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技能带头人傅国涛:加快青年技能人员培养
|
◎记者 王文嫣
“人才成长需要周期,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赢得未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技能带头人、重庆红江有限责任公司特级技师傅国涛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相关方面加快青年技能人员培养,积极落实“技能中国行动”。
傅国涛对重庆10余家机械加工企业的5000余名技能从业人员情况调查发现,从年龄结构来看,基层技能人员从业队伍呈上小下大的“梨”型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技能人员中,20至30岁占16.7%,31至40岁占23.7%,41至50岁占37.4%,51至60岁占22.1%。20岁左右的青年占比最小,技能从业人员大量集中于70后,年龄结构偏向老化。如不解决技能人员队伍的入口问题,10余年后,随着70后人员的退休,各类机械加工工种将面临用工难。
为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傅国涛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一是转变择业观念,培养技能人才从青少年抓起。继续加强国家层面以及地方、基层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让“技能大师”“大国工匠”“技能专家”成为社会追捧的“明星”。提高技能人员的社会地位,让青少年对在技能领域就业有信心、有盼头。一方面,对初、高中分流加大舆论引导,对就读职业院校提供优厚政策支持,对高职院校建设作政策倾斜,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鼓励相关行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加入到技能人员队伍,为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电子工程、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输入新思维、新智慧,成为“技师+工程师”的“双师”型人才。通过疏通技能人员队伍进入的通道,扩大青年技能人员的占比。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契合。使职业院校提前了解企业所需,把企业所需知识技能融入职业院校基本理论教学中,同时利用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学习,强化双向交流,精准就业。加强优秀的比赛型学生与实际生产的联系,通过“名师带高徒”,使他们优良的功底转化为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所学技能落地,避免学非所用与实际生产脱节。通过增强青年技能人员的从业信心,稳定技能人员队伍。
三是培养提拔,打破工人与干部之间的壁垒。落实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互通互转制度,制定分配方案,落实技能人员的待遇。强化推进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双向比照认定,让有相应职业资格等级的技能人员与管理职称干部享受同等的薪酬待遇。打破工人与干部之间的壁垒,突破选人用人时的学历限制,对好学上进、踏实肯干,具有相应技能等级的高技能人才提拔使用,让更多懂技术会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通过给待遇、树目标,让青年技能人员有干劲、有奔头,壮大技能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