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4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04-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公司代码:603799 公司简称:华友钴业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总股本1,599,464,98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 利2.00元(含税),共分配319,892,996.40元(含税);不实施送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近年来,随着全球双碳政策的大力推行、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和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革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报告期内,我国密集出台了全方位激励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国际主流车企亦在加快电动化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

报告期内,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渗透率为25.6%。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确定性持续得到加强。2022年6月,欧盟议会通过了2035年在欧盟境内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提案;欧盟27国环境部长也通过决议,支持欧洲议会的决定,这意味着欧洲将在未来12年中完成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计划投资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将重点支持电动车、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该法案有望进一步激发美国市场新能源车需求增长。根据Trend Force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1065万辆,同比增长63.6%。

作为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件,锂电池及锂电材料产业亦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不断扩大市场容量,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三元材料体系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主流的技术路线之一,近年来技术快速迭代、革新。高镍、高电压三元材料因在能量密度、轻量化和低温性能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已成为三元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三元材料出货量64万吨,同比增长47%,从产品结构来看,8系及以上材料占比上升至第一,占比超40%。同时,在三元材料高镍化趋势下,电池用镍的需求快速增长,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2022年国内硫酸镍产量约37.55万金属吨,同比增长30.65%。未来随着高镍三元材料快速发展、4680电池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硫酸镍及上游镍原材料的需求预计将保持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高端数码消费产品的销量整体疲软,钴金属价格先涨后跌。根据中国信通院和Canalys数据,2022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下降22.6%;2022年全球PC出货量为2.85亿台,同比下降16%。国际钴金属价格一季度受非洲疫情及洪水等因素影响,从年初开始持续上涨至5月中旬,后续由于市场低迷及原料供应逐步恢复,国际钴金属价格开始下跌,截至12月底,MB低品位金属钴价格跌幅达44.44%。虽然消费类电子产品进入成熟期,其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但因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较大,更新换代较快,其在锂电池消费中仍将维持稳定的市场需求量并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报告期内,新一代移动通讯5G快速发展,5G手机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年国内市场5G手机出货量2.14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8.8%。5G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提升手机对电池带电量的需求,从而带动含钴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未来5G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终端(手机、汽车、面板、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分布式储能等)的互联互通,发展潜力巨大,这些终端产品在锂电池消费中将维持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5G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所支持的新兴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公司所从事的产业前景非常光明,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目前正致力于进一步巩固自身钴行业领先者地位的同时,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行业领导者。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钴镍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在公司内部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钴镍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二)经营模式

1、新能源业务

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聚焦锂电正极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钴酸锂材料,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电池、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正极材料产品主要通过混料磨料、高温烧结、粉碎分解等工艺来制备。生产正极材料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子公司内供和市场化采购。正极材料的客户为锂电池生产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主要参考镍、钴、锰、锂金属的市场价格,结合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

新能源业务按照“快速发展、高端突破、效益导向,抢占新能源锂电材料制高点”的定位,贯彻“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以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不断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实现产量、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已大批量应用于国际高端品牌汽车产业链、国际储能市场和消费类电子市场。公司三元正极材料已经大批量供应宁德时代、LGES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客户,形成了丰富的产业生态链,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电动汽车。公司氧化钴锂产品逐步向倍率型、高电压升级,已全面进入全球主流消费电子供应链,全面覆盖三星、苹果、华为、小米、VIVO等终端手机厂。作为公司向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转型的战略重点,公司新能源业务在公司未来的产业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2、新材料业务

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材料和钴、镍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和消费类电子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通过合成、洗涤、干燥等工艺来制备,生产三元前驱体所需的原材料主要自供,同时外购部分作为补充;三元前驱体的客户主要为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主要参考镍、钴、锰金属的市场价格,结合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钴、镍原料的采购计价方式按市场金属交易价格的一定折扣确定;钴产品的销售在国内和欧洲市场基本采用直销模式,在日本、美国市场主要采取经销模式,在韩国市场采取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模式。在销售定价方面,公司主要参考钴、镍等金属国际、国内市场价格,结合各类市场供需情况,制订销售价格。

新材料业务在一体化的产业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公司制造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公司将上游镍钴资源转化为新能源材料的核心环节。新材料业务按照“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效益领先的行业标杆”的定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智能制造能力和成本控制水平,已成为行业中先进制造、绿色制造、效益领先的标杆。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已经进入到LG化学、SK、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全球头部动力电池的核心产业链,产品已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路虎捷豹等欧美高端电动汽车,并与特斯拉签订了供货框架协议,进入特斯拉核心供应链。新材料业务在巩固公司钴新材料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协同制造成本优势,聚焦主流市场、主流客户、主流产品,快速拓展三元前驱体业务,为新能源板块提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为产业链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承载着公司向锂电新材料转型升级的关键任务。

3、资源业务

公司资源业务主要包括钴、镍、锂、铜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和初加工。钴、铜业务主要产品为粗制氢氧化钴和电积铜,目前非洲资源板块已形成以自有矿山为保障,以刚果(金)当地矿山、矿业公司采购为补充的商业模式。钴铜矿开采后,通过选矿工艺生产钴铜精矿,通过湿法冶炼的方式生产粗制氢氧化钴和电积铜产品;钴铜矿料由自有矿山供应和向当地矿业公司采购,含钴原料的采购计价方式按MB价格的一定折扣确定;铜矿原料采购定价也主要与国际市场铜金属价格挂钩;粗制氢氧化钴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新材料业务钴新材料的冶炼,电积铜产品一般销售给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商,主要采取与LME铜价挂钩方式定价。镍业务主要产品为粗制氢氧化镍、高冰镍等镍中间品,镍矿料主要通过参股矿山、长期供应合作协议等方式来保障供应,以市场化采购为补充;镍中间产品主要作为国内新材料业务所需原料,主要采取与国际国内公开市场价格挂钩方式定价。锂业务通过对津巴布韦自有矿山的开采及选矿,主要产品为锂辉石精矿、透锂长石精矿;锂辉石精矿、透锂长石精矿主要用于国内新材料业务锂盐的冶炼。

资源业务是公司产业一体化的源头。公司通过多年的非洲资源开发,在刚果(金)、津巴布韦已建立起集采、选、冶于一体的资源保障体系,为国内制造平台提供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2018年,公司启动了印尼红土镍矿资源开发,近年来印尼镍资源开发纵深推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华越公司6万吨镍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自2022年上半年提前实现达产后持续稳产超产,华科公司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于2022年四季度投料试产,并于今年一季度末基本实现达产,华飞公司12万吨镍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华山12万吨镍金属量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和Pomalaa湿法冶炼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展开,持续推进与大众汽车、福特汽车、淡水河谷印尼、青山控股集团的印尼镍钴资源开发战略合作,随着印尼镍钴资源布局深入推进,将为公司高镍锂电材料的发展提供更具成本竞争优势的镍钴原料,进一步夯实一体化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进行了城市钴镍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布局,完善了钴矿供应链尽责管理体系建设,布局了津巴布韦锂矿和刚果(金)锂矿资源,为公司获取可持续的钴、镍、锂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司低成本、稳定可靠的资源保障为公司打造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此外,公司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公司子公司华友衢州、资源再生和江苏华友分别进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和第四批次。公司与多家知名整车企业合作梯次利用开发和承接退役电池再生处理,与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合作以废料换材料的战略合作模式,已与多家国内外整车企业达成退役电池回收再生合作。随着业务开拓,公司正在形成从钴镍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

公司在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坚持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全面实施“两新、三化”战略,将公司从全球钴行业领先者转型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

3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股东情况

4.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4.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2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华友钴业关于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股票代码:603799 股票简称:华友钴业 公告编号:2023-053

转债代码:113641 转债简称:华友转债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不实施送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 本次利润分配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

● 如在本议案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 本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低于30%的简要原因说明:公司2022年度拟分配的红利金额为3.20亿元,实施完成后2020-2022年度三年累积分红为9.29亿元,已达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29.91亿元的31.06%;董事会综合考虑目前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发展阶段及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并兼顾利润分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定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一、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主要内容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900,836,572.14元。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司2022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0元(含税),不实施送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截止2023年4月26日,公司总股本1,599,464,982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19,892,996.4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8.18%。

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如后续总股本发生变化,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独立董事发表了同意的独立意见,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二、本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低于30%的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盈利39.10亿元,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900,836,572.14元,上市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为319,892,996.40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比低于30%,主要原因如下: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双碳政策的大力推行、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推进和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的技术革新,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并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作为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件,锂电池及锂电材料产业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扩大市场容量,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在电池的技术路线选择上,三元材料由于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次数、安全稳定性以及回收价值等特点,成为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高端长续航新能源汽车。而镍、钴、锂作为三元动力电池必备的原材料,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行业头部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扩充产能,以期抓住高速增长的市场机会。

(二)公司发展阶段和自身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完整产业链。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镍钴新材料产业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公司在进一步巩固自身钴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全面推进“两新三化”发展战略,坚持“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的转型之路,践行“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的竞争策略,着力做强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干快上,只能朝夕,全力推进“十年任务五年完成”的宏伟进程,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

(三)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及资金需求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30.34亿元,同比上升78.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0亿元,同比上升0.3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给公司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公司抓住这 一历史机遇,加快布局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精炼、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废旧电池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一体化产业链,推动一批合资项目、海外项目的落地建设,尤其是印尼镍钴资源开发,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公司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张,产业规划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资金需求量较大。此外,随着公司业务、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使公司保持日常生产经营和加强应对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的能力,公司需要留存充足收益用于流动资金周转。

(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较低的原因

公司2022年度拟分配的红利金额为3.20亿元,实施完成后2020-2022年度三年累积分红为9.29亿元,已达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29.91亿元的31.06%;董事会综合考虑目前公司所处的行业特征、发展阶段及未来资金需求等因素,并兼顾利润分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定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五)上市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的确切用途以及预计收益情况

公司留存未分配利润将继续用于公司业务发展,保障公司未来产业规划项目顺利推进,补充公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支持公司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将留存未分配利润继续投入公司经营能相应减少公司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借款,节约财务成本,有利于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

三、公司履行的决策程序

(一)董事会审议和表决情况

公司于2023年4月26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五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本方案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利润分配政策和公司已披露的股东回报规划。

(二)独立董事意见

独立董事认为:公司制定的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充分考虑了公司的经营规划与实际资金需求、长远发展战略及股东合理回报等因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该预案兼顾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对股东的合理回报,有利于保证公司日常经营和未来产业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有效降低财务费用支出,保障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给股东带来长期回报,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鉴于此,我们认为,公司本年度的现金分红比例是合理的,我们同意该利润分配预案并同意将该预案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三)监事会审议和表决情况

公司于2023年4月26日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

四、相关风险提示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综合考虑了公司发展阶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因素,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获得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27日

(下转1010版)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二、股东信息

(一)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三、其他提醒事项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四、季度财务报表

(一)审计意见类型

□适用 √不适用

(二)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3年3月31日

编制单位: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陈雪华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焰辉 会计机构负责人:马骁

合并利润表

2023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00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为:0.00 元。

公司负责人:陈雪华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焰辉 会计机构负责人:马骁

合并现金流量表

2023年1一3月

编制单位: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审计类型:未经审计

公司负责人:陈雪华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焰辉 会计机构负责人:马骁

(三)2023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适用 √不适用

特此公告。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年4月26日

证券代码:603799 证券简称:华友钴业

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