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中国经济不断恢复向好
内外多因素构筑新一轮增长机遇

2023-04-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徐洪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安然 摄

——专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记者 于祥明

中国经济回升正如当前,春暖花开、生机盎然。全年将会呈现增长加快、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站在当下时点,上海证券报记者对话权威专家,共同探寻中国经济不断恢复向好的内外部机遇。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开局好,为全年经济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从国内外各方面来看,中国城乡巨大的市场需求会进一步恢复释放,数字经济等创新产业生机勃勃,加之稳定的营商、金融等环境对国内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种种因素构成了中国新一轮增长机遇。

良好开局奠定向好基础 内需释放动力

“从今年前两个月的主要数据看,无论是投资、消费的明显反弹,还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热情高涨,都显示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徐洪才向记者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去年年底还是负增长,今年1至2月已经反弹至3.5%,投资反弹到5.5%。他预计,二季度各项数据还要看高一些,反弹势头还会延续。

徐洪才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回升,既反映出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内在动力的集中释放,又反映出中国经济基本面中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预期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大家是有信心的。近期国际机构上调预测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至5.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上调到5.3%。实际上市场主体基本上有一个共识,5%以上肯定没问题。”徐洪才认为,从短期来看,我国内需的投资、消费都有动力,特别是消费端来看,日常消费反弹最为明显。与此同时,我国物价稳定,还为未来政策留有充足空间。

在徐洪才看来,更重要的是从中长期看,还有很多有利因素,比如我国城镇化尚未完成,还有后半场;房地产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未来10至15年还有很大空间;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消费方兴未艾。

“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中国经济这种持续平稳发展的势头都值得期待。”徐洪才说。

全球的投资高地还是中国

“近期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宾名单令我振奋,很多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CEO、董事长都扎堆来了。美国、欧洲的诸多公司纷至沓来,这也反映出中国未来经济有潜力、有吸引力。”徐洪才说,很多企业家认识到,全球的投资高地还是中国。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吸收外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外资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引资规模依然保持世界前列。

他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中国城镇化意味着大量的人口流动,城市里面有将近3亿的新市民,随着他们收入的增长,未来的市场需求空间也是巨大的。“谁都不愿意也不想丢掉中国大市场这块蛋糕。”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