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5月23日

查看其他日期

让绿色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2023-05-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严曦梦

在5月22日举行的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揭牌仪式暨“构筑新兴金融人才高地 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学术交流会议“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分会场上,多位业内专家围绕绿色金融发展机遇展开深度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已是金融业的普遍共识。

绿色融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融资领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并迎来巨大机遇。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融资领域经历了从蓄势到迸发,从单一到多元,从无序到规范,从探索到接轨的转变。

以绿色贷款为例,2013年6月我国绿色贷款余额约为4.9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2%。截至目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22万亿元,是10年前的4.5倍,远超其他各项贷款增速,在所有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也提升至约10%。

此外,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资管、绿色基金等各细分领域融资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的适配场景,组成了较为完备的多元化绿色融资功能体系。

与会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绿色融资市场前景广阔。根据《应对中国气候挑战:为转型提供融资,实现净零未来》报告,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从2020年到2060年,预计我国在电力、钢铁、交通、建筑和房地产行业所需的绿色融资总额约140万亿元,即年均资金需求超过3.5万亿元。

推动碳定价 扩大碳金融

与会专家表示,绿色金融的价格发现功能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实现‘双碳’目标最需要解决的是碳排放价格的形成问题。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较为强大,利用上市公司股价变化看碳溢价是多少,从而可以倒推出碳价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表示。

刘俏建议,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助力全国碳市场建设。一是增加市场交易主体,纳入更多企业参与交易;二是发挥好金融的流动性等功能,试点碳期货、碳期权等碳中和相关的金融产品。

徐斌建议,完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相关机制,强化基础功能设施建设,为绿色融资生态的建立提供闭合的基础信息平台。提升碳市场价格杠杆功能和市场活跃度,加强财政扶持,加大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力度、覆盖面与穿透性,研究碳收益的分配共享机制,形成价格发现和传导机制,让参与主体得到相应回报。

围绕“双碳”目标,徐斌建议规划“路线图”,分解目标任务,构建责任清单,为深入推进绿色融资发展提供可靠政策依据。同时,出台脱碳减排具体行动方案,健全政策模板和“工具箱”,不断完善梯度式解决和实施方案。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愿增强

ESG投资是资本市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愿进一步增强。

数据显示,2022年,逾1700家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ESG相关报告,占比34%。A+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发布率领先;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ESG相关报告发布率超过80%。

中证指数公司ESG业务部总经理赵永刚表示,目前,中证ESG评价覆盖全部A股,评价结果呈正态分布。其中,央企公司中高评级公司占比超过32%,沪深300成分股中高评级公司占比超过62.3%,反映了现阶段央企和大市值公司更加重视ESG信息披露。

赵永刚表示,企业对ESG风险的管理将通过盈利改善和风险传导机制影响企业价值。如果将上市公司按照中证ESG评价分为高低两组,在未来1年高评级组的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持续性,且企业在未来1年发生违规、诉讼,违法的行为都较少。

在ESG投资工具方面,中证指数公司推出国内首条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沪深300碳中和指数,引领气候投融资创新。目前,中证指数公司形成了ESG基准、ESG领先、ESG策略、ESG主题和碳中和主题指数系列,发布ESG等可持续发展指数132条,其中股票指数100条,债券指数30条,多资产指数2条。跟踪的基金产品82只,资产规模合计约11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