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4月27日

查看其他日期

柏诚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司代码:601133 公司简称:柏诚股份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公司2022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5元(含税)。截至2023年4月26日,公司总股本52,250.00万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75,762,500.00元(含税)。本次不送股,不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全部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系专注于为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命科学、食品药品大健康等高科技产业的建厂、技改等项目提供洁净室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从事的洁净室行业隶属于建筑安装业(行业代码:E49)。

(二)行业发展情况

1、洁净室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洁净室行业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行业发展的早期借鉴前苏联的技术,主要用于国防、航天、原子能工业与科研,后逐渐扩展到精密机械、冶金系统的有色金属提纯和拉单晶硅等行业环境的控制。7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电子工业洁净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1977年,我国建成第一个高水平生物洁净室,代表了我国七十年代洁净室建造的最高水平。自80年代开始,我国生物洁净室建设数量逐步增加,并大量运用于日化行业,其后洁净室在制药行业与食品行业也开始得到应用,特别是1982年我国GMP认证公布后,制药业洁净室建设需求大增,无菌手术室等医疗所需洁净室建设也迅速展开。在改革开放后,发达国家技术与设备开始进入我国市场,大规模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洁净室技术的进步,通过外资企业的引入,更高级别的空气洁净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我国各领域。

90年代至今,我国科技水平蓬勃发展,全球精密电子如半导体、新型显示等行业产能加速向我国转移,医药及生物制药等产业的研发和生物技术的进步,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洁净室行业的市场化需求与技术研发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洁净室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制造强国的进一步推进,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极大程度上加速推动相关产业投资,带动了洁净室需求的增长和我国洁净室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洁净室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2019年,我国洁净室市场规模达到1,655.1亿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加快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未来,以上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带动洁净室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我国洁净室市场规模到2026年有望达到3,586.5亿元,2016年至2026年能够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15.01%的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学会,智研咨询

2、下游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半导体及泛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产业的研发、生产流程对灰尘粒子、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控制极为严格,洁净程度要求较高。洁净室作为有效控制污染物及各项指标稳定性的基础设施,是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研发和生产全过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数据中心、无人驾驶等产业发展的驱动,以及我国国产化替代进程的不断推进,半导体产业投入将持续加大,新建产能不断增长。同时,受摩尔定律推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替,带动相关产线的升级改造。未来伴随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需求增长和技术升级迭代的演变,洁净室市场亦将迎来良好发展。

1)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及资本投入增长,为洁净室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

半导体行业是高端洁净室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数据中心、无人驾驶等产业发展的驱动,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5,558.9亿美元,同比增长26.2%,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014.9亿美元。

数据来源:WSTS

根据IC insights数据分析,2021年,全球半导体企业资本支出达到1,539亿美元,预计2022年同比增长23.7%,达到1,904亿美元的年度新高。各国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5G、AI、云计算以及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对先进工艺半导体产品产生的市场需求增加,为洁净室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2)我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不断推进,洁净室行业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是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全球半导体贸易最为活跃的区域。但相比于市场规模,我国半导体产品产量仍然存在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据IC Insights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为16.7%,预计到2026年达到21.2%。中国半导体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数据来源:IC Insights

为满足我国半导体市场需求,尽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半导体产业销售额达到10,458.3亿元,同比增长23.8%,近10年以20.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协会

同时,为进一步促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我国计划未来五年内在半导体产业投资1,180亿美元。根据SEMI《300mm Fab Outlook to 2024》预测,到2024年,中国台湾将增加12英寸晶圆厂11座,中国大陆将增加12英寸晶圆厂8座,占全球新增12英寸晶圆厂总数的一半。在我国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未来半导体产业将持续加大投入,届时将为洁净室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3)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更迭推动洁净室行业需求的可持续增长

受摩尔定律推动,半导体行业持续进行快速的技术革新。当前芯片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5nm节点,高通、三星等企业均已于2021年推出5nm工艺的手机芯片,同时台积电已于2022年12月29日举行3nm工艺量产启动仪式,并正式公布了N2工艺(2nm)将会在2025年正式推出,并且将从现阶段的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转换到环绕栅极晶体管(GAAFET)进行产品的制造。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半导体企业产线改造及技术升级,进而带动洁净室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4)光伏产业的良好发展将带动洁净室行业需求的大幅增长

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严格,如晶体硅制造、电池银浆及电池组件等生产制造流程,均需在洁净空间内进行,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震动等因素,直接关系到晶体管的合格率、电学性能以及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高低。未来随着光伏发电的普及,光伏产线的大力建设将直接推动洁净室需求的大幅增长。

随着全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发展可再生且无污染的新生能源尤为重要。而光伏作为新能源行业中技术成熟、经济性高、具发展潜力且基本实现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光伏市场展望2022-2026》报告显示,2021年尽管受到大环境影响,但全球光伏市场依旧实现显著增长,装机容量为167.8GW,同比增长21%,其中中国、美国和印度分别以54.9GW、27.3GW和14.2GW的规模位列全球前三。据协会预测,未来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将持续增长,乐观估计到2026年年均新增装机量将达到458.8GW。

我国作为高能源消耗国家,政府正在致力于低碳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我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我国“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将通过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等方法进行碳减排。光伏发电作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高达87.41GW,预计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将在70-90GW之间。洁净室作为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产品生产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伴随光伏产线的大力建设,其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国家能源局

(2)新型显示产业

新型显示产业是洁净室的另一大应用领域,其制造流程繁复,至少需要上百道流程工艺,全程需在无尘的环境、精密的技术工艺下进行,研发、生产环境洁净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洁净室是其研发生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在新型显示行业持续发力,本土面板厂商的快速崛起与外资面板厂商在大陆增加高世代产线的建设,推动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中心。OLED、Micro-LED等新产品技术的发展以及老旧产线的技术升级推动了新型显示产业固定投入的持续增长,同时也直接拉动了洁净室市场需求增长。

1)显示面板行业逐步向国内转移,产线建设驱动洁净室系统集成需求增长

新型显示行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受国家减免新型显示设备及材料进口关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等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扶持,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本土面板厂商快速崛起,三星、LG显示、友达等国际面板大厂也在中国大陆纷纷建设高世代面板厂,我国逐渐成为新型显示产业中心。

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不断向国内转移,2012年起,我国面板产线进入高峰期,累计投资额超过12,000亿元,2018年我国液晶产能成功登顶全球,截至2021年底,我国液晶产能全球占比近六成,OLED产能占比攀升至25.4%,稳居全球第二。根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5,868亿元,2012年至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8%,中国显示器制造商营收首次超过韩国,全球占比超四成,跃居全球第一。

2012-2021年全球TFT-LCD产能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同时,伴随显示技术进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以及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我国液晶面板制造企业不断推出大尺寸产品生产线,投资力度强劲。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我国环京、珠三角、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新型显示产业新增投资总计达到1,690亿元。同时,新型显示技术工艺改进及升级进程加快,衍生出大量的产线升级改造需求,如增加刻蚀、贴膜等工序及传感器技术等技改升级。我国显示面板产业产能的不断增加和现有产线的升级改造,将直接拉动洁净室建设投资的增加,驱动洁净室需求的增长。

2)OLED产能不断提高,带动洁净室系统集成需求增长

OLED器件由各层有机材料组成,材料纯度、杂质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从而最终决定OLED器件的寿命和发光效率。洁净室作为保障其研发、生产环境稳定性的必要设施,伴随OLED产能提升及产线投入规模的不断增加,其市场规模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电子产品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扩展,整体向着品质化、个性化方向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新产品持续涌现,我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尤为迅速。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因具备色彩饱和度高、响应速度快、功耗较低、超轻薄、广视角等特点,依托消费电子的市场需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应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DSCC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OLED面板出货量为8.31亿片,同比增长25%,预计到2026年,全球OLED面板收入将达到610亿美元,以8%的速度增长。同时,我国厂商在OLED面板方面亦持续发力,产能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OLED产能达到13.6平方千米,预计2022年OLED产能将达到21.8平方千米,近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5.1%,且产能占比逐步提高。未来伴随OLED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相关产能建设将不断增加,洁净室系统集成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3)新型显示行业技术更新迭代推动洁净室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LCD、OLED等主流技术仍将不断迭代演进,并通过渐进式创新提升消费者体验。除了处在主赛道上的LCD、OLED技术之外,Mini-LED、Micro-LED、激光等新兴显示技术也在竞相发展,为显示终端市场提供了更多差异化产品,创造了新的应用场景,成为促进新型显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洁净室升级改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超高清、低成本是新型显示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Mini-LED作为LCD技术的延伸,其显示效果接近OLED,但价格比OLED低,而且功耗低、寿命长,同时其在技术、产能、良率等方面已经具备量产条件。在2021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三星推出了结合QLED技术和Mini-LED技术的高端电视,LG发布了首款Mini-LED背光电视QNED TV,TCL、康佳和长虹等厂商也推出了Mini-LED产品,Mini-LED将成为近几年新型显示行业的新趋势。此外,作为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Micro-LED从显色效果、反应速度、功耗和体积轻薄等方面,都与OLED相当,且在大尺寸面板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虽然目前Micro-LED仍存在技术瓶颈,但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其将成为未来新型显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未来伴随新型显示行业内各厂商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的更新迭代,相关配套的高科技洁净厂房升级改造需求将不断增长,为洁净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3)生命科学产业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近年来,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等生物医药行业。

(下转478版)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万股

三、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3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柏诚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过建廷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华小玲 会计机构负责人:华小玲

合并利润表

2023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柏诚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00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0.00 元。

公司负责人:过建廷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华小玲 会计机构负责人:华小玲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3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柏诚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过建廷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华小玲 会计机构负责人:华小玲

(三)2023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适用 □不适用

调整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的原因说明

202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以下简称“解释16号”),其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内容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公司于2023年1月1日执行解释16号的该项规定,对于因适用解释16号的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公司按照解释16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一一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报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特此公告

柏诚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4月27日

证券代码:601133 证券简称:柏诚股份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