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苍蝇”一起打 金融反腐持续深入
◎记者 黄坤
一批金融领域贪腐“老虎”“苍蝇”相继被查 。纪检监察机关近期消息显示,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茆君才,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驻蒙商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赵光炯,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当前,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5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突出重点领域,深化整治金融、国有企业、政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粮食购销等行业的腐败,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
重要金融机构“一把手”落马
今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多名干部“落马”。
梳理来看,“靠监管吃监管”、“以权谋私”、安排亲友作“白手套”隐藏“影子股东”身份等贪腐手段花样翻新,有多人因此被“双开”,部分干部被中纪委称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典型、腐败问题与金融风险交织的典型。
例如,央行机关服务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牟善刚将公有住房拆迁款据为己有,在工程承揽、工作安排、购买大规格纪念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证监会会计部原主任王宗成大搞期权腐败,以虚假投资理财方式埋设“钱袋子”;海南银保监局原一级巡视员秦会忠插手干预监管机构人事安排,违规参与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
在今年“落马”的高层干部名单中,不乏多名重要金融机构总部及分支机构“一把手”。例如,中国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连舸,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王卫军,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李秀昆,浙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沈仁康等,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农信系统“窝案”“串案”频发
金融系统的反腐工作持续推进,今年以来农信系统反腐力度较大。
据中纪委官方通报信息统计,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等地均有农信系统“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立身不正、带头贪腐,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窝案”“串案”现象。
梳理已公布的农信系统干部贪腐情况可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规办理信贷审批、人事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成为腐败“高发区”。
一些领导干部将公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被“双开”。例如,广东省农信社原党委书记、理事长王硕平在干部职务晋升、岗位调整方面违规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广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梁志军利用职权为特定关系人在工程招标、入股管理服务对象企业等方面谋取利益,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
此外,上梁不正下梁歪,接连挖出“硕鼠巨蠹”现象明显。例如,今年2月,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王哲被查,3月该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吴金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
3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2023年工作部署中,明确提出严查利用监管审批权、检查权等谋取私利的问题,严查违规插手干预信贷审批、利用民间借贷不当谋利等问题。
“内鬼”“蛀虫”无所遁形
重点领域重点整治,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让“内鬼”“蛀虫”无所遁形。4月8日,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完成进驻工作,对30家中管企业党组开展常规巡视,对5家中管金融企业党委开展巡视“回头看”等,推动解决金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通报,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接受审查调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沈阳审计分部原总经理侯敏被“双开”,其靠“信贷”吃“信贷”,靠“审计”吃“审计”,是国有金融企业分支机构“一把手”以贷谋私的典型,是国有金融企业审计监督分支机构“一把手”顶风违纪、风腐一体的典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惩治腐败零容忍,持续强化高压震慑。5月,浙江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朱从玖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朱从玖曾任浙江省副省长,分管浙江金融工作长达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