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8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三周年 创新驱动 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2022-08-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岳洋合 制图

◎周亮 记者 朱文彬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拉开了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大幕。

3年来,深圳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上不断发力——

《意见》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11项已经完成,海洋大学筹建等45项取得重大进展,五方面47条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3年来,深圳在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上稳步前行——

GDP从2018年的2.42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超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GDP增速达3%。商事主体数量从2018年的310.54万户增长至2021年的380.4万户。截至今年7月底,深圳的商事主体达383.5万户,市场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保持全国领先。

3年来,深圳在打造创新创业创意之都上活力四射——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44万家增长至2021年的2.10万家。今年5月发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报告(2021)》显示,深圳“双创”综合指数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37.13%。

高质量发展高地蓬勃发展

摄像头扫视一下,机械手臂随即将一堆杂乱排放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物料归类摆放整齐。

在2022 ITES深圳国际工业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上,大族机器人带来了一款协作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许多复杂生产工作需要人机协作来共同完成。凭借安全、易用、好安装、成本低等优势,协作机器人有望在更多生产领域实现应用。”大族机器人市场经理郑潘红一边忙,一边进行介绍。

展会上,深圳公司创世纪发布了2022年度新品。“目前,公司钻铣加工中心已迭代到7代产品,全球累计销量超8万台,产品部分性能超越国际一线品牌,大幅降低了手机及3C行业制造企业的成本。”创世纪集团副总裁罗育银介绍道,自2019年起,创世纪通用机床出货量连年翻番;2021年,立式加工中心全年销量首破1万台。

从早期的来料加工,到后来的自主制造,再到现在的高端智造,深圳制造业基础不断夯实,优势不断巩固。作为支撑深圳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圳对接世界制造业的重要窗口。

2021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连续3年居大中城市首位,新增19个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排名全国第一。

《意见》提出,深圳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是深圳加速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今年5月,深圳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加速复苏的“头等功臣”是高科技制造业,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4.3%。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91.1%。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智能手机、民用无人机产业同比分别增长174%、164%、67%、28.8%。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64.13万辆,同比增长314.9%,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日前,乘联会公布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比亚迪7月销量达158957辆,同比增长172.6%,成为全国销量冠军。

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项目组成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顾乃华说,深圳遵循系统思维,以产业高端化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合作为牵引,不断优化产业链布局、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完善资源要素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提升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活力四射

“想要引领世界潮流,须付出长时间的努力,创业要做好长期准备。”今年7月,奥比中光登陆科创板,公司董事长黄源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怀着“为智能终端装上一双看懂世界的眼睛”的创业理念,曾求学海外的黄源浩回国后,于2013年初选择在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创立奥比中光,在3D视觉与人工智能方向进行产业化创新探索。

深圳卓越的创新创业环境,让奥比中光很快就脱颖而出。创业第一年,奥比中光就完成了第一代产品样机。2015年,奥比中光完成自主设计的3D传感器量产销售,成为继苹果、微软、英特尔后,全球第4家可以量产消费级3D传感器的公司。

“深圳就像一位奋斗不息的创业者,敢想、敢闯、敢拼。”黄源浩说。

《意见》提出,到2035年,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从“敢闯”到“善创”,深圳创新创业的土壤更加肥沃,努力打造全球创新版图的领先极。

2021年,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破5”,达5.46%;专利授权量27.92万件,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74万件,连续18年领跑全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12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倍……

科技部于今年初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1》显示,深圳创新能力指数85.17,位居全国第一。

今年5月发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研究报告(2021)》显示,深圳“双创”综合指数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深圳已有基础研究机构12家、诺贝尔奖实验室11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累计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级各类创新载体超3100家。“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这条“深圳经验”加速在全国推广实践。

近一段时间以来,深圳陆续出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政策,并计划到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6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2万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左右。

金融服务实体能力不断增强

《意见》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首批18家企业挂牌上市,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迈出坚实一步。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发行定价、信息披露、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环节进一步优化,吸引了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上市,并为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提供了有效经验。”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

近两年来,创业板明确服务“三创四新”定位,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超300家,首发募资约3000亿元。

深圳也受益于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推进。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有境内上市公司285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数量已达379家,沪深两市公司总市值8.03万亿元,居大中城市第二位。

当前,深圳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今年预计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30家以上,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家。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表示,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深圳中小企业可以向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不断提升竞争力。

《意见》提出,深圳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深圳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离不开金融的助力。“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上,深圳的27家银行推出信贷产品,为1.45万户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为6.19万户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贷款余额超1700亿元。”深圳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以来,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加大金融供给,助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升至3067.21亿元,占GDP比重为12.7%;2021年,深圳的金融业增加值已达4738.81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15.4%;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13.5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高于全国和广东省平均水平,占同期GDP比重达16.1%。

深圳金融“反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