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2年

11月24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19版)

2022-1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9版)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5.03、3.67、2.77、2.04,速动比率分别为4.56、3.29、2.47、1.54,公司资产流动性水平良好。

2、公司偿债能力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公司偿债能力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Choice

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总体高于同行业平均值,资产负债率水平总体低于同行业平均值,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四)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1、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周转率指标如下:

注:上表中2022年1-9月的数据已年化处理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公司资产周转能力较强。

2、公司资产周转率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周转率指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次/年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2019-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合众思壮、数字政通基本相当,低于超图软件、北斗星通及中科星图。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超图软件应收账款周转率高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要系业务结构差异所致。超图软件主要向各地政府部门等客户提供GIS基础软件,而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多来源于系统咨询设计业务及特种单位的应用系统开发业务,此类业务大额项目较多,导致付款审批流程较长,相关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

北斗星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其客户主要为重庆长安、吉利、华为、大型国防科研院所等,客户类型与公司差异较大,因此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公司可比性相对较低。

中科星图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主要由于其实际控制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是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与信息科学研究所,具有股东背景优势。此外,中科星图的特种单位收入占比超过一半,而公司的政府客户收入占比超过一半,客户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中科星图与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差异。

综上,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由于业务类型、客户结构等存在差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合理性。

2019-2021年,公司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平均值总体差异不大,处于合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周转率高于同行业平均值,资产周转能力总体较强。

(五)财务性投资情况

《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注册办法》)规定,申请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关于“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的规定,财务性投资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类金融;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拆借资金;委托贷款;以超过集团持股比例向集团财务公司出资或增资;购买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业务等。类金融业务指除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持牌机构以外的机构从事的金融业务,包括但不限于: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和小贷业务等。金额较大指的是,公司已持有和拟持有的财务性投资金额超过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30%(不包含对类金融业务的投资金额)。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相关投资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交易性金融资产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为984.83万元,为公司持有北京翠湖原始创新二号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9.45%份额,认缴出资2,000万元,已实缴出资1,000万元,北京翠湖原始创新二号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基本信息参见本募集说明书之“第四节 发行人的基本情况”之“三、公司的组织结构及对其他企业的重要权益投资情况”之“3、参股公司”之“(3)翠湖基金”。

2、其他应收款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其他应收款金额为9,983.02万元,主要为保证金、押金、备用金、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等,不构成财务性投资。

3、其他流动资产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其他流动资产金额为2,046.90万元,主要为待抵扣待认证进项税额,不构成财务性投资。

4、长期股权投资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2,289.67万元,为对海南卫星海洋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武汉天际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公司持有上述联营企业股权属于围绕产业链及公司主营业务的产业投资,不属于财务性投资。

5、其他非流动资产

截至2022年9月30日,发行人其他非流动资产金额为29,489.92万元,主要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采购款、合同资产和预付装修款等,不构成财务性投资。

综上,发行人最近一期末持有的财务性投资合计1,000.00万元,占最近一期末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比例为0.42%,远低于30%,发行人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七、盈利能力调查

(一)收入及利润变动情况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339.87万元、12,868.71万元、19,983.87万元和8,306.21万元。

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54.30%、55.29%,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业务收入的增长。

(二)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及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均为100.00%,主营业务突出。

1、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产品结构分析

报告期内,按产品类别划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0,117.15万元、84,669.80万元、146,844.38万元和139,248.24万元,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从公司营业收入结构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系统设计开发、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为主,收入占比95%以上。

2020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84%,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和营销网络的完善,促使公司订单增加,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类业务快速增长。

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43%,其中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收入增幅较大,主要由于公司规模逐渐扩大,服务类型逐渐多样化,同时受国家政策影响,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收入增幅较大。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5月31日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定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国各地陆续开展风险普查工作,随着工作进展,大部分项目于2021年达到验收条件,本期风险普查相关收入金额达5.32亿元。

2022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61%,主要系公司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营销网络的不断完善,公司地方业务渗透率不断提升。

2、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地区结构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地区结构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在华北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0.75%、72.09%、46.33%和39.74%,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由于随着公司全国营销网络的逐渐完善,华北地区以外收入总体增速较快。

2020年度,公司在西南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增幅较大,主要由于公司在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为四川省国土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高分影像采集与正射影像制作服务,实现项目收入6,546.96万元。

2021年度,公司在华东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增幅较大,主要由于当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风险普查工作,公司在山东、江苏和江西等地区中标项目较多、收入增长较快所致。

(三)毛利及毛利率

1、毛利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构成及变化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80.80%、75.80%、49.95%和28.64%,是公司毛利的重要来源。2021年度和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有较多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相关项目达到验收条件并结转收入,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毛利占比增幅较大。

2、毛利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82%、53.45%、51.97%和49.62%,毛利率略有下降。

3、按业务类型的毛利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情况如下:

注:毛利率贡献=毛利率×收入比重。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主要来源于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6.37%、52.51%、50.92%、50.64%,2019-2021年度毛利率总体略有下降,主要系该项业务收入结构变化所致。公司的系统设计开发业务包括系统咨询设计和应用系统开发,系统咨询设计业务毛利率高于应用系统开发业务。2020年公司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随着“十三五”进入尾声,“十三五”期间规划的项目基本落地,各项目咨询服务业务陆续收尾,系统咨询设计业务收入占比下降所致。2021年公司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系统咨询设计服务需求有所下降,系统咨询设计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所致。

报告期各期,公司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毛利率分别为48.11%、54.82%、52.24%、48.96%。2019年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毛利率较低,主要系随着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开展,公司承担的国土调查业务大幅增加,国土调查需要工作人员在全国多省市进行外业作业和数据处理,由于该类工作技术含量较低,且考虑到部分作业区域位于偏远地区,公司将部分工作外包给有实施经验的当地公司,导致外协成本增加,毛利率相对较低。2021年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受国家政策影响,公司承接的第一次风险普查项目较多,第一次风险普查项目系首次实施,且涉及较多外业工作,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资源,该类项目毛利率相对较低。

公司的自有软件均为公司前期研发完毕的成套软件,相关研发成本已计入前期研发费用,公司在后续项目实施中仅发生极少量的人工成本,因此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4、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分析

公司选取超图软件、合众思壮、北斗星通、数字政通、中科星图作为可比公司,选取理由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较如下:

其中,公司按业务类型划分的产品毛利率及产品结构情况如下表所示:

(1)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系统设计开发业务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业务比较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的系统设计开发业务毛利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该业务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2020年和2021年该业务毛利率略低于行业均值,主要系公司该项业务收入结构变化所致,该业务毛利率变动分析请参见本节之“(三)毛利及毛利率”之“3、按业务类型的毛利率分析”。

(2)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及自有软件销售毛利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及自有软件销售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类似业务比较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数据分析应用服务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自有软件销售业务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主要系中科星图GEOVIS软件销售与数据服务业务中含数据服务与软件销售,由于软件销售前期相关研发成本已计入前期研发费用,后续项目实施中仅发生极少量的人工成本,软件销售毛利率较高。公司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及自有软件销售毛利率具有合理性。

(四)期间费用及其变动情况

公司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报告期各期,公司期间费用金额分别为23,189.14万元、29,336.31万元、52,666.13万元和56,829.65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1、销售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明细及其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销售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差旅交通费和业务招待费构成,占比分别为84.44%、90.78%、89.83%和83.50%。2019-2021年度,销售费用分别为5,865.55万元、6,139.11万元、13,833.62万元,呈上升趋势。2021年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5.34%,主要系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及差旅交通费上涨幅度较大所致。

2021年度,公司职工薪酬同比增加3,787.64万元,同比增长97.18%,主要由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新设多个分支机构,销售人员增长较快,同时公司适度提高销售人员平均薪酬。此外,2020年因疫情减免社保,亦导致公司2021年职工薪酬有所增加。

2021年度,公司业务招待费同比增加2,163.98万元,同比增长203.91%,主要由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分支机构增多及销售人员增加,为拓展新客户及维护现有客户、提高市场竞争力,产生较多招待费用。

2021年度,公司差旅费同比增加901.87万元,同比增长146.87%,主要由于当年公司风险普查项目增加,项目地域较分散,差旅费相应增加。

2、管理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明细及其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管理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租赁费用、折旧及摊销、股份支付构成,占比分别为81.70%、82.21%、82.55%和87.40%。2019-2021年度,管理费用分别为8,105.29万元、9,854.57万元、16,663.99万元,呈上升趋势。2021年度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9.10%,主要系职工薪酬、折旧及摊销和股份支付上涨幅度较大所致。

2021年度,公司职工薪酬同比增加2,224.42万元,同比增长50.30%,主要系公司因业务量增加,发展迅速,进行人员扩张,且公司2021年管理人员平均薪资有所增长所致。

2021年度,公司折旧及摊销同比增加2,174.82万元,同比增长245.82%,主要系:1)公司2021年新购入房产及部分设备,折旧费用增加;2)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对长期租赁资产确认为使用权资产,并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增加。

2021年度,公司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加1,528.73万元,同比增长127.03%,主要系公司2019年及2020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且有服务期限,确认本期股份支付增加所致。

3、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明细及其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研发费用主要由职工薪酬、服务费、折旧摊销构成,占比分别为91.45%、89.19%、94.50%、96.85%。2019-2021年度,研发费用分别为8,874.37万元、13,049.64万元、21,121.96万元,呈上升趋势。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7.05%和61.86%,主要系职工薪酬、服务费、折旧摊销增长较多所致。

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职工薪酬分别较上年增加959.41万元、2,601.00万元,增幅分别为13.75%、32.77%,职工薪酬逐年增长,主要由于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和服务种类增多,公司加强研发创新力度,适度增加技术人员配置,并提高了员工的薪酬待遇所致。

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服务费分别较上年增加1,956.04万元、4,463.47万元,增幅分别为229.15%、158.86%,服务费逐年增长,主要由于随着研发项目增多,研发投入加大,公司为了节省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更专注于算法研究,选择将系统平台的框架和界面流程等非核心技术外包,同时外采部分基础卫星数据,导致外包服务费逐年增加。

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折旧摊销分别较上年增加608.38万元、1,257.06万元,增幅分别为214.44%、140.91%,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新购置较多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所致。

4、财务费用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343.93万元、292.99万元、1,046.57万元和2,431.63万元。2021年度,公司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对经营性现金流的需求随之增加,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增加较多,利息支出增长所致。

(五)利润表其他项目分析

1、其他收益

报告期各期,公司其他收益分别为1,277.98万元、901.04万元、5,550.58万元、800.68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年度,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增加4,649.54万元,同比增长516.02%,主要系公司政府补助项目较多所致。

2、投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来自银行理财产品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如下:

单位:万元

4、信用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2,382.92万元、3,712.67万元、7,679.38万元、3,543.03万元,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5.80%和106.84%,主要系公司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应收账款相应增长所致。

5、资产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6、资产处置损益

报告期各期,公司资产处置收益分别为0.00万元、4.88万元、-0.36万元、19.30万元,金额较小。

7、营业外收入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外收入分别为1.25万元、6.74万元、14.10万元、54.97万元,金额较小。

8、营业外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支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营业外支出分别为137.18万元、248.45万元、668.49万元和392.65万元,公司营业外支出主要为对外捐赠支出。

2019年度,公司对外捐赠主要为成立北京象元气象观测技术研究院资助100.00万元。2020年度,公司对外捐赠主要向北京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捐赠100.00万元。2021年度,公司对外捐赠主要为: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向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200.00万元;向北京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捐赠100.00万元;为河南洪水及疫情捐赠100.00万元;向中国地质大学和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各捐赠100.00万元。2022年1-9月份,公司对外捐赠主要为向北京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捐赠300.00万元。

(六)非经常性损益分析

八、现金流量状况调查

报告期内,公司现金流量简表如下:

单位:万元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主要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主要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中,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为服务费、办公费等。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080.42万元、7,536.02万元、-11,900.92万元和-76,016.95万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低,主要是由公司经营与收付特点决定的。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规模增长较快,由于合同约定收款进度与确认收入时点存在差异,同时公司主要客户为大型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等,受财政预算、内部审批、部分整体项目验收周期较长等因素影响,回款周期较长。此外,由于公司为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软件公司,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工资、房租、各项税费等费用也相应增长,这些费用均为刚性支出,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需采购的技术服务和设备,也需要支付预付款、进度款等款项。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795.66万元、2,913.20万元、-37,827.71万元和-19,656.61万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是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以及支付和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报告期内,公司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为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4,868.33万元、2,979.39万元、100,682.41万元和31,649.38万元。

2019年度,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大,主要系公司当年IPO募集资金64,180.30万元所致。2021年度,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大,主要系公司当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68,936.26万元及新增银行借款所致。

九、重大资本性支出情况调查

(一)报告期内重大资本性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重大资本性支出主要包括购买电子设备、办公设备、数据,支付研制建设“宏图一号”卫星星座项目费用等。报告期各期,公司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分别为3,592.68万元、7,497.18万元、57,315.50万元和20,734.04万元。

(二)未来可预见的重大资本性支出计划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除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前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及IPO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外,公司无可预见的重大资本性支出计划。历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计划请参见“第八章 募集资金运用调查”的有关内容。

十、担保、仲裁、诉讼、其他或有和重大期后事项

(一)担保事项

经核查及咨询发行人律师,并经发行人确认,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及其控股子公司不存在对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公司或个人进行担保。

(二)诉讼情况

经核查及咨询发行人律师,并经发行人确认,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他持有发行人5%以上(含5%)股份的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不存在尚未了结的或可预见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及作为被告的重大诉讼、仲裁案件。

(三)或有事项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公司无其他需披露的重大或有事项。

(四)重大期后事项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公司无其他应披露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十一、技术创新分析

公司的研发技术先进性、正在从事的研发项目及进展情况以及保持持续技术创新的机制和安排,详见募集说明书“第四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之“九、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情况”。

十二、本次发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围绕公司主业展开的,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业务发生变化,亦不产生资产整合事项。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情况的变化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围绕公司主业展开的,有利于公司保持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本次发行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第五节 本次募集资金运用

一、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0,88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拟用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注:上述募集资金拟投入金额系已考虑并扣除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本次发行前新投入和拟投入的财务性投资2,000.00万元后的金额。

在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有或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拟投入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募集资金用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不足部分将以自有资金或自筹方式解决。在不改变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背景和目的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背景

1、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并先后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提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天地一体、无人机、空间信息基础(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时空数据、遥感遥测、数字乡村、智慧出行、构建城市多维地理,构建城市要素“一张图”。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变革。数据已成为联接创新、激活资金、培育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正加快部署建设,数字生产力逐渐形成,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转型发展的主抓手。根据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数据,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智慧城市技术投资加码。根据IDC预测,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技术投资将达到1,894.6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89.2亿美元。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性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打造沉浸式的数字地球全景,将是数字城市的理想目标,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高度。

2、实景三维建设全面推进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全国测绘工作开始融入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的大格局,进一步对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出了现实、迫切的要求。2018年4月,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海南省进行行业调研时明确指出自然资源登记等系统要由二维系统变成三维系统,解决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和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等问题。2019年2月,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提出计划于2020年启动“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编制工作,并明确“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目标。2020年10月,全国国土测绘工作座谈会明确要夯实发展根基,加快推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实景三维中国,推进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2021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2021版)》,随着技术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建设路径逐渐清晰,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应用方向逐渐深化、拓展,城市级、地形级实景三维即将大面积铺开。

区别于传统三维模型“一张皮”的缺陷,实景三维数据具备实体化、单体化、语义与结构化等特性,是非尺度、全要素表达空间关系及属性信息的数据集。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包括了地形级、城市级、部件级三级建设。从国家层面上,地形级和城市级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更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属性,故将由公共财政支持建设并纳入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中分两步实施:一是到2020年底完成10米格网DEM全国更新和优化;二是在“十四五”期间,完成5米格网DEM全国覆盖,并完成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实景三维的构建。而部件级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将采取社会商业化运作模式来进行建设,不再纳入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中建设。实景三维工程预计将为三维硬件(如无人机)、软件、应用等领域的企业带来亿万级的市场机会。

3、遥感应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以卫星遥感、导航、通信为重要支撑的空间基础设施已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持续提供覆盖全球、时空融合、要素全面、赋能百业的空天信息,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军事斗争变革的新型科技力量。随着“十四五”期间卫星互联网启动建设,空间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完善,实景三维、数字乡村、应急管理等行业产业规划相继发布,以遥感和北斗技术驱动的空天信息应用行业渗透率稳步提高,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卫星数据成本不断降低,数据源种类丰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成熟,遥感数据服务颗粒度更高,更加精细化、智能化,遥感结合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下沉。在行业应用端,遥感数据已成为必须的感知手段。遥感数据从“能看”变成“能用”,从基本的视觉图像变为可实现高精度、全要素提取的时空信息承载体,从辅助分析的定性研判逐步转变为制定决策的量化依据。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新业态、新模式竞相发展,数字技术与各行业加速融合,客户群体类别加速扩展,企业级客户开始利用遥感、北斗技术进行商业化服务、知识性分析,将来新兴行业应用将不断诞生新场景、新业态,遥感终将服务于大众市场。在社会应用方面,通过固移融合、宽窄结合,融合各领域数据,形成泛在感知网络,为用户提供资源共享、多维度分析支持的服务模式,在新基建、新技术手段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推动下,以遥感科技为核心技术的时空大数据信息服务领域将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目的

1、增强数据获取能力,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基础软件平台PIE可对遥感影像、航摄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气象水文等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解译、分析,为客户提供影像产品、监测分析报告、精准信息等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目前,公司提供上述服务主要通过客户提供或采购方式获取遥感数据。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建设分布式干涉雷达卫星星座进程。卫星星座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商业InSAR星座,提供商业化自主雷达遥感数据源。

遥感卫星提供的亚米级影像数据主要围绕国家治理,解决大范围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需求。由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依赖更高精度、更高频次的数据,因此仅仅使用遥感卫星在观测能力上存在分辨率不高,受过境等因素限制等问题。与航天遥感相比,航空遥感系统具有自主性强、信息维度广、分辨率和数据精度高、综合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应急响应快等优点,特别是在地震、水灾等紧急灾害发生时,可以对一个区域进行连续性、全天时的覆盖和监测,解决小范围、厘米级、快速覆盖的观测需求。本次募投项目将规模化建设空基数据采集能力,探索地面信息采集技术,逐渐形成航空与航天互补、地面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全息感知体系。航空数据接入公司遥感云平台后,将为突破自主可控数据源瓶颈、规模化推广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航测、地面高精度观测、其他物联网感知等数据获取技术,从遥感应用产业链中下游向产业上游拓展,形成“上游自主数据-中游核心平台-下游规模应用”的商业模式,完善全产业链布局,从而具备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多种类、深层次服务的能力。

2、拓宽行业应用边界,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卫星应用的新行业、新赛道。本次募投项目将研发空天地高逼真实景数据智能融合生产线和智慧地球数据与服务中心,实现沉浸式智慧地球全景构建;面向城市、乡村、流域、产业、基建、金融、保险、娱乐以及居民生活等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迫切需求,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用户提供集产品服务、数据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数据经济空天信息应用支撑,有利于公司拓宽行业原有应用领域,丰富产品线,提高公司产品和应用服务的丰富度,发掘潜在客户,巩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3、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4.68亿元,同比增长73.43%。随着遥感应用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经营规模将呈快速增长趋势,资金需求相应大幅增加。为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把握行业重大发展机遇,公司需要继续加大研发产线建设,因此资本支出规模仍然较大。报告期内,银行间接融资是公司主要融资渠道之一,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7.53亿元,长期借款1.39亿元,主要为银行贷款,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一方面限制了进一步间接融资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成本。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将有效解决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资金缺口。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前,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的财务成本较低,利息偿付风险较小。随着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陆续转股,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逐步降低,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从而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一)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

1、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空天地全息感知体系建设、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研发中心、产业数字化转型运营中心三部分。

(1)空天地全息感知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基础,建设空基数据采集能力,在辽宁朝阳、江苏南通、安徽芜湖建立无人机生产与服务中心,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航测、地面高精度观测、其他物联网感知等数据获取技术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全息感知体系建设;

(2)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研发中心:基于全息感知体系获取的数据源,构建空天地感知数据生产线,具备多端协同、高效、海量空天地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和智能信息提取能力;搭建交互式智慧地球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地形与城市的多维仿真、虚实交互、精准控制、智能预测;

(3)产业数字化转型运营中心:面向城市、乡村、流域、产业、基建、金融、保险、娱乐以及居民生活等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领域,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用户提供基础服务、订阅服务、定制服务、接口服务、创客服务等多种模式的数据经济空天信息应用支撑;建设沉浸式体验中心,对项目成果及应用场景进行宣传与展示,提高全景沉浸式智慧地球的公众认知度。

2、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12.19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7.09亿元,具体投资情况及拟使用募集资金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3、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包括设备采购及安装等前期准备工作和人员招募及培训、设备调试及试产等后期工作。

4、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经测算,本项目达产后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7.50%,税后静态回收期为5.90年。项目的财务预测表现良好,风险较小,项目的投资价值较大。

5、募投项目效益预测的假设条件及主要计算过程

假设宏观经济环境、卫星及应用行业市场情况及公司经营情况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项目测算过程如下:

(1)营业收入测算

本项目建设期为三年,公司边建设边生产推广。综合考虑公司历史业务情况、国家政策规划、市场容量等因素,预计T1至T3年收入保持较快增长,T3至T7年收入增幅放缓,逐渐趋于稳定,测算期年均收入42,383.91万元。

(2)营业成本测算

本项目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及摊销、人员工资、场地租赁费、外协费用。

①折旧及摊销

本项目使用年限平均法,折旧和摊销的系数如下:

②人员工资:按照公司历史工资水平预计项目实施中的人员平均薪酬,每年按照5%的增长幅度计算。

③场地租赁费:本募投项目涉及的实施地点均为租赁取得,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根据各实施地点租金水平测算场地租赁费支出。

④外协费用:在项目实施中,公司将技术含量较低、人力耗费较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根据本项目收入结构及历史情况,公司按照收入的5%测算外协费用。

(3)税金及附加测算

增值税税率为6%,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实际缴纳的流转税的7%计缴,教育费附加按应缴纳的流转税及当期免抵增值税额的3%计缴,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应缴纳的流转税及当期免抵增值税额的2%计缴。

(4)期间费用测算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参考公司历史水平并结合项目实际经营情况予以确定。研发费用按照拟投入的研发人员数量及预计工资水平确定,人均薪酬每年按照5%的增长幅度计算。

(5)所得税测算

按照25%所得税率测算。

6、项目效益总体情况

本项目效益测算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7、项目可行性分析

(1)相关产业政策分析

2020年9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技术导则》,同年广州、重庆、郑州等地相继出台文件,提出全面建设CIM基础平台,预计在2025年,以CIM基础平台为底座,推动物联网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智慧社区、智能建造、智能城管等领域的应用。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天地一体、无人机、空间信息基础(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时空数据、遥感遥测、数字乡村、智慧出行、构建城市多维地理,构建城市要素“一张图”,采用关键软件和集成技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2年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其中指出,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通过需求牵引、多元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开展部件级实景三维建设。

(2)相关行业市场分析

根据中国信通院于2021年4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近年来,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39.2万亿元,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数字经济的内涵不仅仅包含数字的产业化,更多的期待是原有产业的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包括传统产业在应用数字技术之后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近年来,数字经济正在加快向其他产业融合渗透,市场空间。仅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预测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中国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数据)。

目前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规划正处在启动的初期,市场潜力巨大,近期以数据采集、平台搭建为主,后续基于实景三维数据会延伸出诸多应用场景,影响诸多业态,实景三维中国工作开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到2035年要求地形级实景三维优于2米格网,城市级实景三维要求优于5厘米级分辨率,且实现对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城市覆盖,2026-2035年10年间实景三维建设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3)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稳定的客户资源

公司面向自然资源、国土测绘、交通水利、减灾应急等行业,承接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行业经验较为丰富。同时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机关、大型国有企业、特种单位,公司积累的这些客户资源将为公司的盈利持续性提供良好保障。公司在全国设有80余个分支机构,与地方政府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4)公司拥有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提供商,已有“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业务布局,形成了包含多颗国内外光学遥感卫星数据资源池,同时通过发射自主SAR卫星宏图一号星座,能够获取全天时、全天候的SAR卫星数据。湖南航天宏图已部署无人机生产线,形成U12、U15、U28等无人机产品系列,技术成熟。

基于公司PIE-Map核心产品研发混合现实智慧地球应用平台,可构建涵盖太空、地理、大气、海洋、电磁等多维度虚拟仿真应用场景,目前形成了规划论证、推演模拟、分析评估等系列虚拟仿真产品,可满足军事、航天、林业、气象、国土、农业、民政等多个行业的虚拟仿真应用需求,具备多尺度多场景无缝融合、高性能场景渲染、全要素实时接入与动态感知。公司自主研发了特种环境仿真沉浸式体验系统、ARVR气象海洋环境仿真系统、PIE-AR混合现实仿真软件、PIE-VR虚拟现实仿真软件、海洋环境VR虚拟现实仿真软件、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综合展示平台、VR多人协同、AR虚拟演播、智慧城市、北斗卫星桌面版、北斗卫星VR版等产品,并先后有8个产品成功申请软著。

(5)公司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公司拥有稳定的管理团队,既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运营经验,确保公司正确的发展方向,又能够把握住市场机遇,适时制定有利的经营战略。分管负责公司技术、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资本运作等重要部门的经营管理团队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着丰富的职业经验,对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有清晰的了解及全面的把控,并始终保持着对政策的高度认知和敏感性。公司建立了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遥感应用产业领军人才和地理信息、测绘技术人才,此外公司还完善了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改革用人用工制度提高队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

8、项目必要性分析

(1)空天信息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天地一体、无人机、空间信息基础(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时空数据、遥感遥测、数字乡村、智慧出行、构建城市多维地理,构建城市要素“一张图”。

近年来,信息化实现了跨部门,跨学科的融合,真正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生产生活中。得益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增强现实、5G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地各部门正在通过多种手段,从CIM平台到实景三维,不断探索建设城市空间数字基底的最佳路径。空天信息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产业迅速发展,高分辨率高频次的空间信息数据获取成为可能。

公司已经规划自主运营的高分辨率遥感SAR卫星星座,同时已接入多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的数据源,但由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依赖更高精度、更高频次的数据,因此仅仅使用遥感卫星在观测能力上存在分辨率不高,受过境等因素限制等问题。与航天遥感相比,航空遥感系统具有自主性强、信息维度广、数据精度高、综合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等优点,服务领域可广泛覆盖农业、林业、海洋、测绘、环境、灾害等。航空遥感测绘的分辨率和精度更高,影像更清晰,同时应急响应快,特别在地震、水灾等紧急灾害发生时,可以对一个区域进行连续性、全天时的覆盖和监测,解决小范围、厘米级、快速覆盖的观测需求。因此本项目将规模化的建设空基数据采集能力,探索地面信息采集技术,逐渐形成航空与航天互补,地面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全息感知体系。

在卫星遥感基础上,发展低空遥感,需要大量的无人机平台,本项目采用自建无人机生产线代替购买,主要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外采无人机的性能较难满足大面积实景三维作业需求。①目前市面上的无人机航测系统大都无法在无像控点参与解算的情况下,实现地籍或地形测量所要求的精度标准;②目前市面上很多无人机相机镜头无法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从而难以调节镜头的进光量、增加有效作业时长,作业效率低下;③外采无人机平台、载荷、软件集成度低,用户体验欠佳。

第二,自产无人机能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经过近几年的技术积累和验证,自建成本可远低于市场价,按照公司投产期的无人机需求量,自建无人机生产基地可大幅节省成本。

第三,自建无人机生产线,有利于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自产的无人机为定制化研发,具有易于操作、长续航能力、多载荷兼用、自主反应等优势,有利于强化公司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建设,提升行业地位。

本项目依托规模化的无人机航测能力,以及自主SAR卫星数据,能够实现空天地一体化数据感知,结合关键软件和集成技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构建混合现实智慧地球具有现实的市场需求

传统的地理信息通过对二三维场景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可视化的初级问题,但是对于整个地球实体以及经济发展涉及的各类要求,难以进行全域孪生的映射;其次由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环境及实体的感知手段多,融合应用水平低;再次对于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以及基础地理信息的表达,缺少用标准化范式对实体及属性进行一致性描述,难以进行精准建模,效率低下。

本项目通过构建混合现实智慧地球,融合空天地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的各类信息,实现对实体世界的实映射。通过信息数据与物联网的全景交互,得到实时、精准、融合的反馈,从而满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居民工作生活方式便捷化的现实需求,并为发展我国数字经济、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3)项目建设是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本项目打造沉浸式的智慧地球,将是数字城市的理想目标,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高度。对于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对传统的领域,从二维走向三维,从立体走向沉浸式体验,是实现智慧化的重要设施和基础能力,能够满足“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对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需求,是对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积极响应。

(4)项目建设是公司打造“空天信息商业应用引领者”的必然途径

航天宏图作为国内领先的卫星运营与应用服务提供商,拥有海量卫星数据资源以及数据处理分析挖掘的核心技术和研发基础,具备形成空天地一体化数据感知体系的先天优势。公司瞄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的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核心技术持续攻关;面向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市场需求,开展了大区域、规模化实景三维数据处理和产品制作相关核心技术研究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面向特种领域及行业部委遥感大数据智能解译分析市场需求,开展了智能遥感解译自主训练相关核心技术的研究,大大提升了云端自动识别解译的精度。引领空天信息商业应用,是公司未来发展重要趋势之一。

本项目依托公司已有遥感数据资源以及技术优势,布局航空遥感数据获取,实现对地观测从亚米级到厘米级的跨越式发展;结合实景三维技术、VR技术、MR技术,探索沉浸式智慧地球全景构建,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公司拓展空天信息商业应用领域、保持行业领先优势的必然要求。

(二)补充流动资金

1、项目概况

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拟使用募集资金30,00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公司在逐步扩大规模的过程中,研发生产等领域均需大量营运资金,通过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可满足公司业务规模扩张的新增流动资金需求,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对于抵御市场风险、实现战略规划有重要意义。

公司通过本次补充流动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资金需求,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为公司应对市场变化、抓住行业机会,保持和增强竞争能力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

本次募集资金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符合《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问答》关于募集资金运用的相关规定,方案切实可行。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的审批进展情况

本次募投项目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的实施主体包括母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全资子公司辽宁航天宏图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宏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芜湖航天宏图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相关实施主体的备案及环评批复取得情况如下:

五、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说明,以及募投项目实施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方式

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卫星应用服务业务,已成长为国内遥感应用领域龙头企业和北斗卫星系统领先开发商,以自主研发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PIE和北斗导航大数据应用软件PIE-MAP等核心软件平台为基础,面向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客户,提供软件产品销售、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目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卫星应用产业链中游和下游,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上游卫星数据资源,为卫星数据中心等中游客户提供空间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研制服务;为产业链下游的行业客户提供系统研发、数据分析服务和产品销售,客户范围涵盖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文、生态环保、国防安全等多个应用领域;面向卫星技术对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释放的新需求,公司为大中型企业用户提供数据监测分析和大数据挖掘于一体的卫星云服务。

本次募投项目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是公司主营业务的完善升级,本次募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应用于主营业务,有助于具有科技创新的主营业务壮大发展,具体如下:

(一)本次募集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要投向科技创新

本次募投项目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依托现有基础,建设空基数据采集能力,在辽宁朝阳、江苏南通、安徽芜湖建立无人机生产与服务中心,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航测、地面高精度观测、其他物联网感知等数据获取技术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全息感知体系建设;基于全息感知体系获取的数据源,构建空天地感知数据生产线,具备多端协同、高效、海量空天地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和智能信息提取能力;搭建交互式智慧地球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地形与城市的多维仿真、虚实交互、精准控制、智能预测;面向城市、乡村、流域、产业、基建、金融、保险、娱乐以及居民生活等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领域,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用户提供基础服务、订阅服务、定制服务、接口服务、创客服务等多种模式的数据经济空天信息应用支撑;建设沉浸式体验中心,对项目成果及应用场景进行宣传与展示,提高全景沉浸式智慧地球的公众认知度。通过项目实施,公司可以延伸业务链条、完善卫星应用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技术水平、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储备科研资金,以满足公司研发项目发展与业务扩张需求,持续保持公司的科创实力。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属于卫星及应用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知识技术密集等特征。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卫星应用业务,研发并掌握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卫星应用基础软件平台,依托基础软件平台为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系统设计开发和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但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起步较晚,与美、欧等传统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化水平总体不高,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此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推动我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2015年10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委联合印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发改高技〔2015〕2429号),提出: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主要为广大用户提供遥感、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以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工程设施,由功能配套、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组成。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既是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设施,也是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手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自主开放、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提出:做大做强卫星及应用产业,推进卫星全面应用。统筹特种领域空间基础设施,加强卫星大众化、区域化、国际化应用,面向政府部门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面向防灾减灾、应急、海洋等领域需求,开展卫星综合应用示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属于卫星应用产业,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卫星应用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属于“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属于“2.3卫星及应用产业”之“2.3.3卫星应用服务”,属于科技创新领域。

(二)募投项目实施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提升的方式

卫星应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及时、准确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形成新产品或实现产业化,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风险。同时,公司还面临卫星应用行业对外开放、非民用卫星领域参与者的竞争压力。因此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增强数据获取能力,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遥感卫星提供的亚米级影像数据主要围绕国家治理,解决大范围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需求。由于产业数字化转型依赖更高精度、更高频次的数据,因此仅仅使用遥感卫星在观测能力上存在分辨率不高,受过境等因素限制等问题。与航天遥感相比,航空遥感系统具有自主性强、信息维度广、分辨率和数据精度高、综合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应急响应快等优点,特别是在地震、水灾等紧急灾害发生时,可以对一个区域进行连续性、全天时的覆盖和监测,解决小范围、厘米级、快速覆盖的观测需求。本次募投项目将规模化建设空基数据采集能力,探索地面信息采集技术,逐渐形成航空与航天互补、地面辅助的空天地一体化全息感知体系。航空数据接入公司遥感云平台后,将为突破自主可控数据源瓶颈、规模化推广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无人机航测、地面高精度观测、其他物联网感知等数据获取技术,从遥感应用产业链中下游向产业上游拓展,形成“上游自主数据-中游核心平台-下游规模应用”的商业模式,完善全产业链布局,从而具备为客户提供多维度、多种类、深层次服务的能力。

2、拓宽行业应用边界,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卫星应用的新行业、新赛道。本次募投项目将研发空天地高逼真实景数据智能融合生产线和智慧地球数据与服务中心,实现沉浸式智慧地球全景构建;面向城市、乡村、流域、产业、基建、金融、保险、娱乐以及居民生活等国民经济生产与消费领域的迫切需求,为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用户提供集产品服务、数据服务、平台服务、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数据经济空天信息应用支撑,有利于公司拓宽行业原有应用领域,丰富产品线,提高公司产品和应用服务的丰富度,发掘潜在客户,巩固行业技术领先地位。

未来,公司将继续保障研发投入强度,以保持公司的领先技术优势,为公司的业务扩张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与资金支持,为研发团队进行行业前沿研究提供更加优越的研发环境与条件,进一步提升研发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六、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公司整体经营发展战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交互式全息智慧地球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能够把握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公司在遥感、测绘、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构建全景沉浸式智慧地球,面向行业、大型企业、公众开展数字化转型应用,补充流动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资金需求,增强公司资金实力。通过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规模,并加强公司对研发人才的吸引力,保持并扩大公司在核心领域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本次发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资产规模将迅速提升,总资产、净资产均有较大提高,资金实力得到提升,为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前,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的财务成本较低,利息偿付风险较小。本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股期开始后,若本次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大部分转换为公司股票,公司的净资产将有所增加,资本结构将得到改善。

第六节 备查文件

(一)发行人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二)保荐人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发行保荐工作报告和尽职调查报告;

(三)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

(四)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报告;

(五)资信评级报告;

(六)其他与本次发行有关的重要文件。

发行人: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