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接169版)
1.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是指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对于业内代表性客户、国家类或大型机构类战略客户、通过其他方式与公司直接建立业务联系的客户,公司通常采取直销模式。公司通过专业团队整合各部门资源,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和提供专业服务,与关键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其他客户群体的开发,逐步提升公司整体市场份额。针对行业特点,公司也面向主要客户提供授权生产销售或定制化开发生产业务。公司利用技术优势,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协同开发,授权客户按照其品牌进行生产、上市及销售。
公司采取的直销模式流程主要为:首先,市场人员通过市场营销获取客户需求,公司通过评估潜在客户,有针对性筛选重点客户并进行商业谈判;之后客户与公司签署销售合同并发出订单,公司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活动;产品及服务通过现场安装、验收,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状态后公司开具发票,客户结算货款。其后,公司会持续跟进客户使用反馈,并提供对应的售后服务。
2.经销模式
经销模式是指公司先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终端客户。对于部分国家地区的客户,以及集中度不高的行业领域,公司通过与经销商的合作,借助经销商的渠道、团队和其他资源优势,从而快速打开和占领市场。
公司采取的经销模式主要流程为:①甄别与筛选经销商,与经销商签署相关协议;②经销商根据终端客户需求发出订单给公司,公司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活动;③产品及服务通过客户现场验收、安装,达到合同约定的交付状态后,经销商开具发票并按经销合同约定与公司结算货款;④公司与经销商会持续跟进客户使用反馈,并提供对应的售后服务。
公司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根据经销商业绩水平、财务信用评级等多因素选取经验丰富、资质合格且具备市场影响力的经销商承担某个区域市场的销售职责。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适量备货的原则和方式,依据库存和订单安排生产计划。公司生产过程按照国际通行的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执行生产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标准操作规程和产品工艺规程。
公司的国内生产基地分布于深圳、武汉、青岛、昆山和长春等区域,国外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拉脱维亚。公司通常由总部负责协调订单安排与制定实施标准,由各生产基地负责生产交付与质量管控。
公司产品按生产工艺要求不同,可分为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两大类。
1.仪器设备
公司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及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等产品。仪器设备生产所需的零部件,如流体器件、机械加工件、电子电器件、光学器件等。公司主要负责产品设计、软件开发、零部件检测、整机装配、整机调试、质量检测、包装等工序。
2.试剂耗材
公司试剂耗材主要与基因测序仪、自动化样本处理系统及实验室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配套使用。公司的试剂耗材包括两种类型,一类为不含测序芯片的试剂耗材,包括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文库制备试剂、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的样本处理试剂等。此类试剂耗材的生产流程包括配制、分装、包装、检验、入库等流程;另一类为包含测序芯片的试剂耗材,主要为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通用测序试剂套装。此类试剂耗材的生产除需上述通用生产流程外,还需另行进行测序芯片生产。测序芯片是待测序样本的物理载体,其生产流程包括开发、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
3.采购模式
1.采购种类与供应商选择
公司仪器设备采购的原材料种类主要包括光学器件、流体器件、自动化器件、机械加工件、电子电器件等;试剂耗材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酶、dNTP、合成引物等;测序芯片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晶圆、机械加工件、辅材等。公司采购方式主要分为定期计划采购和临时性采购等方式,具体情况如下:对于直接生产物料,公司主要采用定期计划采购模式。在供应商管理上,如果供应来源较多样,公司通常维持由2家或2家以上供应商进行供货,议价方式一般采取阶段性滚动议价;如果供应来源较单一,公司的议价方式一般采取年度阶梯价。对于临时申请的零散采购,公司执行相对灵活的采购政策。此类采购主要包括研发物料、低值间接用料、设备、软件、服务等的一次性或临时采购项目。在供应商选择方面,公司一般在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议价、商务谈判、调研考察后选定1-2家供应商供货;其议价方式为针对不同的项目价值分别采取按单议价、招标竞价等不同的议价方式。
2.采购制度与采购流程
公司的采购管理文件覆盖采购需求管理、采购供应商管理、采购议价管理、采购合同管理、交付管理、付款管理、采购质量管理等主要采购环节和内容。
针对采购的主要业务行为与采购管理流程的关键业务环节,公司主要通过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规程、物料认证管理规程、不良品处理程序等相关业务流程进行业务指导和规范。
3.外协生产
公司将部分低附加值、工艺简单的零部件通过委外加工及外协的方式进行加工生产,系综合考虑了减少非核心设备成本投入、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优化人员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外协加工对于优化公司生产环节的资源配置灵活性、提高经营效率具有必要性。
(三)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规定,公司所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C35);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1号),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
根据公司具体核心业务,公司所处行业主要为基因测序行业及实验室自动化设备行业。
(1)行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
①基因测序行业
基因测序技术是指获得目标DNA片段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G)排列顺序的技术。现代基因测序技术能帮助科学家获得人类基因组以及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完整DNA序列,为探索各类生命现象的起源提供了有力工具。在基础生物学研究以及包括医学诊断、生物技术开发、法医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的多个应用领域中,基因测序技术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专业技术之一。
基因测序行业始于生物技术(Biology Technology)的迭代,加速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得益于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建模等生物技术与云计算、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惠及人类健康、国家安全、民生福祉及生物经济,是集合科技攻关和创新产业双重属性的国之重器。基因测序也是最终实现大人群、大样本生命健康数字化模式的核心工具。
相较于其他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有通量高、准确性高、成本低的特点,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广、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仍是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普及的主要推动力,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主流测序技术的地位。另外,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更新和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为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体现在数据库、样本库和软硬件工具的积累和创新。
在基因测序技术不断进步、基因测序成本下降催生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的背景下,全球基因测序行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和预测,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从2015年约19亿美元增至2022年约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4%,并预计于2032年达到约24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7.5%。
全球基因测序仪与耗材市场规模,2015-2032E
单位:亿美元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JPM conference、灼识咨询
我国基因测序产业受益于支持政策集中出台、公共卫生防控意识升级、国民卫生支出的持续提升,市场规模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国内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增速,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和预测,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从2015年约17亿元增至2022年约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4.3%,并预计于2032年达到约29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1.0%。
中国基因测序仪与耗材市场规模
单位:亿元人民币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JPM conference、灼识咨询
近几年来,基因测序行业仍呈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强且市场份额大的格局特点,华大智造、Illumina、Thermo Fisher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90%(按收入口径计算)。龙头企业凭借其源头性技术和完整的专利布局、全面的产品矩阵和快速迭代能力、广泛且深入的商业化体系和强大的学术服务能力,构筑起了技术壁垒并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因此仍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因下游应用场景广泛,行业新进企业以细分领域突破为发展契机,行业格局逐渐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②实验室自动化设备行业
实验室自动化是指充分运用实验室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人的智力资源,在无人或少人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样本制备、操作控制、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等实验流程,广泛存在于多领域实验室操作的各个环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实验室自动化发展历程根据仪器集成的复杂性可以分为无自动化(即所有仪器都作为独立机器存在)、部分实验自动化(实验室分析仪与分析前工作站互连并部分集成)以及全实验自动化(即主要的分析前和分析后的步骤在与分析仪物理连接的工作站上自动执行,并由软件程序有效地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实验室自动化发展阶段
■
随着生命科学行业的迅速发展,实验室自动化行业具有以下发展趋势:①实验室高通量、自动化将成为未来实验室工作模式的发展方向;②实验室自动化、信息化将推动实验室解决方案向智能化发展;③实验室自动化将推动精准医疗多组学检测领域更快发展。
海外实验室自动化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Tecan、Hamilton、Beckman Coulter等,上述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在产品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较为成熟领先。海外企业占据了实验室自动化行业的主导地位,而国内企业同样受益于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公共卫生防控意识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国产实验室自动化设备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2)主要技术门槛
①设备仪器技术门槛
基因测序仪的系统集成、生产制造和测序关键技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在系统集成方面,高通量测序仪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流体、软件、算法等多个交叉学科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生产和研发涉及多领域的专利和技术,对硬件设计和系统集成有较高的要求;在生产制造方面,高通量测序仪涉及精密光学系统、高灵敏度探测器等高精度模块的组装、加工调试验证,对材料加工、部件装配等工艺的精细度要求较高,因此技术门槛较高;基因测序技术是基因测序仪的核心,除需具备核心测序技术外,企业仍需要长期研发创新和实践积累才能提升测序准确性、降低测序成本和提升测序效率。另外,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因其具有较高的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亦具有较高的设备仪器技术门槛。
②试剂耗材技术门槛
试剂耗材主要包括用于文库制备的试剂、阵列芯片、关键的酶、dNTP和合成引物等,涉及大量的实践研究。例如,文库制备直接决定基因测序结果的稳定性,且制备高质量待测核酸序列需要高效控制核酸片段的提取、断裂、扩增和富集过程,其技术门槛较高;阵列芯片的制作需采用半导体加工工艺在硅晶芯片表面形成结合位点阵列并加以化学处理修饰,提升芯片单位面积利用效率,对待测核酸的吸附和排列精度等要求较高;DNA聚合酶的保真性会直接影响测序准确性,高保真性的DNA聚合酶可有效避免核酸片段扩增中错误指数积累的问题。
③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技术门槛
测序过程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需要对数据进行基因组装、比对、变异检测等分析。数据处理技术需对生成的基因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是将核酸序列翻译为有生物学意义结果的关键步骤。数据分析技术是攻克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组学研究的核心关键技术,是重大疾病早期筛查、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精准化应用解决方案的基础。另外,实验室自动化涉及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的软硬件产品组成,以实现自动化一站式完成多组学、科研或临床、多样化应用场景中从样本制备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具备较高的开发难度。
综上,基因测序行业和实验室自动化行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多学科集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需行业参与者具有较深的行业理解,且源头性技术研发及完整的专利布局亦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基因测序仪行业
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研发和生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具备了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并实现了临床级测序仪的量产。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及不断技术创新,已经可以量产低、中、高通量全品类基因测序仪产品,有效服务全球90多个国家/地区超过2,000家用户。公司的DNA纳米球与联合探针锚定聚合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基因测序产品具有先发优势和创新潜力。
在技术领先方面,公司已建立具备国际领先、自主可控的源头性核心技术体系,并通过完整的专利布局构筑起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在基因测序领域已形成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等为代表的多项源头性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在提高测序质量和降低测序成本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专利布局已覆盖测序行业的主要技术领域。专利相互关联,纵横相交,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空间,构建了技术壁垒。
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产品技术路线,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测序板块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中,为公司基因测序产品的创新以及形成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打下坚实技术基础。公司已成为当前全球唯二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至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企业之一,产品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和协同效应。公司紧跟基因测序仪“超高通量”、“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全系列多型号产品矩阵,致力于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公司紧跟行业中下游需求和应用场景拓展,针对性开发了丰富的产品解决方案并提供价值赋能。随着公司更多的产品被投入市场,累积的售后服务数据也将助力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高通量测序设备及试剂耗材主要提供商为Illumina、Thermo Fisher和华大智造等公司。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公司近几年的国内新增基因测序设备销售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于2022年已达约39.0%,有力地实践了关键生命科学核心工具的国产替代,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局面。随着我国产业政策的支持及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公司基于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矩阵及解决方案,预计未来公司在国内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基因测序设备市场竞争格局(按当年新增销售台数计算),2020-2022年
■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JPM conference、灼识咨询
(2)实验室自动化行业
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和基因测序业务深度融合,公司充分发挥产品管线间的协同效应,已成为实验室自动化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作为全球少数几个已成功研发涉及复杂多学科领域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之一,公司对该领域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拥有深刻的理解,并已积累以移液平台、温控平台等模块为核心的覆盖样本处理领域的各类自动化技术。随着独立8通道移液机器人MGISP-Smart 8的推出,公司成为全球范围内少数具备从8通道到96通道到独立8通道全系列高精度自动化移液工作站产品的企业。基于该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理解,公司提供领先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并可建成高度集成化和智能化的一站式检测工作站。
随着基因测序仪业务推动“新双十”新领域开拓,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将了解更多的细分行业需求,在未来成功推出更多自主研发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和解决方案,结合公司整体的工程化研发实力和国际营销网络,有望成为国际领先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厂商之一。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全球生命科学研究持续发展,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不断加大
近年来,全球生命科学和医疗产业领域创新活跃,科技与产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各国政府不断提升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纷纷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2021年6月,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开发指南》,推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的研发;2021年7月,英国政府颁布“生命科学愿景”政策文件,明确了生命健康领域的未来10年战略,即加快面向患者的创新研究,旨在解决目前面临的最大医疗保健问题;2022年9月,美国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明确了在5年内实现对100万种微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了解至少80%新发现基因的功能。以大人群队列研究为例,目前全球共有近50个国家/地区宣布或已启动国家级群体基因组项目,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完成超千万例人全基因组测序,推动了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多组学研究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与此同时,全球用户从粗放型向精准化的发展加速了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的数字化场景需求迭代,生命科学服务和医疗创新服务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中国是增速最快的国家和地区。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全球生命科学上游市场规模从2015年约701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约1,2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2%;中国生命科学上游市场规模从2015年约580亿元增加到2022年约1,6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我国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也在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已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同比增长8.0%,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已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增长水平。
上述国内外的支持政策和资源投入,彰显了生命科学研究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明显的战略地位。
(2)产业政策集中出台,公共卫生防控意识升级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应用研究,鼓励和推动基因测序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基因技术作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并将基因组学研究应用等基因与生物技术列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科技前沿攻关领域,预计未来将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支持基因技术的发展;2021年12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鼓励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医药研发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加快融入国际市场;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加快发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不断提高基因测序效率、降低测序成本。
此外,公共卫生防控意识的提升增加了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学实验室对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以强化基础卫生体系建设。各地医疗卫生专项债券和财政贴息贷款计划,也为国内医疗新基建持续贡献澎湃动力,基因测序在病原微生物检测、肿瘤精准诊断等应用场景中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大样本大队列检测亦推动了实验室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3)基因测序成本持续下降,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持续发展,测序成本以超摩尔定律 速度持续下降。根据美国国家卫生院数据,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快速降低,在2009年降至约10万美元,在2015年已降低至约1,000美元,而目前华大智造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已实现测序成本降至约100美元。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历史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成本变化
■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精准医疗的发展使精准诊断服务需求大幅增加,使基因测序行业中下游对测序成本逐渐敏感。测序成本的持续下降将催生更多的行业中下游应用场景,未来基因测序技术在科学研究、临床诊断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将愈加广泛普及,渗透率的提升带来市场规模持续增大。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已成熟运用在多组学研究、人群队列基因测序计划、新药研发与创新、微生物检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肿瘤诊断治疗、生育健康等场景,并在包括农林牧渔、食品安全、海关检验检疫、肿瘤早期筛查等其他应用场景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断扩容的下游应用场景将为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提供空间。
此外,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对上游供应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上游供应商需通过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和专业的服务能力,在基因测序、实验室自动化等领域建立了全流程贯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才能把握下游应用场景拓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的机遇而获得高速发展。
(4)国产替代成为趋势,医疗新基建推动设备市场增长
我国基因测序上游市场目前仍由境外厂商主导,国产基因测序设备供应商仍存在与境外厂商竞争的较大压力。另外,我国基因测序中游市场较为分散,企业议价能力较低,因此中游市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境外厂商。上述行业现状为国产基因测序设备的蓬勃发展和国产替代的持续推进留下潜力和空间。
近年来,在“十四五”规划文件的牵引、各地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加强对进口产品采购的审核论证,向国产采购倾斜和支持创新国产仪器发展已成为政府、市场以及公众的共识。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政府采购应当优先购买满足功能、质量等指标要求的国产仪器,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伴随国产基因测序设备供应商对产品的不断改进迭代,产品性能和服务日益完善,其行业地位和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此外,全国性的医疗新基建已拉开帷幕,集中出台的政策有利于基因测序设备和实验室自动化设备领域的发展。2021年6月《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7月《“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高级别医院扩容、基层医院提质等项目数量显著高于往年,医疗新基建也在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得到进一步落地。在医疗新基建大浪潮下,基因测序市场和实验室自动化市场持续扩容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5)高通量和小型化等全矩阵产品布局为产品发展趋势
高通量测序技术通量高,在大幅降低了测序成本的同时又保持了较高的准确性,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保持主流测序技术的地位,而与之配套的大规模和小规模样本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整体检测效率和降低检测成本。
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基础上,基因测序仪“超高通量”和“小型化”是发展趋势,可有效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超高通量可满足国家基因组、消费者基因组、人群队列研究等大型基因测序应用场景,并可大幅降低成本,是基因测序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小型和桌面式测序仪,其场景适用性强、便携性好和易操作等特点则可灵活满足多种特殊场景需求,有效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综上,高通量和小型化是基因测序和实验室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发展趋势,结合多样化和定制化的试剂耗材,可有效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拓展并赋能各种应用场景。上述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对行业上游供应商提出了较高的综合要求。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
存托凭证持有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数量前十名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080.06万元,同比增长7.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644.96万元,同比增长319.04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410.99万元,同比下降46.43%。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作为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独立董事,在2022年度,我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和《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公司内部制度的相关规定,忠实履行职责,在董事日常工作及重要决策中尽职尽责,并对董事会的相关事项发表了独立意见,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发挥了独立董事的应有作用,维护了公司和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现将2022年度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独立董事辞职和补选独立董事的情况。原第一届董事会独立董事颜光美先生、张俊生先生因个人原因辞职,2022年12月27日公司召开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补选许怀斌先生、武丽波女士为第一届董事会独立董事。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27日由原第一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履职,共有4名独立董事:李正先生、肖红英女士、颜光美先生、张俊生先生;2022年12月27日至2022年12月31日由新任第一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履职,共有4名独立董事:李正先生、肖红英女士、许怀斌先生、武丽波女士。
2022年12月27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生应当审议的重大事项,不涉及需独立董事发表意见的事项,故本次由李正先生、肖红英女士、颜光美先生、张俊生先生进行述职,其基本情况如下:
李正,男,195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1983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取得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至1991年4月,任浙江省金华市第一律师事务所主任、执业律师;1991年5月至1996年5月,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1996年6月至2010年6月,任广东仁人律师事务所发起合伙人、执业律师。曾任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大连圣亚旅游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现任广东深天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执业律师,承达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肖红英,女,1953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97年7月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2年8月至1986年8月,任对外经济贸易部财会司科员;1986年8月至1988年10月,任对外经济贸易部审计局副处长;1988年10月至1996年7月,先后任中国中丝集团公司处长;1996年7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中丝集团公司(现更名为“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现任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公司独立董事,青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颜光美,男,1957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博士,2001年10月至2017年5月,任中山大学副校长。2001年10月至今,任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市赛普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及董事,广州威溶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及董事长,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广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2020年6月23日至2022年12月27日,任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张俊生,男,1975年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居留权,管理学博士。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任中央财经大学讲师、副教授。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教学与科研教授,2020年6月23日至2022年12月27日,任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二、独立董事年度履职情况
1、出席董事会会议情况
2022年度,董事会共召开九次董事会会议,独立董事具体出席情况如下:
■
2、出席股东大会情况
2022年度,公司共计召开了一次年度股东大会、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独立董事具体出席情况如下:
■
3、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履职情况
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
2022年,公司共召开审计委员会7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次,提名委员会1次。我们作为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分别参加了各专门委员会会议,具体出席情况如下:
■
报告期内,我们根据相关议事规则,切实履行职责,组织和参加专门委员会的会议,有效发挥了各专门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了公司、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
4、公司配合独立董事工作情况
作为公司独立董事,我们及时与公司管理层沟通会议议题。在召开相关会议前,主动了解情况并获取做出决策所需要的资料,认真审阅会议文件,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此基础上独立客观审慎地行使表决权。公司及管理层高度重视与独立董事的沟通交流,高度尊重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或建议,及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保持与独立董事的联系,使独立董事及时了解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等情况。同时在相关会议召开前依法及时报送会议议案及相关文件材料,充分保证了独立董事的知情权,为独立董事履职提供了大力支持。
三、独立董事年度履职重点关注事项的情况
1、关联交易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基于“公平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的,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规定的情况;关联交易价格参照市场价格确定,定价公允,没有违反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存在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的行为。
2、现金分红及其他投资者回报情况
公司综合考虑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和对未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的预期,在保证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拟定利润分配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审议程序合法合规。
3、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公司在各个业务环节均拟定了内部控制制度、设定了内部控制流程,并在经营活动中得到较好的执行。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内部控制流程,以保证内部控制体系的良好运行。
4、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情况
公司在确保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可以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为公司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的情形。
5、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情况
公司根据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开展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有助于公司规避外汇市场的风险,防范汇率大幅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降低财务费用,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权益的情形,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6、董事会以及下属专门委员会的运作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以及下属专门委员会会议的召集、通知、审议、表决等程序均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董事会以及各专门委员会认真审议了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各项议案,为作出科学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7、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况
我们对公司2022年度的对外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报告期内,未发现违规担保或逾期担保的情形;未发现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情况,也不存在其他违规情形,未发现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及本公司利益的情形。
8、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报告期内,我们监督、检查了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及审批程序,我们认为: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和实际使用情况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9、聘任或者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报告期内,为确保公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根据过往的业务合作情况,经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续聘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2022年度审计机构,提供审计服务。公司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审议程序合法、有效,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具备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资格和能力,在审计工作中恪尽职守,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准则,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审计工作。
10、公司及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报告期内,我们持续关注公司及公司股东做出承诺的履行情况,截至目前,公司及公司股东均严格履行了各项承诺,不存在违反承诺履行的情况。
11、信息披露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等公司内部制度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客观公允的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现状,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及时了解公司状况,切实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的权益。
12、开展新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未开展主营业务之外的新业务。
13、独立董事认为上市公司需予以改进的其他事项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运作规范、有效、制度健全,目前不存在需要改进的事项。
四、总体评价和建议
2022年度,我们作为公司的独立董事,我们确保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维护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和股东权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2023年,我们将继续秉承谨慎、勤勉、忠实的原则以及对公司和全体股东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决策能力,忠实、有效地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责和义务,更好地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继续为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献计献策,关心公司的经营发展。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董事:李正、肖红英、颜光美、张俊生
2023年4月25日
证券代码:688114 证券简称:华大智造 公告编号:2023-022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等相关规定,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就2022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作如下专项报告: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募集资金净额、资金到账时间
2022年7月26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 [2022] 1638号) 核准,公司公开发行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的A股股票41,319,475股,每股发行价格人民币87.18元,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3,602,231,830.50元,扣除与募集资金相关的发行费用总计人民币317,677,388.48元 (不含增值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284,554,442.02元。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截至2022年9月6日公司此次公开发行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到账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2201281号)。
(二) 本年度使用金额及年末余额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表参见“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附表1)。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募集资金余额为人民币2,504,750,153.96元,具体情况如下表:
■
注:本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3,602,231,830.50元,扣除相关承销及保荐费及其对应的增值税税费287,835,407.38元,实际收到募集资金人民币3,314,396,423.12元。
二、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一) 募集资金管理制度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2020年度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制定了《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公司根据《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募集资金采用专户存储制度,并严格履行使用审批手续,以便对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二) 募集资金三(四)方监管协议情况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的要求,对公司具体实施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本公司已与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专户存储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订了《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三方监管协议》或《募集资金专户存储四方监管协议》(以下简称“监管协议”)。监管协议对公司及子公司、保荐机构及开户银行的相关责任和义务进行了详细约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三方监管协议范本不存在重大差异。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相关募集资金银行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人民币2,504,750,153.96元(其中包含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支出净额人民币16,355,037.27元)。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存款余额如下:
■
三、本年度募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一)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 (以下简称“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对照表详见本报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附表1)。
(二)募投项目预先投入及置换情况
公司于2022年12月9日分别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86,210,517.30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29,836,320.72元。上述情况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核并出具了《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情况报告的鉴证报告》(毕马威华振专字第2201660号)。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核查并出具了《关于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之核查意见》。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前述募集资金置换已实施完成。
(三)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情况
公司2022年度不存在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情况。
(四)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情况
公司2022年度不存在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相关产品的情况。
(五)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归还银行贷款情况
结合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满足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公司于2022年12月9日分别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并于2022年12月27日召开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总计人民币227,010,000.00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并承诺在补充流动资金后的12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以及为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对象提供财务资助。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756,709,142.02元,本次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为人民币227,010,000.00元,占超募资金总额的比例为30.00%。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前述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事项已实施完成。
(六)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不存在将超募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包括收购资产等)的情况。
(七)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不存在将募投项目节余募集资金用于其他募投项目或非募投项目的情况。
(八)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的其他情况。
四、变更募投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
(一)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发生变更。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外转让或置换情况
本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存在对外转让或置换的情况。
五、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董事会认为:2022年度,公司已按《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2]15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和上市公司临时公告格式指引的相关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的披露了本公司募集资金的存放及实际使用情况,不存在募集资金管理违规的情况。公司对募集资金的投向和进展情况均如实履行了披露义务。
六、公司存在两次以上融资且当年分别存在募集资金运用的,应在专项报告分别说明
公司不存在两次以上融资且当年分别存在募集资金运用的情况。
七、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出具的鉴证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贵公司上述专项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22]15号)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一一规范运作》及相关格式指引的要求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如实反映了贵公司2022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和实际使用情况。
八、保荐机构对公司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所出具专项核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
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度公司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一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2022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一一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并及时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募集资金具体使用情况与披露情况一致,不存在募集资金使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特此公告。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4月25日
附表1: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
单位:人民币元
■
证券代码:688114 证券简称:华大智造 公告编号:2023-013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下转17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