半导体加工设备、光伏切片机等,根据晶盛机电年报公告,该公司于2020年开始批量供应切片机。报告期内,晶盛机电“智能化加工设备”业务收入占比不足其营业收入20%。因此,为提高数据可比性,上表在计算行业平均值时对晶盛机电相关数据予以剔除;

注4:恒星科技主要业务包括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钢帘线、胶管钢丝、预应力钢绞线、金刚线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销售,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其金刚线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51%、3.36%和8.60%。因此,为提高数据可比性,上表在计算行业平均值时对恒星科技相关数据予以剔除。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4.75%、46.87%、44.29%和36.44%。如上表所示,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例基本一致。

③应收账款账龄及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分类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注:按照会计准则修订的要求,公司将2019年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由“账龄分析法”变更为“预期损失法”,根据业务类型划分具体组合,根据组合预期损失率计算坏账准备。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主要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相应余额占应收账款余额比例分别为99.03%、99.33%、99.60%和99.67%。

报告期内,公司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分类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账龄绝大部分在1年以内,占比分别为79.29%、72.39%、89.50%和88.65%,公司应收账款账龄总体呈改善趋势,总体回款风险可控。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应收账款中无应收持有公司5%(含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其他关联方的款项。

公司遵循会计核算的审慎性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并计提了充足的坏账准备。2019年至2021年,公司各期末按账龄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1:上机数控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专用设备、蓝宝石专用设备、通用磨床等,上机数控于2019年开始开展单晶硅业务,2020年及2021年其营业收入90%以上来源于单晶硅业务。为提高数据可比性,上表在计算2020年和2021年行业平均值时对上机数控相关数据予以剔除;

注2:晶盛机电主要业务包括晶体生长设备、LED自动化设备、蓝宝石产品、设备改造服务、智能化加工设备等,其中“智能化加工设备”业务包含了半导体加工设备、光伏切片机等,根据晶盛机电年报公告,该公司于2020年开始批量供应切片机。报告期内,晶盛机电“智能化加工设备”业务收入占比不足其营业收入20%。因此,为提高数据可比性,上表在计算行业平均值时对晶盛机电相关数据予以剔除;

注3:恒星科技主要业务包括镀锌钢丝、镀锌钢绞线、钢帘线、胶管钢丝、预应力钢绞线、金刚线等金属制品的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其金刚线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51%、3.36%和8.60%。因此,为提高数据可比性,上表在计算行业平均值时对恒星科技相关数据予以剔除。

由上表可见,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与行业平均水平较为接近,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充分。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累计金额较小,远低于公司计提的坏账准备,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及核销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④应收账款前五名情况分析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单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大客户主要为知名光伏企业,上述企业信用资质较好,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较小。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上述客户不存在无法偿付应收账款的重大风险。

(5)预付款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按账龄列示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付款项主要为1年以内款项,占比分别为83.13%、81.86%、99.84%和99.87%,账龄总体较短,公司预付款项主要包括预付材料采购款及厂房仓库租金等。公司预付账款在报告期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受公司营业规模扩大,为保障原料供应,公司根据合同约定支付一定比例预付款项所致。公司预付款项对手方中不存在公司关联方情形。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前五名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6)其他应收款

报告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按款项性质划分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账面价值比例分别为0.47%、0.13%、0.20%和0.27%,占比较小。

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主要为备用金、押金、保证金,主要系公司员工差旅备用金,以及公司设备类产品投标押金及保证金或融资担保保证金,上述合计占报告期各期末其他应收款余额比例分别为93.10%、84.28%、64.74%和72.41%。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及坏账准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其中,按组合(或账龄)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账龄主要在1年以内,账龄结构较为合理,其他应收款回收风险较小。同时,公司依据谨慎性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并计提了充足的坏账准备。

(7)存货

①存货结构及变化情况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注:根据新收入准则,2020年起公司将未确认收入的设备运费计入合同履约成本科目。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0,775.97万元、33,865.03万元、55,759.21万元和61,974.48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26.35%、22.00%、23.00%和24.88%。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受益于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公司自身积累的研发成果进入量产阶段,公司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在主要光伏硅片生产企业得到批量应用、金刚线产品质量得到市场认可,产品销量及生产规模持续增加,相应期末存货规模有所增长。

2019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0,775.97万元,同比增加15,101.40万元,同比增长96.34%,高于营业收入同比增幅17.73%。公司2019年末存货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在产品、产成品及发出商品同比增加13,878.52万元所致。随着单晶环节大装料量热场、连续投料、金刚线切割等新技术以及PERC等高效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单晶产品开始加速取代多晶市场份额,中国单晶产品市场份额从2018年46%快速提升至65%,单晶硅片产品供不应求,单晶硅片制造企业开工率快速提升,部分龙头企业达到满产满销状态。受上述因素影响,公司下游客户纷纷开始进行产能扩建并与公司签订设备类产品采购合同,2019年公司累计签订设备类产品订单金额为8.66亿元。由于订单执行至产品验收存在一定周期,随着上述订单在2019年下半年陆续执行,2019年末,公司存货中在产品、产成品及发出商品有所增加。

2020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33,865.03万元,同比增加3,089.06万元,同比增长10.04%,与公司同期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基本一致。公司2020年末存货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原材料同比增加1,840.06万元和发出商品同比增加2,646.64万元所致。一方面,随着公司产能规模扩大,公司周转库存增加,原材料采购需求相应增加;另一方面,2020年下半年,随着光伏行业应用市场快速增长趋势愈发明朗,下游硅片客户持续扩产,公司客户订单陆续执行,相应发出商品规模有所增加。

2021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55,759.21万元,同比增加21,894.18万元,同比增长64.65%。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9.97%,公司存货增幅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幅,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公司2021年末存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随着公司设备产品销售规模以及金刚线产品产能快速提升,公司周转库存规模增加,相应导致原材料较2020年末增加5,399.67万元;另一方面,随着光伏应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公司产品逐渐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裕,公司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公司在产品、产成品和发出商品累计较2020年末增加15,523.81万元。截至2021年末,公司产成品和在产品主要为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类,账面价值分别为3,828.54万元、12,327.78万元,占产成品、在产品账面价值的比例分别为56.05%、86.56%,其中已存在订单对应或存在明确用途的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类库存商品和在产品比例为96.43%,无订单对应的库存商品和在产品主要为生产备货,不存在存货积压情形。

2022年3月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61,974.48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6,215.27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1.15%。公司2022年3月末存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设备产品受到客户广泛认可,2022年公司设备订单增加,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已签订协议且未确认收入的设备类产品订单规模超过12.47亿元,公司根据订单安排生产,导致公司在产品、产成品和发出商品累计较2021年末增加9,553.55万元。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产成品和在产品主要为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类,账面价值分别为4,729.92万元、9,485.62万元,占产成品、在产品账面价值的比例分别为53.97%、82.18%,其中已存在订单对应或存在明确用途的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类库存商品和在产品比例为94.35%,无订单对应的库存商品和在产品主要为生产备货,不存在存货积压情形。

②存货跌价准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司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计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报告期内公司已依据谨慎性原则足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存货质量实际状况相符。

(8)其他流动资产

单位:万元

注:公司持有的区块链应收款理财产品系低风险、短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1,562.72万元、10,472.22万元、3,702.67万元和4,069.78万元,主要由待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区块链应收款理财产品构成。2020年末区块链应收款理财产品账面价值为7,072.31万元,该类理财产品是指以企业真实、合法的贸易背景为基础,采用区块链技术对基于贸易合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收款人、付款人、金额、付款日期、附带利息等信息进行记载确认,支持债权转让的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公司所购买的区块链应收款理财产品的期限均在一年以内,该类理财产品到期后,承兑人承诺无条件支付给持有人应收款金额及附带利息;同时,浙商银行为其提供保兑,保兑责任不会因为应收款的转让、质押、拆分等行为或应收款签发时所对应贸易背景的变化而免除或变更,不存在重大信用风险。

3、非流动资产分析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19年末的27,757.97万元增加至2022年3月末101,815.39万元,增幅为266.80%。非流动资产增长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公司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与耗材产品逐步受到客户认可,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满足销售端需求,公司加快金刚线生产线产能建设速度,已完工及在建生产线数量相应增加,导致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金额增加,金刚线生产线设备预付款增加,导致其他非流动资产相应增加。此外,随着公司首发募投项目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于2020年启动建设、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于2021年启动建设,公司相应购置土地及归集工程建设支出,导致无形资产及在建工程相应增加。

(1)固定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主要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及其他设备。报告期内,增加的固定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其账面价值在报告期各期末分别为15,691.40万元、16,159.86万元、29,792.36万元和40,959.56万元,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比例分别为82.42%、70.85%、80.54%和75.72%。机器设备账面价值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新增金刚线生产线及新增硅片切割业务相关机器设备所致。在巩固和扩展原有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和耗材业务基础上,公司向切割应用场景进一步延伸,于2021年3月在乐山投资建设“光伏大硅片研发中心及智能制造示范基地项目”,启动了公司在光伏大硅片切割加工方面的产业化布局,以加速促进公司高硬脆材料系统切割解决方案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公司研发新品的先进示范作用,助推光伏行业大硅片切割技术迭代升级。为开展上述硅片切割业务,公司子公司乐山高测陆续购置并安装切片机、分选机等设备,导致2021年12月末公司固定资产中与乐山高测上述项目相关的机器设备金额较2020年末增加12,384.33万元。

截至2022年3月末,公司主要固定资产为正常经营使用的机器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各类固定资产维护和运行情况良好,报告期内不存在减值情形。

(2)在建工程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分别为3,037.27万元、4,353.35万元、16,870.82万元和15,001.09万元。公司在建工程增加主要原因系公司陆续建设金刚线产能以及持续建设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所致。

2020年末及以前,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持续扩产建设金刚线生产线,包括在建生产线和相关工程,以及为建设生产线购买的生产线所需材料及备料。2019年末和2020年末,公司分别拥有20条和18条金刚线生产线在建,导致期末存在一定规模的在建工程余额。

2021年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为16,870.82万元,公司2021年末在建工程余额主要包括:(1)公司首发募投项目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持续稳步推进,该项目2021年末在建工程余额为5,702.10万元;(2)公司金刚线产业化项目持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由单机6线提升为单机12线,相应导致金刚线在建工程余额达到3,126.57万元;(3)公司硅片切割及加工业务相关产线在建工程余额为5,350.39万元。

2022年3月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为15,001.09万元,公司2022年3月末在建工程余额主要包括:(1)公司首发募投项目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持续稳步推进,该项目2022年3月末在建工程余额为1,258.24万元;(2)公司硅片切割及加工业务相关产线在建工程余额为6,126.26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对在建工程期末价值逐项进行检查,不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故未计提减值准备。

(3)无形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51.67万元、4,082.80万元、4,245.50万元和4,224.98万元,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和软件使用权。2020年末,公司无形资产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支付首发募投项目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土地出让金导致新增无形资产3,532.37万元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无通过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各期末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的情况。

(4)使用权资产

2022年3月末,公司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16,154.24万元,使用权资产为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报告期内,公司使用权资产期末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不存在减值的情况。

(5)长期待摊费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待摊费用余额分别为444.59万元、2,436.01万元、3,669.73万元和3,744.38万元,长期待摊费用主要为公司办公楼及厂房装修费。

(6)递延所得税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分别为1,337.43万元、2,089.05万元、2,961.69万元和4,099.65万元。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7)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构成如下表所示:

(下转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