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两会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3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加大便利化推进力度 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2023-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 金鹏辉

□ 2022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19.6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国总金额的46.3%,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 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黄金交易国际板、能源期货等)交易中,境外参与者以人民币开展的跨境资金结算超过七成

□ 人民币国际化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应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记者 范子萌

历经14年发展,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已基本建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越来越火,人民币国际化亦在同步向纵深发展。

未来,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还有哪些想象空间?政策层面还将如何增强外经贸企业的获得感?人民币国际化要进一步深入,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

加大便利化推进力度

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

上海证券报: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后续,政策层面应当如何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比例,进一步提升各类经济主体对于人民币结算的使用意愿和积极性?

金鹏辉:近年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积极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上海市跨境人民币收支稳步增长,受益企业持续增加,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货币的接受度不断提高。2022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19.6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国总金额的46.3%,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年新增跨境人民币结算用户企业2000多家,境内外企业对以人民币计价结算跨境贸易投资的习惯持续养成。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大力推动落实各项惠民惠企政策,解决外经贸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企业切身感受到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以及降低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的好处。

一是支持企业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助力企业全球司库体系建设,使企业实现集团境内外、本外币一体化的资金调度配置,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共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1849个,结算量占全国的56%。二是支持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进行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去年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各类经济主体人民币跨境收支合计8.48万亿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自贸账户开立主体从自贸区区内企业扩展到虹桥商务区企业、科创企业和离岸经贸企业,企业受益面不断扩大。三是推动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助力跨境电商企业进出口业务,去年跨境电商人民币跨境结算额同比增长8%。四是督导10家业务量较大的银行落实好便利化政策,其便利化企业客户数量及其结算量在2022年均实现70%左右的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大便利化推进力度,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引导商业银行为外经贸企业提供适配的跨境金融服务。全面落实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资金结算便利化各项举措,增强企业获得感;在本币优先原则下,更好地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助企避险降成本;大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在外经贸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账户的自由兑换功能,推动其成为金融服务“走出去”经济和非居民的重要载体。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证券报:2022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实现了10万亿元的历史性跨越。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巨大飞跃,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备受期待。如何看待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拓展空间?人民币国际化要进一步深入,还面临哪些难点?对此,您有何建议?

金鹏辉: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自2009年7月始于上海。14年来,人民币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经常项下交易中被广泛使用,在投融资领域的跨境使用也迅速增长。在金融市场开放中,人民币已成为上海跨境收支及交易的主渠道货币,上海各类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黄金交易国际板、能源期货等)交易中,境外参与者以人民币开展的跨境资金结算超过七成。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从内部看,人民币跨境收付增长主要来自证券投资等资本项下交易,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与实体经济相关交易占比偏低,尤其是大宗商品领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金融市场开放方面,管道式、多渠道开放有效满足了不同类型机构的投资需求和偏好,但由于各渠道相互隔离、政策不完全一致,增加了境外投资者的理解和操作困难。目前,我国债市和股市中的外资占比仅为3%至5%,相对于我国金融市场体量和境外投资者需求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从外部看,人民币境外使用环境仍面临较多制约。比如,货币使用惯性短期内难以改变、人民币来源不足以及投资渠道有限、人民币在外汇管制国家的流通使用存在政策障碍、一些国家缺少人民币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人民币对当地货币没有官方汇率定价等。受这些因素影响,人民币境外流转使用范围偏窄,使用场景集中于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双边支付结算,地区分布以我国港澳地区与周边国家为主。

下一步,应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市场驱动、企业自主选择为基础,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夯实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制度安排,满足实体部门的人民币使用需求,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良性循环。同时,持续完善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方面重点发力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

上海证券报: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迈向新阶段,这也意味着,后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能级提升将深度推进,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将持续提升。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重点从哪些方面继续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阶?

金鹏辉: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与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下一步,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一是着力打造全球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全球定价权和影响力。推动创新基于全球化人民币资产管理和风险对冲需求的金融产品,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

二是积极推进金融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提升金融市场开放渠道的便利性和规则统一性,持续提高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三是扎实推动金融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以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为核心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型金融体系,推进数字化金融运营体系建设。

四是探索建设金融法制和规则体系先行引领区。充分发挥浦东新区立法权先行先试优势,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高水平制度开放为重点,发挥浦东新区立法的创制性和灵活性,争取在绿色金融、金融业发展、金融数据治理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五是培育和集聚全球头部金融机构。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在沪设立市场化运营部门,吸引中外资保险法人机构集聚,重点培育和吸引资产管理领军机构。

六是加大人才资源集聚力度。营造有利于全球高端金融人才汇聚的制度环境,构建与现代金融发展趋势一致的金融人才培养和发展体制,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展本土人才的国际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