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增持回购计划潮涌 谁斥“真金”?谁打“白条”?
|
◎记者 邱德坤
新一轮增持、回购计划奔涌而来。6月1日至9月8日,55家A股公司发布增持计划、69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计划。其中,凯盛科技、北摩高科等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后,增持方随即掏出“真金白银”实施完毕。
不过,部分公司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被监管质疑是否变相利益输送。同时,部分增持方打出了“白条”,在增持计划即将到期之际仍不见动静。
“真金白银”立马执行
A股公司发布增持或回购计划后,相关方的诚意体现在拿出“真金白银”立马执行。
在回购方面,科大讯飞7月3日通过董事会议案,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5亿元至1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8月31日,公司累计出资约6.9亿元回购股份约1655.75万股。
在增持方面,6月1日,凯盛科技控股股东凯盛集团,增持183.78万股公司股份。凯盛集团计划,在此次增持后的6个月内继续增持,累计增持金额2800万元至5000万元(含本次增持金额)。不过,该计划在6月15日便已实施完毕,凯盛集团出资4966.2万元增持公司股份约473.59万股。
回顾来看,凯盛集团增持凯盛科技的股份,一直以行动快速著称。凯盛集团计划自3月16日起的6个月内,出资1亿元至1.5亿元增持凯盛科技的部分股份。到了4月28日,凯盛集团出资1.5亿元完成了该计划。
北摩高科增持速度更快。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实控人王淑敏计划自8月26日起(含)6个月内,出资不低于3000万元增持公司股份。到了9月1日,王淑敏仅用7天就完成了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金额3748.8万元。
总结来看,上述相关方均提及,实施回购或增持,是认可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财税审计专家刘志耕认为:“实施回购或增持,不仅体现相关方对上市公司业绩、资金和估值的信心,而且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向市场传递上市公司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的积极信号。”
因“缺钱”未动手?
6月1日至9月7日,8家A股公司在此前发布增持计划后,迟迟未见增持方动手,或增持未达预期。众多增持方提及未完成计划,大都提及“缺钱”或筹钱困难。
*ST紫晶6月6日公告称,公司根据《股价稳定预案》,采取由现任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及不在公司领取薪酬的董事)、高管增持的措施稳定股价,增持金额合计83.48万元至208.71万元。
9月2日是增持计划实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ST紫晶董事长郑穆、董事罗铁威受债务影响,未能筹集到增持所需资金,在计划实施期间未增持。据*ST紫晶介绍,郑穆、罗铁威后续将积极筹集资金,在下一个稳定股价措施的期限内履行增持义务。
金力泰公告称,公司董事兼总裁袁翔(现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等两人,计划出资1.5亿元至3亿元,自2021年6月15日起的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不过,金力泰的上述增持计划两次延期,最新一次延至今年9月30日。截至今年8月30日,上述增持主体尚未实施增持计划。回顾来看,第一次延期是以疫情影响为由,难以筹措资金;第二次延期是以所需资金量较大为由,资金筹措仍在进行中。
刘志耕认为,如果上市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后,增持方没有实际行动,事到临头又找各种理由搪塞,说明增持计划不周全或不切实际,甚至有不诚实甚至忽悠投资者的嫌疑。
监管质疑部分计划
部分A股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后,还遭遇监管质疑。欢瑞世纪公告称,自8月29日起的6个月内,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赵枳程及其控制的睿嘉东阳,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不低于1亿元增持公司股份。
诡异的是,自8月29日至9月2日的5个交易日,欢瑞世纪罕见收获“五个涨停”。而欢瑞世纪在7月28日披露,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31%,但是公司股价在彼时处于下跌态势。
9月2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欢瑞世纪核查此次增持方增持的具体原因,计划是否具备可实现性;是否存在违反公平披露原则的事项;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公司前20名股东、董监高、实控人等,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在实施回购用于员工持股方面,鼎捷软件被监管质疑利益输送。公司此前拟使用自有资金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截至8月31日,公司出资约6994.2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回购420万股股份。
9月1日,鼎捷软件公布了一份“大方”的员工持股计划,拟将价值近7000万元的股权,以0元/股的价格授予41名参与对象,包括董事长在内的5名董监高,认购比例超过四成。
公司层面的考核指标是,以鼎捷软件2021年营收为基数,2022年至2026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0%、20%、30%、40%、50%。而在2021年鼎捷软件营收增长19.52%,较2016年增长56.84%。一名券商人士认为,按照鼎捷软件此前的业绩表现,5年实现50%的营收增速不难。
深交所随即下发关注函,要求鼎捷软件结合此次参与对象的任职情况、岗位职责、具体贡献等,补充说明参与对象选取的方法及合理性,员工持股计划是否变相利益输送,是否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