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的
投资方法论
◎记者 孙忠
“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相较公募基金,银行理财是一个个性鲜明的赛道。”汇华理财权益配置总监董伟炜说。
30万亿元银行理财今年正式迈入净值化时代,权益市场当仁不让成为各家机构必争之地。
银行理财资金布局A股市场,不仅是长期配置需求,也是提升投资回报的一个长期可行路径。但与此同时,权益市场波动性加大也考验着银行理财的投资能力。
2022年的A股投资遭遇不一般的挑战,既有股债行情的大幅波动,同时也有募集资金属性对投资端所产生的压力。董伟炜此前曾担任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基金经理,掌管过不同风格的基金。2020年,董伟炜加入了国内首家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转战银行理财赛道,对于一位基金经理而言,这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也有对资产管理行业的深入思考。
净值化时代颇具挑战的一年
加盟汇华理财之前,董伟炜就职于光大保德信基金,并曾担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据Wind数据显示,董伟炜任职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混合基金经理期间累计取得了122.18 %的回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董伟炜管理过较长时间的追求绝对收益的“固收+”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之所以选择刚刚成立的汇华理财作为职业生涯下一站,董伟炜表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汇华理财整体侧重的投研文化与自身投资风格高度匹配。
具体而言,在产品策略上重点布局追求稳健回报的理财“固收+”产品。而董伟炜所擅长的投资风格为追求稳健收益的多策略均衡型风格,注重追求预期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而这恰好与公司整体产品战略相一致。
2022年,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元年,也是董伟炜入职汇华理财之后最具挑战的一年。今年股债两市均出现大幅波动,导致今年理财产品净值普遍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数据显示,在银行理财赛道中,不少去年的权益类王牌产品净值均出现一定回撤。
展望未来,董伟炜并不悲观,认为四季度行情有望震荡筑底,结构性机会有望增多。
银行理财的权益哲学
尽管权益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董伟炜表示,对以“固收”见长的银行理财而言,权益市场仍具有多重吸引力,是银行理财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
在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势在必行,以往通过资金池和期限错配的方式来提供相对较高预期收益的方式已无法持续。因此,银行理财产品须要寻找更多的收益来源以满足客户对于稳健收益的需求,而权益市场天然具备流动性好、容量大、结构性收益机会众多等特点,或成为理财产品优先考虑布局的方向之一。
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资金配置权益类资金规模达到了1.02万亿元,占比3.21%。
不过,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布局权益市场有其特殊性。董伟炜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对应的客群特点是风险偏好低,预期收益也相对较低。因此,相较于公募基金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在目标收益、回撤控制、运作模式等方面均有一些差异。
“例如,银行理财产品对于行业和个股集中度控制更严格,有相对科学完整的回撤控制机制和止损止盈策略运用等。此外,理财产品在权益工具的选择上会更丰富一些,例如可以通过ETF、权益类基金进行迅速布局。”董伟炜表示。
在考核上,银行理财侧重绝对收益的考量,与此前基金侧重相对排名的压力完全不同。董伟炜表示,这一差异今年感触颇深,同时这也是银行理财优势所在。
须警惕赢家诅咒
此前胜率较高的单一策略投资曾经取得不错的业绩,这会导致具有类似投资策略或者投资理念的资金持续快速膨胀,恰恰是由于策略过于趋同,也容易出现策略失灵甚至失败的情况。
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市场中的“赢家诅咒”,即因对过去有效的策略和业绩过于自信而导致投资业绩不佳的现象。
“汇华理财更加看重投资第一性原则,即回到公司本身的性价比视角去审视投资价值。”董伟炜表示,今年要重新审视价值投资,企业价值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以概率云的状态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价值的内涵也在变化。但市场会呈现一些稳定阶段,以便于让投资者去识别较稳定的盈利模式。就市场本身而言,亦十分复杂,掺杂着各类投资的行为,简单的预测往往事与愿违。
基于市场的复杂性,董伟炜表示,“做投资要抱有敬畏之心,不可过度自信,须警惕赢家诅咒。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往往无法消除,要积极从主观和客观上施以一定的行为框架约束。主观上,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反省;客观上,要建立一套风控体系,把主观性判断错误可能带来的最大损失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并且要不断地保持迭代。”
具体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上,董伟炜认为,在投资的过程中须坚持守正出奇。守正有两层含义:首先,主体策略仍然是选择投资那些能够真正创造价值的公司;其次,投资过程中须要强调安全边际,力求规避较大的风险。出奇是指投资策略应不拘泥于一种,而是采取多策略并举的方式。
董伟炜认为,投资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省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