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截至6月末合计额度超7.2万亿元,合计余额约5.4万亿元
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截至6月末合计额度超7.2万亿元,合计余额约5.4万亿元
◎记者 张琼斯
人民银行8月19日发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介绍,详解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共有包括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在内的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合计额度超7.2万亿元,合计余额约为5.4万亿元。
人民银行称,近年来,人民银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已逐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或资金激励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目前,我国共有10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抵押补充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建立了“金融机构独立放贷、台账管理,人民银行事后报销、总量限额,相关部门明确用途、随机抽查”的机制。其中,为避免金融机构违规套取再贷款资金,行业主管部门会联合金融部门事后随机抽查,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事后跟进,如果发现金融机构贷款台账超出支持范围,将采取递补台账差额、收回再贷款等措施。
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介绍,目前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从三个维度划分:一是长期性工具和阶段性工具;二是总行管理的工具和分支行管理的工具;三是提供再贷款资金的工具和提供激励资金的工具。
据了解,长期性工具主要服务于普惠金融长效机制建设,包括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阶段性工具有明确的实施期限或退出安排,除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之外的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均为阶段性工具。
人民银行总行管理的主要是阶段性工具,特点是面向全国性金融机构、“快进快出”,确保政策高效落地、及时退出。阶段性工具中除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之外均为总行管理的工具。分支行管理的主要是长期性工具,如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也有阶段性工具,如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特点是面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确保政策贴近基层和普惠性。
根据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发力,将成为今年下半年信贷的重要支撑。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要求下,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需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充分发挥正向激励和精准滴灌作用,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有进有退”,避免在某些领域“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