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 特刊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11月22日

查看其他日期

深交所:汇聚创新资本 激发成长动力

2022-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集体签署证券上市协议和证券登记协议。
  记者 史丽 摄
  深交所大楼
  上交所新大楼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多层次市场建设、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推进,特别是2004年中小板设立、2009年创业板开板,深市上市公司数量迎来跨越式发展——

2010年5月,深市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7年后,深市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如今,深市上市公司已达2721家,总市值超过33万亿元。

规模扩容推动深市从量变走向质变:市场结构逐步改善,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四成,涌现出一批诸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比亚迪等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 时娜

2721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七成,2020年以来,股票累计融资金额、成交金额均位居全球前三——这是深交所在A股跨越5000家关口交出的成绩单。

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的改革信念指引下,深交所从“老五股”起步,奋力推进市场建设,快速崛起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高成长新兴市场之一。

截至2022年11月22日,深市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721家,市值从当初的61亿元增长至如今超过33万亿元。“主板+创业板”双轮驱动下,深市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主体的基本盘,成为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当前,深交所以汇聚创新资本、激发成长动力为使命,正在奋力建设以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为特色的世界一流交易所。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深交所正在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各项准备,巩固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果,持续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和企业获得感。

高创新、高成长特征明显

A股深市“方阵”活力奔涌

1990年12月1日,深圳国际信托大厦里钟声响起,宣告了深交所的诞生,拉开了改革开放后股票集中交易的序幕。

当时,深圳证券市场只有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以及深原野“老五股”,但它们开启了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之路。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多层次市场建设、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推进,特别是2004年中小板设立、2009年创业板开板,深市上市公司数量迎来跨越式发展——

2010年5月,深市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7年后,深市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再过了5年多的时间,如今深市上市公司已达2721家,总市值超过33万亿元。

规模扩容推动深市从量变走向质变:市场结构逐步改善,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四成,涌现出一批诸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比亚迪等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伴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及主板和中小板合并两项重大改革落地,深市形成了“主板+创业板”双轮驱动的市场格局,由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而成的深市新主板拥有上市公司1500家,而刚刚过了13周岁生日的创业板则拥有1221家上市公司。深市主板定位于蓝筹市场,重点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创业板主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

改革赋能,A股深市“方阵”活力奔涌。注册制改革以来,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401家,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累计超过7900亿元,再融资累计募集资金6513.61亿元,资本助力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积蓄发展新动能,研发强度持续上升。

深市新主板也欣欣向荣,越来越多优质公司通过资本工具加速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两板合并以来,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累计融资和交易涉及公司1000余家次,合计金额近1万亿元。近三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中,有近120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超过30%,近60家增速超过100%。

畅通“入口”与“出口”

宽严相济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A股突破5000家,深市公司剑指3000家,意味着中国的上市公司群体成长起来了,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在这个量级基础上,谋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比数量的扩张更为关键。”有分析人士认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资本市场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是证券交易所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十年,深交所坚持改革赋能、服务为本,加快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效能,在打造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和推动形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上做了大量工作,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为牵引,深交所深入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创新,推动形成上市标准更多元、企业上市渠道更通畅、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市场环境,更好支持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401家,“优创新”“高成长”特色鲜明。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接近90%、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过60%。

当市场的“入口关”不断畅通时,与之相呼应的退市制度改革也在加速推进。2022年以来,深市共有24家公司强制退市,数量接近过去三年之和。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认为,注册制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既要求把好入口,为市场注入源头活水,也离不开畅通出口,促进存量上市公司风险有序出清。

此外,简明高效的规则体系是提升市场运行质效、激发市场动能、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深交所一手做“减法”,将不适应形势发展、执行中存在障碍等内容予以删除;一手补“短板”,查缺补漏,形成了科学完备、简明易行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体系。

“重构后的规则内容更加科学,更便于掌握使用,这对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意义重大。”一位创业板公司董秘告诉记者。

一手“建制度”,一手“零容忍”。深交所持续优化监管理念和监管机制,扎实推进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科技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支持上市公司合法合规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治市之道,在于宽严相济。宽是指要放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是指要管住维护市场秩序。严是宽的前提,只有管得住、管得好,才能放得活、放得开。”上述负责人表示。

引导社会资本聚焦创新领域

打造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新高地

主板、创业板“双轮驱动”,深市融资功能持续增强。下一步,深交所将如何进一步增强两大板块的吸引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资本市场核心机构,深交所一直以服务创新创业为己任,积极联合市场各方,引导资源向创新领域聚集,这是过去深市上市公司队伍快速壮大的重要推手,也成为深交所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抓手。

11月8日,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这是深交所完善创新资本形成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努力将其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汇聚多方合力的平台、服务创新高地的平台,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始于技术,成于资本。创新企业往往面临商业模式新、技术迭代快、投资风险大等诸多挑战,融资受到较多约束。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机制,更加适应创新企业特性和内在需要,能够有效支持创新企业、激发创新活力。

2004年,深交所、科技部等单位共同发起“科技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2014年,“路线图计划”升级为2.0版本,推出“燧石星火V-Next”平台,为初创期、成长期高新企业提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投融资信息对接服务。2022年,“燧石星火V-Next”全面升级为“科融通V-Next”。

深交所还配合地方政府搭建上市服务体系,协力深入开展上市服务工作。

整合“科融通”“培育通”“报辅通”和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平台,深交所正在积极推动构建一体化智能培育服务体系,强化对创新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深交所也在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各项准备,巩固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果,持续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和企业获得感。

当前,深交所以汇聚创新资本、激发成长动力为使命,正在奋力建设以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为特色的世界一流交易所,提出了“八个塑造”的战略举措,谋划了“三步走”的实施路径,将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创新领域聚集,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