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市场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4月11日

查看其他日期

注册制改革四大变化
深远影响资本市场

2023-04-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负责人王曙光认为,上市公司质量“关口”前移,提高了对中介机构归位尽责的实质性要求。投行机构需增强行业理解、尽职调查、资产定价能力,提前布局重点行业,对好企业“早发现、早服务”;持续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细化执业标准,在项目筛选、尽职调查、信息披露、持续督导等环节严把质量关,提升合规风控意识。

这还是一场提升透明度的变革。“开门搞审核”,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问询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公开,监督制衡更加严格,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后,发行审核周期由2019年的594天缩短至平均300天,全面注册制下,主板也将实现审核效率上的提升。”开源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说,注册制针对不同上市板块,设定了差异性的多元上市条件,增强了市场的包容性。同时,制度坚持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使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更加明晰,提升了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

这在首批沪深主板注册制上市企业已有所体现。浙江海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艾林深刻感受到,“注册制下发行审核全流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这些提升了公司各项准备工作的可预判性,有利于公司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对信息披露更加精确、慎重和全面,并充分理解了作为信息披露主体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这更是一场涉及监管执法变化的变革。注册制下,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露头就打,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处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过去几年,新证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以及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司法解释、刑事案件追诉立案标准等配套制度相继实施,从根本上扭转了违法违规成本过低的局面;证监会牵头成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工作小组,最高检设立驻证监会检察室,“零容忍”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行刑衔接的效率大幅提升。

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看来,监管执法升级所产生的威慑作用,将强化市场主体履职尽责。全面实行注册制,将提高市场主体违法违规的成本,有利于筛选优质的上市企业,净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