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4月13日

查看其他日期

驶向新航段 海南“软硬兼施”推进全岛封关运作

2023-0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海口新海港鸟瞰图
  海南省5年GDP变化

◎记者 黎灵希

南海之滨,浪激潮涌。在开启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五周年之际,海南宣布“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全球目光又一次汇聚于此。

对于海南而言,封关运作意味着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开放。届时,海南全岛将由“境内关内”向“境内关外”实质性转变,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提供多方面条件。

“按照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的目标安排,相关制度设计、硬件设施建设等任务需要争分夺秒推进。”日前,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南将加快封关运作软硬件建设,确保在2023年底具备封关硬件条件,同时力争基本形成封关运作整体政策体系。

项目清单80%已开工建设

根据时间表,海南将于今年具备封关硬件条件,2024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2025年底前实现全岛封关运作。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将在封关运作的“航段”上全速前进。

2022年,围绕封关运作准备工作,海南确定了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压力测试清单“三张清单”,并将此作为一号工程,举全省之力挂图作战。

其中,任务清单统领2024年底前全岛封关需完成的软件、硬件任务,涉及口岸规划与建设、非设关地布局与建设等11个方面64项重点内容;项目清单将硬件任务项目化,涵盖了口岸建设、海关查验设备等31个建设项目;压力测试清单确保在封关前充分测试大部分自贸港政策。

今年1月6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历经半年时间建设的琼海博鳌机场“二线封关”口岸项目封顶。这也是海南自贸港首个封顶的封关运作项目。

惜时奋进,只争朝夕。从2022年6月国家审议通过第一批31个项目清单,到首个封顶的封关运作项目“诞生”,半年多的时间,海南全力以赴,跑出了自贸港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上述负责人透露,目前,项目清单80%已开工建设,任务清单97%已按序时推进或已完成,目前压力测试清单有27项任务,将根据全岛封关工作需要动态增加。

下一步,海南将加快推动封关运作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和查验设施、信息化监管平台、反走私综合执法站等项目,确保2023年底具备封关硬件条件。

滚动制定第二批压力测试事项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全岛封关运作前,大部分自贸港政策都需要提前在少数地区先行实施。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点即将转段进入政策制度的压力测试期,扩大测试范围、给足测试压力。”据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将加大“一线”放开力度,在开展第一批压力测试项目的基础上,将所有能纳入测试框架的软硬件设施都纳进去,滚动制定第二批压力测试事项。

此前,洋浦保税港区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样板间”,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政策落地,包括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在内的多项政策均在这里率先发挥实效。

洋浦保税港区因此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开放高地之一。2022年,洋浦保税港区实现进出口额413.7亿元,同比增长13.3%,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5倍。

2023年,海南将建设好封关运作洋浦压力测试区,将洋浦保税港区系列政策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全面铺开。在此基础上,海南拟将自贸港核心政策——“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扩大到全岛符合条件的企业,进一步丰富压力测试样本和场景。

同时,海南将通过制定封关后货物、物品进入“二线”的监管办法,基本形成科学高效的“二线口岸”监管模式和整体通关流程。推动“零关税”清单、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等动态调整,研究制定禁限类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货物由内地进入岛内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等新政策,以政策滚动实施检验压力测试成效。

力争制度型开放及早破题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体系,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既是新时代赋予海南的使命,又是海南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工作的主要抓手是深化琼港合作,选准零售业、专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作为‘小切口’,在制度型开放上及早破题。”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海南将争取向香港进一步开放专业服务业。

据悉,目前海南正在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向香港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十条措施》,将鼓励和允许香港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保险公司等在海南设立机构和代表处,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机构和人才落地自贸港搭建桥梁。

除此之外,海南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合作。

为此,海南于近日发布了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合作16条措施,围绕构建合作机制、打造合作平台以及深化产业合作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自贸港政策与RCEP协定的叠加效应。

下一步,海南将加快打造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总部基地和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上述负责人表示,海南将依托国际友城、国际贸促机构及商协会,实施国际大招商行动,促成一批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项目落地。

作为探索制度型开放的另一着力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也将在海南先行先试。

放眼未来,开放的制度建设将持续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提升海南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让这座3.39万平方公里的岛屿逐步成为展示中国风范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