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8月23日

查看其他日期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述评

2022-08-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2012—2022,十年非凡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两个大局”,洞察时代大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航道攻坚克难、破浪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全面开启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GDP从6300美元升至超1.2万美元,形成超4亿人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华民族母亲河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截至2021年底,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2.8%,较2015年上升25.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较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这些显著变化,生动诠释新发展理念的蓬勃生机。

10年来,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升至第12位;“嫦娥”奔月、神舟巡宇、北斗组网、高铁自主技术体系初步建立、5G基站占全球总数超60%……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祁连山经历“史上最严”整改,由“黑”变“绿”;内蒙古能耗指标结束连续增长态势,由“红”转“绿”;中国植树造林约占全球人工造林四分之一……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