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4月26日

查看其他日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股票代码:600109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724,359,31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0元人民币(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148,974,372.40元,剩余未分配利润转入下一年度。以上分配预案将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022年,全面注册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主线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成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指引。聚焦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科技创新企业数量持续扩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益完善。随着科创板做市业务开闸、公募REITs试点深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境外GDR发行拓宽国际融资渠道,证券行业经营范围及创新业务品种不断丰富,有望获得多元业务增长空间,助推行业高水平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证券行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重要职能,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聚焦资本市场功能建设与业务创新,服务及满足投资者多元资产配置需求,同时持续增强行业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合规风控水平健康稳定。2022年,证券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截至2022年末,证券行业总资产为11.06万亿元,净资产为2.79万亿元,净资本为2.09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4.41%、8.52%、4.69%(数据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1)投资银行业务

①业务介绍

投资银行业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债券融资、新三板业务等全方位、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服务,其中:

股权融资业务具体包括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IPO)、北交所上市项目、上市公司再融资(增发新股、配股等)、私募股权融资等业务。

并购重组业务具体包括上市公司收购、资产重组、借壳上市、股权激励等财务顾问业务。

债券融资业务具体包括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非政策性金融债、美元债等承销业务。

新三板业务具体包括推荐挂牌、及非上市公众公司持续督导、定向增发、收购等业务。

②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近年来,伴随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深入,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作为资本市场核心中介,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迎来持续扩大的发展空间。

从股权融资市场看,2022年IPO融资规模5,86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受到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2022年再融资规模相比2021年全年小幅下降。(数据来源:WIND)

并购重组市场逐渐回暖,资产重组家数和审核过会率均较2021年小幅上升,产业并购依旧是上市公司重组交易的主要交易逻辑,服务于公司战略的“A收A”(指A股上市公司收购另外一家A股上市公司)愈发活跃。

信用债市场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融资疲软,而资金面宽松,供求矛盾之下,一度出现了“资产荒”的现象。2022年,债市总发行量61.51万亿元,同比下滑0.39%,其中信用债发行量18.04万亿元,同比下滑10.05%(数据来源:WIND)。

③2022年度经营举措及业绩

2022年,公司继续坚持强化项目管理,努力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质量控制意识;不断提升在各个投行业务领域的服务水平,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和执业质量,增强承销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专业服务。2022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首次发布了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评价项目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再融资项目。国金证券是12家被评为A类的券商之一。

股权融资业务方面,公司分别担任了唯科科技(301196)、联盛化学(301212)、盛帮股份(301233)、常润股份(603201)、紫建电子(301121)、浩瀚深度(688292)、金禄电子(301282)、钜泉科技(688391)、唯特偶(301319)、东南电子(301359)、珠城科技(301280)、远航精密(833914)、柏星龙(833075)等IPO和北交所上市项目,万泰生物(603392)、华力创通(300045)、海容冷链(603187)、奥海科技(002993)、深中华A(000017)、佐力药业(300181)等非公开/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担任中科三环(000970)配股项目保荐机构,君实生物(688180)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联席主承销商,合计主承销金额为199.13亿元。

报告期内,股权承销业务深耕重点区域,聚焦高速成长行业,铸就专业优势,在业务全面覆盖基础上培育重点产业,成立了医疗健康、新能源与汽车、ICT(信息通信技术)、消费等行业事业部。近年来在相关行业中屡获建树,并取得业内认可,曾荣获《新财富》“医疗健康最佳投行”、“新能源行业IPO先锋投行”、“金鼎奖”2022年度A股最佳股票承销商团队等荣誉称号。

根据WIND统计(以上市日口径),2022年,公司IPO和北交所上市主承销家数市场排名为第11名,再融资(含可转债)主承销家数市场排名第14名。

并购重组业务方面,公司担任了绿能慧充(600212)、沐邦高科(603398)、博信股份(600083)等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独立财务顾问,合计交易金额10.78亿元。

债券融资业务方面,公司共发行171支债券(含可转债),包括22东吴01、22东吴03、22临发02、22经国投、22宜昌债、22温国01、22铜都02、22新交01、22滨江新城债、22淮北小微债01、22海润D1、22长兴D1、22潼南01、22东吴05、22经国02、上22转债、赛轮转债、爱迪转债等,合计主承销金额为810.60亿元。其中,公司承销公司债、企业债、可交换债和非政策性金融债总金额738.61亿元,市场排名第21位;承销可转债总金额71.99亿元,承销金额市场排名由2021年的第20位提升到2022年的第8位。

新三板业务方面,公司完成5家企业的推荐挂牌业务,其中1家挂牌同时发行,协助5家挂牌企业完成定向增发,上述项目合计融资1.14亿元;完成2个新三板收购项目。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尚在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挂牌企业的家数为62家;公司持续督导的纳入创新层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家数为22家。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注册保荐代表人257名,在全部保荐机构中排名第9位。

证券承销业务情况

数据来源:2022年CISP数据

④2023年展望与规划

2023年2月1日,股票发行注册制已经全面实施,在此背景下,国金证券投行业务在常规发展基础上,将更加注重区域市场开发和行业深度渗透,计划在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形成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并为国金的财富业务、资管业务、机构业务等多项业务导流客户和资产,为公司整体协同增长发挥更大引领作用;还将加强高信用等级债券业务,加强国家鼓励的如产业债、绿色债、环保债、双碳债等新兴债券业务的开拓,加大对美元债等境外业务的探索。同时,国金证券投行质控部和公司内核风控部将继续强化项目管理,保证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

(2)财富管理业务

①业务介绍

财富管理业务是公司基础核心业务之一,在公司“稳中求进,做大做强”的十年战略发展中承担着压舱石的角色。2022年,财富委着重加强分支机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组织运营效率、建设敏捷部落、秉承一线呼唤炮火、锚定价值创造等多重举措,坚定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持续深入推进财富管理向买方顾问转型。

公司以“智能服务、精准服务、品质服务”的方向打造财富管理业务,重视科技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打造包括智能账户、智能交易、智能理财在内的全面智能服务,推进客户分层分类下的“精准服务匹配”,以高品质咨询/顾问服务打造差异化优势,为客户提供高品质财富管理服务,包括证券经纪、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证券投资咨询等各项业务。

证券经纪业务,主要为客户代理买卖股票、基金、债券等,提供交易服务等;金融产品销售业务,主要向客户代销金融产品、提供完善的资产配置服务;信用业务,向客户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约定购回等多样化融资服务;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为客户提供与其适配的投资咨询/顾问等服务。

②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a.市场行情震荡起伏但交易量依旧活跃

2022年,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持续加息等宏观利空影响,国内指数全年呈现单边下行走势,其中上证综指下跌15%、深证成指下跌25%、创业板指下跌29%。但从交易量角度来看,市场依旧活跃,全年沪深两市日均股基交易量仍破万亿,达10,350亿元(数据来源:Wind)。

b.居民财富持续稳定增长,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起步、居民住户存款创新高,为行业发展带来增量机遇

中国人均GDP高速增长下,居民金融资产规模亦水涨船高。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2019年,我国人均GDP从959.5美元至突破1万美元大关,年复合增速为12.46%,而居民金融资产则从13.78万亿元跃升至325.03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7.12%。

2022年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起航,给财富管理行业助力居民养老带来更大的空间。首批129支养老型公募基金产品,为投资者带来多元化选择。

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全年人民币存款额增加26.2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同期银行理财、信托等产品表现不佳,这也为券商财富管理带来新的业务机遇。

c.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净值化时代财富管理转型更加依赖机构专业服务能力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产品进入净值化时代,尽管给财富管理机构带来新的挑战,而居民可投资资产的大幅增长,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专业服务能力则主要由机构的数字化水平及投顾队伍专业能力所决定。一方面,以APP、小程序为核心的线上工具,已经是各大机构为其客户提供金融产品销售、业务办理、投资咨询等基础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数字化水平越高的机构,越是能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对投顾职群的管理模式也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不少机构如今已重新对投顾部门及投顾队伍进行定位,通过在总部增设投研中台,强化对分支机构投顾的产品及标准化服务供给能力,同时按照基础能力对投顾队伍进行分层,细化其职能,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精准匹配。可以说,直接服务客户的投顾的专业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财富管理转型的效果。

③2022年度经营举措及业绩

a.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举措

加强获客能力建设,提升新增客户的质量和数量。报告期,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逆势布局,在员工数量及服务优化上都有充分投入,新开户数量相较2021年有明显增长。同时,公司更加关注新客户的有效户占比、客户留存时长、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等有效指标,强化服务品质和客户需求匹配。

加强财富管理产品业务的创新步伐。数字化赋能工具和平台逐渐成为财富管理业务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深化推动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加速人工智能、量化交易等技术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陆续推出了影子账户、波段掘金、波段投基等创新产品,全方位布局智能账户、智能交易、智能咨询、智能理财等服务板块,将智能工具打造为国金财富管理的核心优势。

加速发展金融产品销售和基金投资顾问业务。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专业化的投研能力、金融科技的持续投入,将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策略组合,与客户的风险、收益需求结合,满足客户生命周期的各主要阶段的财富保值增值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打造国金特色的“金安”系列券结公募基金品牌,完成“国金新兴价值”“易方达A50”和“广发安裕稳健养老一年FOF”系列券结公募基金产品募集。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2年四季度的统计,公司股票及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人民币178亿元、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人民币180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上线了“国金100”管理型基金投顾业务,构建了从投研、资产配置到投资者服务的全业务支持体系,通过大数据应用、行为匹配、场景化服务等方式,让基金投顾业务更匹配、更贴近客户需要。

加强全生命周期全场景服务能力建设。公司围绕AARRR(获取-激活-留存-变现-推荐)模型,以国金佣金宝App为底座,聚焦客户的多元投资场景,打造客户画像体系和产品画像体系,进一步加强以客户为源点的敏捷部落团队建设,探索新生态下的财富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b.财富管理业务开展情况

a)证券交易业务

2022年,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累计客户数较2021年末增长26%,客户资产总额与2021年末基本持平。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佣金宝品牌在90后/00后年轻客群中备受青睐,高净值客户数量持续增长,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b)金融产品销售业务

金融产品代销方面,公司坚持从全市场甄选优秀产品和管理人,聚焦产品ROI,提升客户NPS,通过平台+人工的方式,形成不同细分客群的产品匹配及精细化管理,打造特色财富管理产品矩阵。

单产品方面,持续打造国金特色券结品牌“金安”系列及私募“金享”系列,报告期内完成“中欧金安”“国金新兴”“远信金享”等多只券结、私募产品的募集发行工作,通过打造“国金50”、建议型组合等,实现向买方投顾模式进行转变。

c)信用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秉承谨慎业务管理、有效风险防范、全面业务优化的原则,持续完善业务环节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信用业务的行业竞争优势。在不断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精准服务客户方面,为客户提供专业、成熟以及贴合实际的业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与全市场规模变化基本一致。截至报告期末,信用账户累计开户数量为89,467户,较上年末增长6.24%,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为187.74亿元,同比减少8.19%,报告期内公司取得融资融券利息收入114,519.57万元(注:母公司口径),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32%。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余额与上一年度末相比基本维持不变,公司表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规模合计为83.29亿元,平均维持担保比率为309.00%(各在途合同担保总资产之和/各在途合同负债总金额之和)。其中自有资金直接出资的,期末待购回金额为45.81亿元,利息收入23,217.23万元。公司自有资金出资参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产管理计划(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期末待回购金额为37.48亿元,利息收入19,534.94万元。表外(即自有资金通过参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出资且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为0元。

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期末待购回金额为252.16万元,利息收入26.66万元。

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已获股权激励行权融资业务资格的客户共计176户,在途总规模8,561.14万元,利息收入576.46万元。

公司将持续以专业化业务管理为导向,积极响应监管要求,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创新和丰富业务维度,提升业务竞争优势;通过综合内外部多方资源,全力支撑融券业务发展;通过完善业务链条,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的综合性业务需求。

④2023年展望与规划

2023年是公司十年战略规划的关键一年,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投入,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打造智能化、个性化、有温度的财富管理品牌。优化流量生态的底层逻辑,从新客拓展、私域裂变、数据赋能、价值转化等层面全面提升客户综合经营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全力推动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完善升级智能账户、智能交易、智能咨询和智能理财等增值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全面升级国金佣金宝APP的智慧服务系统,为客户定制千人千面、实时触发、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方案,实现“全时”“全势”“全适”的全生命周期财富体验。

金融产品销售业务将结合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特征,聚焦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及服务,严选全市场金融产品,扩大产品供给的长度与宽度,继续提升财富金融服务创新和服务供给。加大对私募机构客群的关注,根据公司资源禀赋形成服务工具包,形成机构客群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大对公募REITs业务来源的拓展,进一步理顺相关工作流程和机制,加快在该业务领域的拓展步伐。丰富基金投资顾问的策略组合,打造“国金50”建议型基金投顾品牌,提升客户的盈利体验。

(3)机构服务业务

①业务介绍

公司机构业务主要为机构客户及资本客户提供全面一体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客户具体涵盖了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公司、银行、境外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一般金融机构及企业客户。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交易、研究咨询、托管、投资、融资融券、衍生品等在内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公司通过国金道富开展基金行政人服务,致力于为资管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运营管理服务及增值服务。

②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达到26.03万亿,同比增长1.8%,其中权益类规模7.48万亿,同比下降13%。受益于管理规模和交易行情等多重因素,公募分仓佣金近两年呈现飞跃式增长,2021年已达到222.6亿,同比增长60%,2022年中期已达到93.8亿。目前一共有98家券商参与分仓,其中前20名券商分仓佣金市占合计达到七成,同比略有下降,分仓佣金头部集中度仍然很高,且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WIND)。

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和私募基金备案规则的持续完善,私募行业的发展逐渐趋于平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20.03万亿,同比增长1.34%。私募股权和创业基金规模达13.7万亿,同比增长7.73%。受2022年市场走势的影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在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后下跌9.18%,为5.56万亿。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数量为23,667家,同比下降3.8%,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023家,同比基本持平。私募基金行业逐渐进入存量博弈的竞争环境,私募管理人所管理的资产规模也呈现两级分化的态势,头部效应显现(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③2022年度经营举措及业绩

a.研究业务

2022年,公司研究所坚定推进转型改革,行业排名和市占率均有突破性进步,在多项重要评选中获得荣誉。人才引进卓有成效,团队规模更壮大,全年新引入9个成熟团队,行业方面已基本实现全覆盖。持续提高对机构客户的覆盖和服务力度,全年共组织研究路演服务2.7万余场、举办线上电话会议2千余场,同比增长均超过翻番。报告期内,研究所的市场认可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在第20届新财富评选中获得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第二名,在上海证券报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获得进步最快研究机构,同时在金牛奖、万得、Choice等重要评选中获得荣誉。在对内服务方面,贯彻公司“投行为牵引、研究为驱动"的战略方向,联合投行及其他业务部门,举办多场策略会和区域特色会议,有效服务了企业客户及机构客户,发挥研究赋能。

b.托管业务

2022年,托管业务持续推进客户服务与运营业务数字化转型,通过构建一站式客户服务平台和运营大中台,在优化客户服务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及强化风险防控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c.机构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提升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深耕巩固存量客户,积极开拓新区域新客户,实现综合收入和市占率同比增长,收入结构逐步走向多元化。公司深化客户分层,发挥金融科技平台赋能,为客户提供更专业、高效、精准的服务方案,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和客户满意度。2022年上半年推出了“国金证券基金通GTrade”,成为业内首批上线并广泛推广使用的机构理财平台,为机构客户和企业客户打造金融产品投研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进机构销售发展升级,加强销售团队统筹管理,鼓励横向合作,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综合产品与服务。

d.国金道富

报告期内,国金道富异地多中心的运营模式使业务整体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证了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连续性。2022年国金道富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加速金融科技转型,依靠科技赋能估值核算、注册登记、客户服务平台等多个生产服务系统,以外购和自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后续业务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运营打下基础。

④2023年展望与规划

在研究业务方面,研究所将着力提高研究质量、提升研究格局、加快研究效率、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培养体系,在服务好外部机构客户并提升认可度的同时,重点对内为公司各个业务部门提供研究服务支持,通过活动组织协同各部门展业。

在托管业务方面,公司将继续加强业务数字化转型与人才梯队建设,以技术为抓手、技能为基石,在运营业务中实现更全面的自动化、智能化场景,向客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模式和更专业的服务方案,以保障在机构业务长期发展过程中,发挥稳定的协同作用。

在基金行政人服务方面,国金道富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一方面注重业务人员专业性的提升,凭借多年积累的一站式基金外包服务经验,打造专业的外包服务团队,为全市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管理人提供贴心的专业化、个性化外包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金融科技建设不断升级优化各项系统和功能模块,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未来,公司将深化构建更具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PB业务,统筹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推动机构业务市占和综合收入实现较好增长。

(4)资产管理业务

①业务介绍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国金证券于2012年7月获得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并于2013年1月成立上海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资管”)。2022年7月,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设立国金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管子公司”)从事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截至报告期末,资管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注册资本金3亿元整,待取得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证券经营许可证后开始展业。国金资管一直重合规、强内控,始终遵循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坚持“精品资管”的发展战略,以主动管理为导向,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探索业务创新发展,以为客户创造可持续的投资回报为目标。国金资管主要业务范围涵盖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

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子公司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基金”)开展相关业务。国金基金的主要业务为公募基金管理、基金销售、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国金基金已搭建起覆盖固收及固收+、量化权益、主动权益、REITs投资的四大业务板块、建立了一条风险收益水平不同、风格差异鲜明的产品线,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处于行业中位水平。国金基金公募基金产品类型丰富,涵盖高中低各类风险等级。国金基金专户业务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细分策略的资产配置方案及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产品选择。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国金鼎兴开展。国金鼎兴是本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通过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的方式,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事投资与管理工作。

②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2022年为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元年,各资管机构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打造业务优势。2022年,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整体规模较2021年下降,但产品数量同比上升。从结构上看,2022年单一类资管计划规模占比进一步下降,集合类资管计划规模进一步上升。与此同时,“一参一控一牌”新规正式落地,券商资管公募化转型提速,竞争进一步加剧。2022年,公募基金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整体产品规模和产品数量均同比提升。结构融资方面,受地产行业受限、市场震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整体发行规模同比下降明显。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6.03万亿元,全年规模增长接近5千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受权益市场下跌影响,权益类基金规模下滑明显,而货币和固收类基金的规模增加显著。四季度权益市场回暖、债券市场调整,主动权益型、指数和指数增强型和QDII型基金规模迎来了增长,货币和固收类基金受赎回潮影响,规模出现较大下滑;工具属性强的指数和指数增强型基金尽管业绩回调,规模却迎来了远超行业的高速增长。围绕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相关制度规定的持续出台,对促进和规范个人养老金投资,尤其是对公募基金做好养老金投资管理及相关服务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对推动我国个人养老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21年6月首批公募REITs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公募REITs快速扩容,2022年有13只产品成立并上市交易。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24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获批注册并上市交易。产品的持续创新、个人养老金试点落地及监管自律的一系列政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WIND)。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方面,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202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和投资规模均出现下滑,市场化募资难趋势延续。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2022年新登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729家,注销数量达1416家,行业分化加剧。2022年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存续规模5895.72亿元,同比增长7%,优于中国私募股权行业整体水平,呈良性发展趋势(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WIND)。

③2022年度经营举措及业绩

a.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国金资管是以主动管理为特色的差异化资产管理服务机构。2022年,国金资管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稳健开展各项业务,以防风险、强管理、稳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积极拓展主动管理业务。

2022年,国金资管投研队伍实力逐渐加强,产品线进一步丰富。目前证券投资资产管理业务已发行产品的投资类型涵盖权益单多、量化投资、固定收益、固收+、FOF/MOM等,受到行业广泛认可。结构融资业务凭借国内首批参与的先发优势,基础资产覆盖企业应收账款、租赁资产、保理资产、REITs、CMBS等诸多类型,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处于行业前列,与公司业务协同进一步加深。

本报告期内,公司新发行集合计划共计49只,单一计划共计28只,专项计划共计21只。截至2022年12月底,存续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共有114只,管理的份额规模为1,315.96亿;存续的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共有76只,管理的份额规模为276.03亿;存续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共有34只,管理规模为189.89亿。

备注:上述资料和数据为母公司口径,含处于清算期的产品数据。

b.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2022年,国金基金根据市场行情及客户需求,稳定固收产品基础,大力发展量化公募产品,顺利发行公募REITs,布局主动权益和固收+产品。公司加强投研和市场团队建设,引进行业优秀人才,提升投资和销售实力,保障产品业绩整体平稳,产品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12月,国金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为463.56亿元,其中公募基金26只,管理规模为432.66亿元;专户产品32只,管理规模为30.90亿元。2022年公司日均资产管理规模为475.44亿元。国金基金量化产品以获取相对持续和稳健的超额收益为目标,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择时选股模型,严格控制运作风险,并根据各个子模型一定时期内的表现情况对其迭代,提高整体模型的适应能力,全年的超额收益特征相对稳健,量化公募产品的管理规模增长相对较快。业绩方面,根据银河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有量化团队管理超过两年的量化公募基金2022年度及近两年的业绩排名均为前5%。

2022年6月27日,继首批REITs产品上市一周年之际,西部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一一国金铁建重庆渝遂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运作,基金募集期广大投资者认购踊跃,发行阶段认购倍数超过40倍,募集规模47.93亿元,市场参与度较高。自7月8日自上市以来,二级市场表现平稳,各家做市机构在稳定二级市场价格、提供场内流动性上助力显著。

c.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截至2022年12月,国金鼎兴存续实缴管理规模56.29亿元,在管基金22支。2022年度,国金鼎兴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金额8.79亿元。

④2023年展望与规划

a.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资管行业大变革时代下,国金资管2023年将继续以主动管理为导向,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探索业务创新发展。

投资研究业务上,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积极抓取宏观择时机会和大类资产轮动机会。研究上将继续夯实目前研究团队的优势行业,做出准确跟踪和判断,并挖掘相应投资机会。围绕大类资产配置,不断完善内部子策略组成。

结构融资业务上,进一步加强服务客户、推动项目更高质量、更高效落地,产品设计深入到项目最前端,挖掘客户需求,发挥专业优势助力项目落地。

高端资产管理定制业务上,以追求长期价值为引领,持续发挥投研端与资金端、产品端和资产端形成的协同效应优势,努力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优质资产,满足各类客户的投资偏好,并结合公司战略,加大对于企业客户的协同服务。

b.基金公司资产管理业务

2023年,国金基金将跟随市场行情及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和加强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发展,稳固固定收益、发力权益特色、推进REITs业务、布局多资产配置,稳步提升产品业绩和规模,完善核心团队建设,强化合规风控及数字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务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c.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业务

2023年是国金鼎兴实施十年战略发展规划的第二年,国金鼎兴将立足于公司“以投行为牵引、以研究为驱动”的战略原则,加强体系内部协同,持续提升在医疗健康、汽车与新能源等行业的专注度与专业性水平,进一步开拓募资渠道,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5)自营投资业务及做市交易业务

①自营投资业务

a.业务介绍

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固定收益类证券、权益类证券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获取投资收益。同时着力打造服务各类客户需求的场外衍生品产品线,主要包括场外期权、收益互换和收益凭证等。

国金创新作为全资子公司开展另类投资业务,注册资本20亿元。国金创新经营范围:金融产品投资,股权投资,实业投资,投资管理。

b.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2022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在海外央行货币政策普遍收紧的环境下,中国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2022年1-10月,地产行业居民需求端政策渐进式放松,但整体需求依然偏弱;此外,宏观市场压力较大,基本面预期较弱,债券市场表现相对较好。11月,地产企业融资端政策“松绑”,同时,宏观政策优化,双管齐下,基本面复苏预期大幅上升,债券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有所扩大。2022年,上市证券做市业务正式落地,做市商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22年在俄乌冲突、美联储紧缩等事件的影响下,A股市场表现不佳,其中1-4月、7-10月为下跌区间,5-6月、11-12月为上涨区间,呈现了先跌后涨、再跌再涨的“W”型行情。从全年表现来看,A股市场呈现震荡下行趋势。2022年,场外衍生品业务需求较为旺盛,延续前几年的持续发展,各券商业务模式不断新增,也更广泛匹配了各类客户的相关需求。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监管政策的日益完善,场外衍生品存续规模的结构也发生一定变化。收益互换业务规模降低,场外期权规模提升。当越来越多的交易商参与到市场中,市场主体的交易集中度分散化趋势逐渐呈现。未来,体系化、差异化、精准化的产品线将成为抓住机遇的关键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场外衍生品业务的监管政策陆续发布,业务规范更加清晰,风险管理措施更加明确,为场外衍生品业务建立了更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是未来场外衍生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c.2022年度经营举措及业绩

固定收益自营类业务方面,公司继续对信用风险做精细化管理,挖掘个债价值,把握交易机会。公司获聘成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国债期货主做市商,同时,积极布局沪深证券交易所债券做市业务,加大做市业务资源投入,着力提升交易系统功能,交易活跃度继续提升,取得了稳健的投资收益。

(下转54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