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资管大时代的到来?
□宝晓辉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将面对更庞大的市场布局、更统一的监管格局和更多元的市场风险。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等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边界将被打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管行业格局,推动整体资产管理行业步入竞争、创新、混合经营的时代,即“资管大时代”
□资管大时代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两方面要求:一是资本市场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助力实体经济“固链”“稳链”“强链”;二是市场主体要增强应对新增风险的能力,增强长期投资信心
□资管机构在资管大时代,更应当强化金融服务理念,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要寻找核心竞争力,谋求差异化发展,引导投资者从短期投机行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最终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
随着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以及海内外资管市场的不断交融,中国资管市场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并有望发展成为一个规模更为巨大的市场:客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和市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亟待满足;社会各界对资管行业良性发展的诉求,驱动资管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和细致,并且朝着更规范、更统一的监管建设方向发展。
笔者将资管市场正在面临的这种变化称为“资管大时代”。资管大时代的来临不可逆转。2022年以来,我们既看到了大资管行业监管标准逐步统一、行业藩篱进一步拆除,也看到了银行理财净值化成效显著,信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超百万亿级的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整体呈现明显增长态势。面对正在发生的历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资管大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一艘安全、坚固的大船,来抵御前所未有的风浪,开拓前所未有的航程。
资管大时代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资本市场将面对更庞大的市场布局、更统一的监管格局和更多元的市场风险。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信托等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边界将被打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资管行业格局,推动整体资产管理行业步入竞争、创新、混合经营的时代,即“资管大时代”。
步入资管大时代,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资管大时代的到来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向选择的结果,有利于打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高速增长。到2021年末,中国已经拥有了超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并且发展潜力巨大。当前,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朋友圈”的不断扩大,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复苏态势,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有力支撑,中国资本市场对全球企业、全球资源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多家国际资管机构加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的试点,表现出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看好的态度。
在政策层面上,中国相继推出了更多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包括优化拓展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拓宽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标的范围,拓展优化沪伦通机制;丰富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产品供给,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国际化品种;加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深化与境外监管部门合作,加强与国际投资者沟通等,为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良好、可预期的国际环境。
这一局面势必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吸引国际优质资产更便捷、更顺利地“走进来”,形成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全球化发展。
步入资管大时代,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资管大时代的到来,是破除制度壁垒,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然路径,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统一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今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选择运行安全规范、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这意味着在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上,将着力推进区域股权市场建设,动产融资改革,建设规范统一、体系统一、监管统一、广覆盖、多层次、高标准的资本市场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推动资本市场服务下沉,真正实现以资促投、以资促产、以资促创。
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整合或将进一步提速。从地域上看,随着区域性资本市场投融资服务增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精准性将得到提升。从制度上看,统一的市场意味着制度、规则、监管的统一。近年来,从注册制改革试点到资管新规的出台,中国资管市场正走向统一功能、统一监管的新时期,资管市场的内部整合有利于加强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和资金的流动性,提升资本市场的服务效能,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
步入资管大时代,有利于抵御资本市场潜在风险
资本市场唯一的确定性就是市场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既是推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市场,也是抵御市场冲击的重要阀口,如果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的基本面不相匹配,就会扭曲资金分配,导致社会资金脱实向虚,不仅损害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也会损害投资人的切身利益。
当前,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受国际化风险、系统风险、市场主体行为风险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资本市场的波动幅度有所增大。同时,随着金融市场产品增多,资管产品的风险识别和监管难度随之提升,资本市场潜在风险有所累积。建设一个完善、统一、具有国际视野的大资管市场,对于抵御各种内外部潜在风险极为重要。
资管大时代的要求
在资管大时代,有效防范市场风险,切实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推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以下两个方面,或可成为重点发力的方向。
资本市场要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实体经济“固链”“稳链”“强链”
资管大时代背景下,资本市场要比以往更深刻地意识到,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命脉。随着国际经济循环格局的深度调整和产业格局深刻变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步入重大调整期,安全性和稳定性遭到极大挑战。因此,“固链”“稳链”“强链”成为重中之重,资本市场应当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同时具有相对充裕的国民储蓄资源。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西方国家加速推动制造业回流,提出所谓的产业链 “去中国化”,对中国产业链的核心领域实施各种封锁,对产业链安全性带来了直接挑战。
因此,资管大时代下的市场格局,并不仅是做大规模,而是要在“大”的前提下组合成为有机整体。资本市场要主动成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载体,通过技术孵化、信息整合、集群打造、联合攻关等创新举措,引导资源配置、疏通发展堵点、创新产业布局,提升“固链”“稳链”“强链”的策源力,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的竞争力水平,以抵御内外部冲击。
市场主体要增强应对新增风险的能力,增强长期投资信心
资本,既是经济增长要素,也是串联经济要素的纽带。资本的流动受到“市场+政府”的双重推动。而在市场因素中,资管产品作为老百姓参与投资理财、增加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方式,群体意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中国资本市场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已突破1.9亿,持股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比达97%。个人投资者在掌握资金的同时,也存在个体行为非理性、投资知识匮乏、信息不对称性、投资渠道单一,以及在市场不确定时期对投资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
资管大时代,投资者在增加投融资产品需求的同时,也面对更加多元、复杂、潜在的风险。因而,大资管时代呼唤大监管体系,要通过制度约束、行业监督、信息公开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尤其是个人投资者,有机会通过投资相对低风险、稳收益的产品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助推资本市场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监管体系,优化资管生态图谱,稳定市场主体,引导市场投资者由“心跳”投资转变为“长寿”投资。
资管大时代,资管机构应该怎么做?
资管机构有责任影响和教育投资者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增强长期投资信心。在资管大时代,资管机构更应当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意识,提升资管产品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真正让取得长期稳定收益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引导投资者从短期投机行为转向长期价值投资,逐步成长为长期投资者,最终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
强化金融服务理念,助力后疫情时代的实体经济发展
资管机构急需建立有效的组织方式与资产配置环境,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出发,根据各行业特点提供合适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展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和产品组合,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增强产业链企业的融资能力、科技应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助力后疫情时代的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并以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刺激资管行业进一步向好向优。
为此,资管机构要做到为实体经济“固链”“稳链”“强链”。
固链即推动基础产业链优化升级,抓细抓实保畅通。一方面,要依托金融对资源调配的先天优势,以企业资金池为核心搭建供应链生态,打造线上供应链服务平台,融订单融资、线上控货、开立保函为一体,通过“资金链”激活“产业链”,系统解决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和结算难题,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可靠。同时,产业链运转畅通有利于加速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在短期内为更多的实体企业纾困。另一方面,要统筹运用资管平台和投资平台,整合国内不良资产行业产业链资源,打造不良资产管理生态圈,积极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精准度与适配性,引导不良资产有序退出市场,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延伸。
稳链即推动新产业新业态转型升级,精准施策惠企业。小微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本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小微企业的经营模式、组织模式、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快速转变,远程会诊、在线教育、网络购物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为满足新型小微企业个性化需求,资管机构要逐渐摆脱传统的资金融通角色,主动成为小微企业的金融和咨询服务供给商,坚持“一链一施策”,结合小微企业的资产、资信和融资特点,优化融资渠道,盘活资金,创新保兑业务模式,加快线上产品创新,降低小微企业存货资金占用压力,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强链即推动关键核心领域创新升级,持续激发新动能。由于经济增长方式已发生转变,企业依靠资本扩张带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受到制约,需要更加聚焦主业实现内生增长。资管机构要融资本的市场化引导与政策引导于一体,通过“投、融、保、研”联动,围绕产业链长、需求量大、持续性强的新能源、轨道交通、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链主”的头雁作用,促进上市公司、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入链、融链,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寻找核心竞争力,谋求差异化发展
资管机构是引导社会富余资金流动的有生力量。资管机构除了要深化传统资产管理业务能力,更要练就“十八般武艺”,顺势而为,瞄准投资机会,优化投资策略,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在不稳定中建设稳定性。
一方面,资管机构要主动顺应大资管时代发展趋势,融合经济运行周期和行业发展前景,深化对大盘指数底层运行逻辑的认知,找准自身定位,在经济下行期布局抗风险,在经济上行期布局谋增值。当前,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资管机构更应当加强投资风险管理,平衡好产品创新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丰富稳收益型理财产品。以笔者的实操经验来看,当前以固收为基底,以优质权益类资产为超额收益来源的“固收+”投资模式,对于投资收益的长期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维护,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另一方面,资管大时代意味着资管机构必然走向专业化、细分化。资管机构应该在掌握投融资基础业务能力的同时,主动进行模式创新,谋求差异化发展,塑造自身核心竞争力,成就“一专多能”。
在资管大时代,纵向层面和其他机构竞争、横向方面和其他机构合作的“竞合”模式,将成为未来各家资管机构大兵团作战的常态。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资管机构都必须主动识别新金融业态和商业模式,积极开拓优质资产,提升行业研究能力,强化投资策略和人才队伍建设,在巩固“固收+”优势的基础上,与股票策略、量化对冲策略、套利策略、场外期权策略、FOF策略、衍生品策略等交互共鸣,成就“一专多能”,实现固收类、权益类、另类资产的均衡配置,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真正让“取得长期稳定收益”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原动力。
(作者系上海畅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投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