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上证圆桌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7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银行业做好“雪中送炭”工作
精准配置金融资源

2022-07-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荣森
  金煜
  徐力

主持:颜剑

圆桌嘉宾:

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张荣森

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金煜

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力

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近期,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当前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上升,银行业如何激活和满足实体经济需求?如何托举稳住经济大盘、对一些受影响的行业和企业进行纾困?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邀请了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荣森,上海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金煜,上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就上述话题进行探讨。他们认为,银行业要立足大局、担起责任,做好“雪中送炭”工作,这既是对广大企业的支持,也是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作为。

靠前发力 激活实体经济需求

上海证券报:如何理解银行业在本轮经济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张荣森:金融要靠前发力。在经济恢复过程中,银行业始终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稳定市场预期、稳定经济大盘,发挥压舱石作用。

一是加大投入、稳定信心,夯实实体经济复苏基础。银行业要提高站位、及时跟进,将各项稳经济政策落实落细,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和助企纾困力度。

二是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银行业积极响应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优化定价策略,推动新投放贷款利率合理下降,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疏通产业链供应链痛点、堵点。面对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情况,银行业应加大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力度,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保障,有效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

金煜:银行与实体经济相生相依,在本轮经济恢复过程中,银行业至少要当好“三个角色”:

一是营商环境的共创者。营商环境是助推企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驱动因素。金融服务、金融生态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微企业等面临一定挑战,银行业要立足大局、担起责任,做好“雪中送炭”工作,这既是对广大企业的支持,也是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作为。

二是政策效应的传导者。今年以来,为助力经济恢复,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有力的支持政策。将政策精准传导至市场主体,需要银行发挥自身资源配置的优势和政策落地的杠杆效应,将更多金融资源及时、精准地配置到相关领域,提高有效服务力度,助力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三是美好生活的服务者。要主动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既善于满足需求,以创新产品服务响应市民在医疗、养老、教育、消费等领域的关切;也要善于挖掘需求,以场景化服务、多渠道的触达,创造更多服务价值。

上海证券报:激活实体经济需求,银行业需要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张荣森:激活实体经济需求,需要金融管理部门、银行等打出有效“组合拳”。

一是持续构建长效机制精准滴灌。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发挥价格机制的核心作用,引导融资成本下行,将实体经济潜在的信贷需求释放出来;另一方面,希望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通过精准金融滴灌激发信贷需求。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需要保持畅通。要持续畅通供应链,就要“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发展供应链金融,保持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在合理水平,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激活市场需求。

三是进一步激发经济新动能。在传统经济需求下行的背景下,银行业要进一步支持高技术制造业、人工智能、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产业链、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满足这些领域的多元化融资需求,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业要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倾斜资源,加大对重点投资领域的支持力度,保障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多措并举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使基建投资成为稳经济增长的主力。

金煜:一是坚持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当下激活需求、经济恢复的基础。

二是加强政策发力起效。上半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举措,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考虑到政策落地发挥效果还需要过程,预计下半年这些举措将加快发力起效。在这一过程中,银行是最直接感受政策、最有效对接政策的行业之一,需要将政策力度、源头活水更高效传导至市场主体。

三是发挥金融主体协同合力。金融机构尤其是国有金融机构应主动作为,既要从个体出发,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创新突破,通过适当提高风险容忍、主动加大减费让利等,实现服务赋能,又要加强协同联动,搭建共同服务实体经济的合作平台,通过优势互补、开放合作,高效配置社会资源,更大力度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徐力:以金融活水滋养实体经济是银行本职所在。上海农商银行将从四个方面入手,通过“扩量提效”激活实体经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信贷投放要稳。积极响应政策要求,保持稳健的信贷投放水平,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二是触达渠道要畅。上海农商银行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远程服务,让金融服务和客户维护保持畅通;加大各类线上化产品的开发力度,让信贷资金的触达更轻便、有效。

三是产品适用度要高。上海农商银行深入不同行业,根据行业特性与金融需求特点来匹配更具适应性的信贷产品,提升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信贷意愿。例如,大力开展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贷款业务;针对符合留抵退税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企业制定“退税贷”专项信贷方案等。

四是信贷成本要控。信贷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激发企业资金需求的内生力。上海农商银行积极使用央行再贷款资金和各项政策工具,以普惠小微、三农、科技等信贷业务为重点,推动货币政策精准滴灌有效落地,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稳经济 贡献金融力量

上海证券报:贯彻“经济要稳住”的要求,银行机构出台了哪些特色创新举措?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效?

张荣森:浙商银行出台了稳经济35条助企纾困政策,以最大决心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实现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主要举措和成效如下:

一是减息让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聚焦稳经济大盘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按照“全面顶格、能出尽出、精准高效”要求,确保纾困保稳政策直达市场主体。例如,加大重点行业减息让利力度,对符合区域、行业要求的客户,减息让利幅度最高可达100个基点;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出台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覆盖、还本付息应延尽延、小微贷款投放激励等一揽子纾困政策。

二是加大供给,金融资源投向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主要包括:推动浙江省山区26县金融顾问服务;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综合施策重点支持交通物流畅通;用好用足再贷款工具,助力科创企业发展;推动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信贷投放。

例如,为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浙商银行聚焦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和浙江省内重点发展产业链,提供产业链授信总额,打造应收账款全生命周期服务。上半年,浙商银行运用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融资余额528亿元,较年初增长265亿元。

金煜:从保障服务连续性、可获得性着手,上海银行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依托政策支持,体现力度和广度。上海银行先是发布普惠金融纾困行动方案18条,5月中旬又发布支持防疫抗疫和复工复产服务方案30条,设立1000亿元专项投融资额度,推出延期支付利息、减费让利等措施,目前已投放逾480亿元;积极参与无缝续贷试点,将范围扩大至中型企业,适度放宽普惠企业无还本续贷标准,为更多市场主体“输血”助力。

二是应用金融科技,体现速度和准度。近年来,上海银行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实现金融服务不间断奠定基础。例如,推出“小微金融云超市”,为企业提供高效线上金融服务,已提供表内外融资支持153亿元;与上海市担保中心合作推出“担保基金线上快贷”,将企业获得贷款资金的时间缩短到30分钟以内。

三是结合自身特色,体现温度和厚度。作为上海最大的养老金代发银行,上海银行按照“应复尽复”原则,加快网点恢复营业,6月6日除个别网点外实现“应开尽开”;在客流高峰期间,每日抽调总分支行近千名员工支援一线,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160万老年客户养老金按时发放。

徐力:秉持“金融向实、金融向善”理念,上海农商银行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稳住经济大盘的工作。

一是彰显国企担当,全力助企纾困。出台20条普惠金融举措,设立了200亿元纾困贷款、100亿元市区两级保供专项融资、100亿元优惠专项消费信贷额度。

二是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进复工复产。出台金融支持实施方案18条,聚焦复工复产白名单、减费让利、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设置100亿元专项额度用于支持文旅行业恢复重振;通过50多场线上共建共联、云拜访近6000名客户,排摸企业难点痛点和需求。

三是筑牢“战疫”堡垒,保障服务不断。早在3月初,上海农商银行就成立业务连续性应急小组,组建“火种部队”驻守行内;同时开启“双循环”应急运营模式,确保全行高质量金融服务不断档。

四是关切社会民生,履行社会责任。面对市民集中办理金融业务的需求,上海农商银行坚持“应开尽开”“能延尽延”“能投尽投”原则,在上海15个区近230家网点采取延时服务,超95%的网点周末对外营业。推出“心家园”服务,打通社区物资保障通道,为本地农产品销售通路。在基本完成年度校招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扩招20%,缓解就业压力。

前瞻思考 穿越周期“看得远”

上海证券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石。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好履行社会责任与机构可持续发展、短期风险与中长期发展的平衡?

张荣森:能穿越周期实现稳健经营、高质量发展的,是优秀的金融机构。这类机构可以做到坚定不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又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短期风险与中长期发展的平衡。即,经济上行时,银行经营很好,但不追求最好,有余力为冬天储存粮食、为社会伸出援手;在经济下行时,经营状况仍能保持较好水平。

浙商银行正在奋力打造“一流的经营体系”,推进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浙商银行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实现收入结构、客户结构的调整,调整全行的资产、负债、利差和收入结构,搭建“经济周期弱敏感”的信贷资产结构,确保将短期风险和长期风险统筹纳入浙商银行的治理中。

金煜:一是有穿越经济周期的眼界“看得远”。银行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也是社会组成的重要一环,应以坚定的战略把握服务实体经济的主线,紧跟产业升级重点,以坚决的行动涵养内生动能,以变求进、以变创新,方能稳健发展。

二是要坚守高质量发展“谋得实”。要顺应经济转型升级大势,大力拓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养老金融等具有较强社会外部性的业务,在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要顺应客户需求变化,转变服务模式,融入客户经营的生态链、价值链,在提高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以更多元的维度认识客户、认识行业、认识风险。

三是重构认知转变模式“想得全”。要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向数字化演进,以全流程思维审视风险管理,通过更好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全生命周期视野服务客户,体现专业、高效;以全局视野统筹内外部资源,在开放融合中增强发展合力。

徐力:面对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上海农商银行必须积极关注、应对变化,前瞻思考,有应对性地实施稳增长、防风险战略,保持资产质量的相对稳定,实现持续、高效的发展。

在经营理念上,始终坚守普惠定位不动摇,重点关注部分行业和客户可能出现的贷款逾期情况。在实践中,一方面全面做好风险后评价,不盲目抽贷、断贷;另一方面对具备潜力、有抗风险能力的客户,不惧贷、不惜贷,通过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为其提供信贷扶持,助力企业成长,实现与企业的共赢。

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做好风险防控的精细化管理,准确把握政策趋势,提前部署风险应对措施,通过分阶段的动态复盘,加强过程管理,将风险识别、防控、管理贯穿始终,持续加强对资产质量的管控;同时要积极开展结构调整,从战略高度防范化解风险,发展普惠金融、绿色信贷,关注高端制造、传统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 加大服务实体力度

上海证券报:下一步,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住经济大盘方面,将在哪些方面重点持续发力?

张荣森:浙商银行将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资源投入,聚焦制造业、普惠小微企业、科创金融等重点领域,根据政策要求和形势变化,不断深化、细化、量化措施方案,确保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有效服务实体客户。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智造融通等重大工程,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持续耕耘科创金融领域,发挥科创再贷款工具价格优势,推进“专精特新跨境直贷”业务,支持科创企业提速发展。推进科创专项产品试点,提升项目获批率,批量服务成长期科创企业。

二是发力供应链金融,着力支持小微客户。持续钻研供应链金融业务,基于与核心企业的合作,纾困帮扶小微企业客户;优化产品体系建设,打造综合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系统流程再造,全面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持续深耕浙江,助力共同富裕。主动承担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使命,进一步加强浙商银行与省属企业在深化数字化改革、服务供应链小微企业融资、助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四是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客户、重点项目”,持续加大能源金融业务拓展力度。围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明确支持重点和准入要求;强化对光伏等重点能源集团客户的总对总战略合作;建立重点项目储备库,加大对光伏、风电及其产业链的支持力度。

金煜:上海银行坚守“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基本定位,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服务力度,全力以赴助力经济恢复重振,为上海塑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

一是立足服务地方。将始终紧扣国家和上海各项重点工作部署和各类政策落地,持续落实前期推出的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各类金融需求;聚焦上海产业经济布局,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更大力度支持制造业、科创、绿色、供应链等重点领域发展,不断增量扩面。

二是立足服务中小。坚持“应贷尽贷、应放尽放、应投尽投”原则,完善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加大对部分行业的信贷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续贷与延期还本付息,全力满足合理信贷需求;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小微快贷标准化服务平台,形成手机银行、App、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客户触达,提供更加便捷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能减尽减、能让尽让”原则,实施较以往更加优惠的贷款利息和延期还本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立足服务市民。聚焦市民美好生活需求,充分利用长期贴近社区、贴近市民服务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聚焦智慧城市、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养老财富等领域,提供综合服务;聚焦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探索“上海银行模式”,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徐力:上海农商银行要在“服务三农”“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深化构建镇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推进构建镇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打造专业化、综合化的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建立全覆盖、立体化的镇村对接服务网格;推广诚信镇、诚信村,以数字系统建设赋能当地社会治理,与政府共建镇村信用体系。

二是积极支持旧改民生保障,关注保障租赁住房。积极支持旧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重点经济民生保障工程,做好金融服务上海地区保障性住房项目:积极参与上海市、区两级城市更新及旧区改造项目;确保保障性住房贷款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重点关注科技型企业需求,打造创投型信贷机制。推进以“鑫动能”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做大、做实战略新兴产业信贷规模。

四是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上海农商银行已制定“贸金复苏计划”,了解外贸进出口白名单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的金融需求,逐户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支持企业平稳过渡及复工复产。

五是持续推进绿色战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上海农商银行目前正在试点探索全国首家“碳中和”银行,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产品服务”的“三全”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未来将全面推进绿色信贷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