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4月25日

查看其他日期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址: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的相关内容。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2022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16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929,206,272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46,804,172.60元(含税)。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如在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第二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新能源电池提供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次数的正极材料,旨在成为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的引领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含自供前驱体)、钴酸锂正极材料、球镍等,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上述产品的销售。在现有业务与产品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未来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也将成为公司主要产品之一。

公司自2011年进入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正极材料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经验,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旺盛需求,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更高续航里程的需求,三元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迎来爆发性增长。根据GGII统计,近年来公司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列。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日常业务主要涉及研发、销售、采购以及生产制造等。研发部门主要负责新产品、新工艺的技术开发、科技管理、技术支持等职能;销售部门主要负责产品销售、市场开拓、客户的接洽和维护;采购部门主要负责相关生产原材料的采购并负责外协厂商的生产安排;生产制造部门主要负责相关产品的生产。

1、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业务围绕新产品研发、新工艺探索、基础理论研究等创新活动展开。新产品研发是以客户需求或公司战略发展等为导向开展的新产品研究活动;新工艺探索是研究满足材料性能需求的制备工艺条件的活动;基础理论研究是针对材料结构机理影响规律、前沿技术布局等展开的探索性研究活动。

项目团队经过调研,获取客户、市场对某产品/技术的需求信息,或依据行业发展趋势拟定研究方向,首先进行项目来源、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拟获得成果、项目可行性和风险分析讨论,形成立项申请提交项目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科技专家组开展项目预立项评审。通过立项评审的研发项目,拟定立项报告,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开展研发活动,并根据计划定期提交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涉及到人员、经费、进度计划、目标等调整时,项目团队根据要求提交变更申请,获得相关部门审批通过后按变更后内容执行。项目执行期结束后,项目团队总结项目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及项目执行过程佐证材料等,编制项目总结报告和结题评审表,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科技专家组开展项目结题评审。

2、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公司综合考虑客户的业务规模、历史回款情况及合作时间等因素,确定对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根据所评分数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分为A、B、C、D四级,不同等级客户对应不同账期。

3、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部持续对主要原材料价格进行跟踪与研判,按市场走势及时调整采购量与采购频率。根据经营情况,按所供应原材料的属性,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体系,定期开展供应商资格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将供应商进行分级。

4、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生产部门根据拟定的生产计划调整生产线所需的人工、原材料等生产资源,合理控制生产规模与工艺参数,保证生产与销售的高度衔接。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38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公司所属细分子行业为锂电池行业。

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有关统计,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受到下游旺盛市场需求的带动,正极材料行业发展延续高景气态势。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190万吨,同比增长68%。从下游需求和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正极材料市场仍处于增量市场发展阶段,消费需求具有保障。

行业基本特点

现阶段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产业“一体化”“抱团化”步伐加快

正极材料行业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涉及镍、钴、锰、锂、磷等化工原料,向上可以延伸至相应矿物原料。原材料成本在正极材料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对外依赖度较高,原料价格波动将对正极材料产品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报告期内,下游动力电池市场高景气度运行,叠加关键金属资源供应不足,进一步推高原料价格。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初约28万元/吨上涨至年末约51万元/吨。同时,其它关键原料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再加上正极材料企业对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原材料价格上涨将直接冲击中游材料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

面对上述行业态势,头部企业正通过加快一体化产业布局、向上游矿产资源领域延伸并与下游企业“紧密捆绑”来确保行业地位,使得产业链“一体化”“抱团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

(2)磷酸铁锂材料渗透率不断提高,产能低端过剩高端不足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补贴退坡叠加新能源汽车逐步回归市场需求,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相较于三元电池而言更具成本优势。与此同时,储能电池发展同样迅速,基本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因此,报告期内,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渗透率相较于往年进一步提高。根据GGII数据,2022年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111万吨,同比增长132%,市场占比为59%。

在磷酸铁锂行业回暖复苏并高速发展的态势下,也隐藏着产能过剩的“隐忧”。“跨界玩家”大举切入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使得行业已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具体表现为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不少新进入企业由于缺乏在该领域的研发、生产和品质积累,容易出现开发方向不明、产品品质不达标的问题,进而造成重复建设和大规模资源浪费的问题。

(3)三元正极市场进一步集中,中高镍成为市场主流

相比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续航里程高等明显优势,符合长续航和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因此,国内外市场乘用车中高端车型大多采用三元正极材料。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64万吨,同比增长47%。市场增长主要受国内三元动力电池增长以及海外出口需求双向带动。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22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TOP5、TOP8市场占比同比上升8.6个和9.1个百分点,表明头部三元材料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原材料保供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二、三线企业,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产品结构来看,中、高镍三元材料占比已经超过60%,已成为市场主流产品,这也说明中高镍产品应用已成为三元材料市场的主流趋势。

主要门槛

正极材料行业的门槛主要体现在客户渠道、工艺技术和人才壁垒三个方面:

(1)客户渠道壁垒

锂电池生产厂商对供应商在多个方面实行严格的认证机制,检验期长且严格,通常送样到量产耗时2年时间。新企业要想进入这一领域,也必须经过长期的市场开拓和认证过程。一旦形成稳定的合作,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目前国内锂电池行业愈发集中,锂电池生产厂商对合作供应商粘性较强,进而提高了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壁垒。

(2)工艺技术壁垒

持续研发能力、工艺技术复杂、控制成本能力均是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壁垒,此外还有周期长、生产规模化等其他限制因素存在,使得在原材料配置、辅材应用、生产线布局及工艺设置等一系列工序上,需要经验、技术和时间的积累。目前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各大主流厂商已基本形成了自身的工艺技术体系。

(3)人才壁垒

新进入企业在研发生产人才储备方面追赶难度较大,科创型企业想要获取股权投资资金还需一支有技术经验的团队做背资。此外,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还需要深谙市场的采购、销售团队,采购、销售人员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行业内领先企业具备更高的知名度与更加完善的技术培训体系,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培育人才的能力较强。行业大部分尖端人才集中在领先企业,新进入企业很难形成人才吸引力与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行业内先发企业和新进入企业之间的人才差距将不断扩大,形成显著的人才壁垒。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早期从事钴酸锂正极材料生产,2011年进入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元正极材料相关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紧密把握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巨大市场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优秀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一流的客户渠道,目前已经成功进入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体系。与上述客户长期深度的业务合作保证了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的稳定增长。

根据GGII统计,近年来公司稳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前列。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爆发式的增长以及对正极材料需求的井喷,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产能扩张以满足下游客户需要,募投项目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顺利实现投产,并积极推进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上述项目达产达效后,公司的正极材料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加速上升,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带动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加快发展。与此同时,报告期内新能源材料市场也面临着原料价格高企、关键金属资源供应短缺等难题,这也促使新能源材料体系朝着多元化发展。

报告期内,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在三元材料领域,各主要厂商正加快高镍、超高镍、高功率/快充三元材料的开发进度,为三元材料高端化、高性能、长续航的应用和市场定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第二,磷酸锰铁锂材料凭借其电压高、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及经济性优势,即将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行业内厂商正加快在该领域的前期布局;

第三,钠电正极材料已进入商业化应用和快速发展期,在锂资源价格高企和供应约束下,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和安全性优势将对磷酸铁锂电池造成冲击,有望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

第四,固态电池技术作为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延伸,已有越来越多车企披露半固态电池的装车进展。但是,半固态电池距离量产还需经历缓慢的爬坡过程。另外,企业的产品良率以及供应链建设也将面临考验。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技术成熟度与市场成熟度较高,目前占据动力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中长期应用前景依然可观。公司将继续深耕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技术体系,遵循“应用一代、开发一代和储备一代”的发展思路,深化在锂电材料领域的技术布局,针对性进行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并紧密关注新型电池材料体系的研发动态,把握机遇,持续保持并巩固公司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行业领先地位。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7,539.79万元,较上年增长16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949.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59%。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88779 公司简称:长远锂科

债券代码:118022 转债简称:锂科转债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三、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3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胡柳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海松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宜芳

合并利润表

2023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0 元。

公司负责人:胡柳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海松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宜芳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3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胡柳泉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海松 会计机构负责人:李宜芳

2023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适用 √不适用

特此公告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21日

证券代码:688779 证券简称:长远锂科 公告编号:2023-022

转债代码:118022 转债简称:锂科转债

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

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远锂科”或“公司”)董事会编制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关于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具体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金额、资金到账时间

1.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2260号)同意注册,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482,301,568股,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为人民币5.65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725,003,859.20元,扣除总发行费用人民币77,680,308.43元(不含发行费用的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4,621,098.73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647,323,550.77元。上述募集资金于2021年8月5日全部到位。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1]37157号)。

2.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784]号)同意注册,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共计发行3,250.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按面值发行。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250,000,0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合计人民币12,341,037.73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237,658,962.27元。上述募集资金于2022年10月17日全部到位。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2]42648号)。

(二)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年末余额

1.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公司本年度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75,399,991.35元,其中: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使用255,358,252.78元,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使用20,041,738.57元。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本年度取得利息收入7,159,231.14元,支付银行手续费及账户管理费1,340.80元。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979,688,848.86元,其中:置换预先已投入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的自筹资金746,693,909.24元,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一期项目使用485,904,744.64元,补充营运资金项目使用747,090,194.98元。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累计取得利息收入18,099,976.42元,累计支付银行手续费及账户管理费5,070.80元。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979,688,848.86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95,107,165.50元,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2,647,323,550.77元的差异金额为372,527,536.41元,系以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400,000,000.00元、未置换的以自有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9,377,557.97元及募集资金累计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后的净额18,094,905.62元。

2.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38,460,275.24元,其中:置换预先已投入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的自筹资金600,028,393.98元,置换预先已投入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自筹资金258,455,633.31元,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二期项目使用97,426,773.90元,年产6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使用82,549,474.05元。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累计取得利息收入12,810,045.64元,累计支付银行手续费及账户管理费846.46元。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38,460,275.24元,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213,298,923.94元,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237,658,962.27元的差异金额为14,100,236.91元,系已置换未转出的以自有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1,291,037.73元及募集资金累计利息收入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后的净额12,809,199.18元。

二、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一)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情况

本公司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制定了《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放、使用、项目实施管理、投资项目的变更及使用情况的监督等进行了规定。

(二)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情况

1.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有关规定的要求,本公司已于2021年8月6日连同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及募集资金存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营业部、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商学院支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五方监管协议》。上述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上述协议得到了切实履行。

2.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有关规定的要求,本公司及全资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已于2022年10月22日分别与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中南大学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商学院支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五方监管协议》。上述协议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上述协议得到了切实履行。

(三)募集资金专户存储情况

1.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存款余额如下:

2.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放专项账户的存款余额如下:

三、本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对照表详见本报告附件1及附件2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88779 证券简称:长远锂科

债券代码:118022 债券简称:锂科转债

(下转7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