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杀回A股,能否重现昔日荣光?
2014年沪港通开通后,北向资金便开启“买买买”模式,截至2021年,累计净买入额超过1.63万亿元。然而,故事在2022年走向戏剧化,外资在2022年前10个月不断抛售中国资产,11月以来又迅速杀回A股,截至目前,累计净流入1362亿元。
外资回归,是因为一切都有了“新气象”。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稳增长政策的不断落地,市场对中国经济复苏有了更美好的期待。反观海外,从2022年的“交易通胀”逐渐过渡到2023年的“交易衰退”,核心约束也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以来全球资产表现出与此前截然不同的逆转一幕,其中中国资产快速反弹,港股表现更胜一筹。
中国经济的新气象,体现在政策对稳增长的重视,更体现在万家灯火的烟火气中。从防范化解风险,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扩张的经济政策给2023年送上了一颗“定心丸”。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将超20亿人次,较2022年同期翻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
海外的“新气象”,则体现在全球经济面临的需求回落,还体现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放缓。但各国经济周期的分化决定了金融市场在跨过通胀和流动性紧缩拐点后并不见得会“一跃而起”。在全球资产相对优势中,中国“重新开放”的故事变得更有吸引力。
外资做多中国,人民币实现大逆转。
202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经历了两轮“尖峰时刻”,一度达到7.3的高位。但2023年外资变为做多中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实现大逆转。截至目前,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触及6.75。人民币走强,一方面是美元出现了持续性的贬值,但更重要的是,随着2023年中国经济确定性增长,跨境资金持续流入股市。
此外,外资还在加仓港股和中概股。港交所信息显示,有不少港股已经被“买爆”,触及持股比例28%的禁买线。同时,追踪中国公司在美市场表现的纳斯达克金融指数自2022年10月以来已反弹接近50%,跟踪中国市场表现的EFT自12月以来不断加仓。
在某种程度上,做多人民币与做多A股和港股的逻辑是共通的。随着政策预期、人民币汇率、经济基本面三大拐点渐次出现,2023年中国资产将聚力上行。同样是熊市后的反转,外资于2018年底率先大幅加仓A股,成为市场的主导资金。2023年的资金结构或许与2019年类似,外资作为主导市场的核心增量资金,或将再次披荆斩棘,引领投资时尚。
从行业流向上看,2022年11月以来北向资金主要流入两大方向:一是前期仓位的回补,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等大消费领域,以及金融领域;二是前期跌幅较大的成长方向,如新能源等。北向资金在交通运输行业流出明显。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