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完成投资预计超两千亿元
雄安新区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
◎记者 刘立
从“一张白纸”到现代城市雏形初显,5年多来,在广袤的冀中平原,一座承载千秋大业的“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站在新的起点,新区正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奋力开创新局面。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雄安新区管委会获悉,2022年雄安新区谋划推进总体建设项目322个,总投资额超800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工作量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首批3家疏解央企总部完成项目供地并有序启动建设程序,高校、医院疏解项目有序推进,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140余家,承接疏解起势良好。
聚焦承接疏解“牛鼻子”
今年11月23日,中国中铁旗下多家企业同步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4000余名技术专家将在此工作、生活,这是入驻雄安新区的首个央企产业集群。
据了解,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继续聚力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不断完善承接疏解配套政策体系。
雄安新区按照成熟一项、报批一项、出台一项的节奏,制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施意见,加快住房、薪酬、社保、医保、人才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制定,出台积分落户、居住证实施办法等,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增强雄安新区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吸引力。
目前,北京市援建的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史家胡同小学和北京四中雄安校区已正式移交雄安新区,雄安宣武医院一期将于2023年实现开诊运行,住宅、商业等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为疏解单位和人员落地提供有效保障。
同时,雄安新区还全力推进标志性疏解项目落地。采用“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机制,为疏解项目注册、供地、审批、建设等提供全流程“保姆式”服务,推动一批标志性、有影响力的疏解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首批3家疏解央企总部完成项目供地并有序启动建设程序,高校、医院疏解项目有序推进,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中国电信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已有140余家,承接疏解起势良好。
聚焦项目建设“生命线”
漫步在雄安新区启动区,环城市外围道路、内部骨干路网、生态廊道、城区水系等城市建设“四大体系”基本形成。科学园、互联网产业园、大学园、创新坊、总部区、金融岛等功能片区建设工地热火朝天……
据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紧抓项目建设“生命线”,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全年雄安新区谋划推进总体建设项目322个,总投资超8000亿元;预计全年完成投资工作量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目前,容东片区基本建成,容西、雄东、昝岗等片区已进入稳定开发期,启动区、起步区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城市雏形加快显现。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记者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了解到,目前雄安新区城市外围骨干交通路网、内部骨干道路体系、生态廊道、水系构成的“四大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其中,启动区EB4以北道路加快收尾,EB4以南主次干路开工建设,容西、雄东A社区等配套道路管廊工程正式投运;雄商、雄忻铁路开工建设,轨道快线(R1线)加快建设。截至目前,雄安新区道路已运营里程267公里,在建里程306公里,合计573公里;综合管廊已投入运营里程92.4公里,在建里程40.66公里,合计133.06公里。
同时,雄安新区地下空间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地下空间情况摸底调查、规划管控导则等3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启动区地下空间重点地区及工程设计方案回头看、启动区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全模型全模拟“三维地下雄安”等6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将成果纳入方案设计中,加快落地实施。
聚焦培育创新主体和人才引进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继续加快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同时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为雄安新区发展储备动能。
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申报工作中,雄安新区规范申报流程,组织专家对全部申报材料进行预评审并给出修改意见,提高企业申报成功率。目前已有43家高新技术企业、18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2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入库。
同时,雄安新区组织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填写年报并完成审核。今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16家,同比增长41.2%;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32家,较省定目标90家,超额完成46.7%;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达到520家,较上年增加20家。
与此同时,雄安新区还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2022年,雄安新区召开的第一个重要会议便是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深入实施“雄才计划”,以雄才卡为载体建立涵盖教育、医疗、住房、税收奖励等在内的“菜单式”政策包。截至目前,共有6000余人申领雄才卡,引进1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教育、医疗、科技等重点领域,柔性引进专家顾问等高层次人才近300名,新增城镇创新创业人口8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