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6月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57版)

2023-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57版)

三、持续督导机构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访谈了公司财务总监、采购部门负责人,了解公司产品单价、成本变动情况;

2、获取了公司原材料采购明细表,分析了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化情况;

3、结合市场环境对公司2020-2022年各类型产品毛利率进行波动分析;

4、获取了公司成本计算单,了解公司成本归集方式,分析各产品料、工、费构成及波动情况,核查了公司产品成本核算情况;

5、查阅了同行业可比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分析了公司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差异原因。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持续督导机构认为:

1、公司毛利率持续下降,主要原因系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收入结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单价下降,具备合理性;

2、公司各区域毛利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系产品结构差异所致,各区域销售产品构成及类型不同,导致各区域毛利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具备合理性;

3、公司产品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系细分市场差异、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和市场竞争策略的影响,具备合理性。

三、关于应收款项情况

近三年,公司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合计26,515.04万元、32,471.83万元、32,328.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0%、88%、104%,逐年上升。其中,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0,243.20万元,占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的45%,同比增加12.54个百分点。请公司:(1)按同一控制口径列示前五大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名称、账面余额、账龄、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及期后回款情况,结合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应收账款持续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2)按同一控制口径列示前五大应收票据客户名称,结合应收票据账期、逾期未兑付情况、银行承兑汇票开立银行、商业承兑汇票开立方信用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对上述问题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按同一控制口径列示前五大应收账款对应的客户名称、账面余额、账龄、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及期后回款情况,结合信用政策、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应收账款持续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1、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的具体情况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客户进行了合并披露。

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2021年与2020年相比,增长较多,主要由于2021年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全年业务增长较快,较2020年销售收入增加54.06%;2022年与2021年基本持平,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销售主要集中于中国中铁、国家铁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下属公司,这些客户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受工程工期以及建筑项目业主的回款等因素决定,回款周期较长,导致1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较高。

2、应收前五大客户的期后回款情况及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客户进行了合并披露。

因列示的客户为最终控制方,包括多个下属公司,所以只抽取了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合同进行了列示。

第一名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主要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

(1)先货后款,货款分期支付。结算完成后,中国中铁在收到公司开具的正式增值税专用发票后60日内,中国中铁按当月业主向其拨付的工程进度款比例向公司支付当月结算金额的70%,安装调试及验收合格后支付到总金额的95%,剩余5%作为质保金,在质保期满后1个月内无息支付。

(2)货款分期支付情况一。到货验收合格,且中国中铁在收到公司开具的正式增值税专业发票并通过税务认证后,向公司支付该批货物60%的价款,安装完成后支付该批货物20%的价款,工程开通验收合格后支付该批货物15%的价款,剩余5%作为质保金,待建设单位返还中国中铁质保金后1个月内无息支付。

(3)货款分期支付情况二。到货验收合格,且中国中铁在收到公司开具的正式增值税专业发票并通过税务认证后,中国中铁按当月业主向其拨付的工程进度款比例,向公司支付该批货物60%的价款,安装完成后支付该批货物20%的价款,工程开通验收合格后支付该批货物10%的价款,剩余10%作为质保金,待建设单位返还中国中铁质保金后1个月内无息支付。

第二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如下:

(1)供货单合同设备价款分预付款、到货款、投运款和质保金支付,支付比例为0:10:0:0,即该供货单全部合同设备出厂试验合格并交货后,公司凭到货验收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办理到货款支付申请手续。国家电网在申请手续办理完毕后60日内,支付到货款。

(2)合同价格分预付款、到货款、投运款和质保金四次支付,支付比例为0:9.5:0:0.5,质保期为从合同设备通过验收并投运后24个月。

(3)合同价格分预付款、到货款、投运款和质保金四次支付,支付比例为1:4:4.5:0.5,质保期为从合同设备通过验收并投运后24个月。

第三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路”),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如下:

(1)交付并验收合格、安装调试后180日内,中国铁路向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97%,每次付款前,公司应按中国铁路规定提供合法有效的增值税发票。剩余3%作为质保金,在质保期届满之日起7日内支付。

(2)交付并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相关票据办理内部审核,审核通过,发票入账后,12个月内,中国铁路按公司出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支付95%货款,剩余5%作为质保金,在质保期满后支付,不计利息。

第四名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如下:

(1)中国铁建收到公司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国铁建认可的结算单等单据后,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支付公司所交付物资款项至60%,工程开通后,中国铁建向公司支付35%的结算款项。剩余5%作为质保金,质保期满3个月,中国铁建在30日内无息支付。

(2)货物到达现场验收合格,且向中国铁建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经中国铁建财务人员到税务部门认证合格后90日内,支付至该批货物总价的60%,工程开通之日后60日内支付至货款总额的80%,建设单位出具整体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文件30日后,支付至货款总额的97%,余款3%作为质保金,质保期满如无质量问题无息付清。

第五名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如下:

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次月支付60%的货款,3个月内支付货款的30%,剩余10%作为质保金,质保期为12个月,质保期满后30天内支付质保金。

从合同回款情况来看,前五大客户中,合同约定款项需要等业主拨付或合同约定工程项目全部开通后付款的规定,导致应收账款的回款受工程项目工期的影响。工程项目工期多为2-3年左右,所以应收账款账期较长,而且应收前五大客户的收入总额为12,348.06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39.83%,以及国企的审批流程繁琐等原因,增加了公司货款回收时间,导致应收账款余额增加。

3、公司的信用政策

公司业务分为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板块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两大板块。其中,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板块主要服务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铁路、中国中铁等大型央企;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板块的客户主要是锻压机械、纺织机械、石油机械等行业的设备制造商,以民营企业为主,公司客户的企业性质和企业信用差异较大。

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板块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公司、中国铁路、中国中铁等长期合作、回款情况良好且支付能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央企及大型国有企业,考虑到该部分客户付款流程审批时间周期较长,结合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40-270天左右)后给予9个月的信用期,对其他长期合作、回款良好的非上市公司客户给予6个月的信用期;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板块主要为锻压机械、纺织机械、石油机械客户,其中对长期合作、回款情况良好且支付能力较强的客户给予6个月的信用期,开拓的新客户根据公司具体的评级标准给予3-9个月的信用期或者先款后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公司、中国铁路、中国中铁相关业务为客户的格式合同,合同条款格式固定,公司大都按照客户的合同格式条款签订合同;但是电网与铁路项目周期长,需要由客户推进整体项目进度,实际付款并非按照合同执行,实际付款周期较长。因此公司制定客户信用期用于业务人员催收相关款项,考虑客户支付能力较强,且公司产品主要用于电力与铁路,最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收款结算。

4、应收账款周转率列示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上年相比降低,主要由于2022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

5、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应收账款列示

9家同行业可比公司中,8家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与上年相比增长。宏力达和金智科技1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占比增加较多,其他几家公司基本变动不大。公司1年以上应收占比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中铁、国家铁路等客户的工程项目周期长,且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导致的。

综上所述,公司的销售主要集中于中国中铁、国家铁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下属公司,这些客户合同约定的回款时间受工程工期以及建筑项目业主的回款等因素决定,所以回款时间增加,导致应收账款与往年相比增加。

(二)按同一控制口径列示前五大应收票据客户名称,结合应收票据账期、逾期未兑付情况、银行承兑汇票开立银行、商业承兑汇票开立方信用情况,说明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

1、应收票据前五大客户列示如下: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客户进行了合并披露。

前五大客户应收票据金额合计5,805.00万元,占应收票据余额的60.59%,其中,前五大客户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93.11%,商业承兑汇票占比6.89%。公司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主要由违约风险较低的银行承兑汇票构成。

应收票据前五大客户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客户进行了合并披露。

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无逾期未兑付的情况。

2、规范要求

新金融工具准则采用预期信用损失率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实际执行采用迁徙率模型,依据历史期间实际损失率,结合前瞻性信息对本期应收款项未来损失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计提相应减值。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判断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是否显著增加:第一,如果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采用概率加权法计算确定该金融工具在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以此确认和计提减值准备。第二,如果未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确认和计提减值准备。

公司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参考应收账款的预期损失率,综合考虑银行承兑汇票开立银行、商业承兑汇票开立方信用情况,票据到期后历史逾期未兑付情况,确定应收票据坏账准备预期信用损失率。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列示:

公司根据商业票据在初始确认时的分类,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商业票据以其账面价值在“应收票据”项目列示,将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商业票据以其公允价值在“应收款项融资”项目列示。由于“6+9”(其中,“6”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是指其他9 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浙商银行)银行承兑汇票对应的信用风险最低,企业对其贴现或背书能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公司直接将管理的经“6+9”商业银行承兑的票据的业务模式判断为“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列报为“应收款项融资”;公司对非“9+6”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公司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模式判断为“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列报为“应收票据”。

公司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中,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8,702.95万元,占比91%,

银行承兑票据虽为非“9+6”银行,但实际银行承兑汇票期限较短、违约风险较低,在短期内履行其支付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历史未出现未能兑付情形。因此我公司将银行承兑票据视为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0元。此外,公司摘录同行业上市公司2022年报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计提政策及计提情况列示如下:

由上表可知,同行业上市公司应收票据中核算的银行承兑汇票在2022年末中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均为0元,公司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坏账政策一致。因此,公司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按照恰当的会计政策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为0元。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中商业承兑汇票金额为877.91万元,商业承兑汇票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方法及会计处理参照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综合考虑承兑方、历史逾期未兑付情况来确定。由于公司历史极少出现逾期未兑付的情况,且商业承兑汇票开立方的最终控制方主要是国企,风险相对较小,已按照合理的比例计提了坏账,期末坏账准备金额为83.14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已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要求,充分计提了坏账准备。

二、会计师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了解公司信用政策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对于制度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2、通过分析主要客户当期及历史收入确认情况、回款情况,客户的资质背景及经营现状,评价管理层对主要客户期末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的会计估计的合理性;

3、通过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官方网站等公开信息,对主要客户的履约能力进行分析,结合报告期内及期后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对公司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进行评估;

4、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等资料,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及计提比例进行比较分析;

5、复核管理层不同信用风险组合划分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公司历史上同类应收账款的实际坏账发生金额以及情况,结合客户信用、市场条件以及客户项目完成进度等因素,评估各风险组合的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率是否适当,并测试信用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计算的准确性;

6、向相关客户寄发应收账款询证函;

7、获取应收票据备查簿并进行核对,分析应收票据期末余额构成、比较期间波动的情况;

8、对期末应收票据承兑人信用等级、历年承兑情况,复核公司应收票据计提的坏账准备的政策及计提金额的充分性;

9、对比同行业上市公司应收票据坏账计提政策并分析公司的应收票据坏账计提政策是否恰当。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2022年度应收账款持续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客户建设项目周期、付款审批流程较长,导致回款周期较长,具有业务合理性;

2、就财务报表整体公允反映而言,应收票据坏账准备符合金融工具准则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规范要求,未发现与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金额相关的财务报表重大影响。

三、持续督导机构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访谈公司管理层、财务总监、销售部门负责人,了解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主要客户的销售内容、信用政策;

2、查阅了公司2022年度应收账款账龄明细表及坏账准备计提表,复核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分析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是否充分;

3、获取了公司2022年度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清单,查阅了主要购销合同、出库单、发票、银行流水和记账凭证等资料,并比对复核公司会计师的回函信息;

4、获取了公司2022年度前五大应收票据客户清单,查阅了主要购销合同、出库单、发票、银行流水、记账凭证、银行承兑汇票合同等资料;

5、通过公开网站,查询了公司2022年度前五大应收账款客户、前五大应收票据客户信息,了解上述客户的工商信息、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公开披露信息;

6、获取了公司期后回款明细表,检查期后回款情况。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持续督导机构认为:

1、公司2022年度应收账款持续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主要客户中国中铁、国家电网等建设项目周期较长,导致回款周期较长,但由于客户资信状况良好,实际发生坏账的风险较低;

2、公司2022年度应收票据类型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账期主要集中在一年及以下,无逾期未兑付情况,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四、关于应付票据

2022年公司应付票据3,274.10万元,同比增长3459%;货币资金受限金额2,186.56万元。请公司:(1)按同一控制口径,分别列示前五大供应商、前五大应付票据对应的供应商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关联关系,说明是否较上年存在重大差异。若存在,请说明原因及合理性;(2)结合应付票据规模、结算方式、保证金比例、付款政策变化情况等,说明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货币资金受限情况的匹配性。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对上述问题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按同一控制口径,分别列示前五大供应商、前五大应付票据对应的供应商名称、采购模式、采购产品、关联关系,说明是否较上年存在重大差异。若存在,请说明原因及合理性。

1、2021年-2022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供应商进行了合并披露。

如上表所示,公司报告期及上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均未超20%,2022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由17.46%降至15.75%,采购内容为公司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产品日常生产原材料,上述供应商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方式主要为询价采购、招标采购、定向谈判等方式,其中对于通用性材料、用量较大的辅材以及10万元以上的设备,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前五大供应商均采用询价与招标相结合的采购方式。

2022年度前五大供应商新增山东北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华信通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北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地处淄博当地,主要供应定子/转子冲片,2022年5月公司与山东北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采购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每年分配给山东北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购份额不低于公司定子/转子冲片采购总额的60%;同时山东北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确保在同等质量情况下,给予公司最低价格,因此2022年公司对其加大了采购份额,进入前五大供应商。深圳市华信通电子有限公司是漆包线供应商,2022年在淄博建立了仓库,可保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因此2022年公司对其增加了采购份额。

2022年度,公司较上期前五大供应商减少了淄博市金达冲剪有限公司及北京安拓源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市金达冲剪有限公司主要供应定子/转子冲片,因公司加大了对山东北合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定子/转子冲片的采购份额,2022年淄博市金达冲剪有限公司由上年的第二大供应商变动为第七。北京安拓源科技有限公司是进口集成电路分销供应商,适用于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业务和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业务,针对近年进口集成电路价格持续增长的情况,2022年公司加大了集成电路国产化的进度,增加了国产芯片的采购量,减少了进口集成电路的采购额;同时公司在进口集成电路代理商预订的集成电路在2022年逐步交货,减少了在集成电路分销商采购额。

2、2021年-2022年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前五名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供应商进行了合并披露。

2022年末,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前五名金额合计为1,130万元,占期末应付票据余额的比率为34.51%,上述款项余额的构成,均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购买生产材料,且公司与上述供应商无关联关系。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前五名合计比期初增加1,047万元,主要系公司采购原材料种类繁多,供应商众多且采购体量较小,2022年与主要供应商协商使用公司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因此,2022年末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前五名金额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

注:上表对同一控制下企业视同为同一供应商进行了合并披露。

2022年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前五名的供应商的采购额为2,443.07万元,占比14.19%,主要使用公司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从而使得对应应付票据余额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

(二)结合应付票据规模、结算方式、保证金比例、付款政策变化情况等,说明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与货币资金受限情况的匹配性。

2022年末应付票据余额为3,274.1万元,同比增长3,459%,主要是由于公司充分地利用银行授信额度及票据金融工具,在已有的结算政策条款下更多地选择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付款,同时与更多的供应商协商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支付结算方式,从而使得2022年末公司应付票据余额较2021年末大幅增加。

2022年,应付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与保证金的勾稽关系如下:

2022年公司对外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按照公司与承兑行签订的授信协议向银行缴付约定比例的保证金。

2021年公司对外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质押公司收到的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并缴付10%的保证金,即10万元,质押应收票据明细如下:

2021-2022年,公司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明细如下表所示,其中2022年,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435.37万元,用于担保开立承兑汇票的定期存款100万元,合计1,535.37万元;2021年,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0万元。2021-2022年,公司应付票据保证金金额和受限货币资金明细相匹配。

综上所述,2022年公司应付票据期末余额的前五名供应商与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基本一致,报告期内应付票据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充分利用银行授信额度及票据金融工具,在已有的结算政策条款下更多地选择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付款。

二、会计师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识别公司的受限货币资金,获取承兑协议并对受限的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与应付票据余额进行勾稽核对;

2、获取应付票据备查簿,核对票据备查簿登记信息与账面信息是否一致、与网银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明细是否一致;

3、向银行函证期末应付票据情况、受限的保证金情况;

4、分析核对应付票据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是否与公司的供应商、结算方式、采购量相匹配;

5、了解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内控有效性测试,获取主要供应商的采购合同并对采购发票、采购入库进行细节测试,以检查采购内控的有效性及采购业务的真实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报会计师认为:

1、公司2022年度前五大供应商较上年未发现重大变化;

2、公司2022年末应付票据供应商大幅上涨与公司实际业务情况相符,2022年末应付票据余额与货币资金受限情况具有匹配性。

三、持续督导机构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获取并查阅了公司相关配套的采购管理制度,包括《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认证与考核管理办法》;

2、访谈了采购负责人、财务总监,了解主要供应商的交易背景、结算模式、结算期限以及期后结算情况等;

3、获取并查阅了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订单台账,检查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合同,并比对复核公司会计师的回函信息;

4、获取了公司应付票据主要承兑银行签订的承兑协议,查验了承兑协议中约定的保证金比例条款,并结合已开立的应付票据金额核对保证金比例;

5、复核取得2022年度会计师银行函证,了解期末应付票据情况、受限的保证金情况。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持续督导机构认为:

1、公司2022年度前五大供应商较上年变动无异常,符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主要供应商采购变动具有合理性;

2、公司2022年应付票据余额大幅增加,主要原因系公司充分利用银行授信额度及票据金融工具支付货款,具备合理性;

3、公司2022年应付票据余额均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与货币资金受限比例相匹配。

五、关于流动性风险、开展新业务风险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9.97万元;货币资金余额20,108.26万元,除募集资金、受限货币资金外,自由可支配资金余额4,605.85万元。此外,年报披露,公司将聚焦用户侧储能技术,布局用户侧光储一体化电站业务及其相关配套产品。请公司:(1)结合目前经营性现金流、营运资金需求、期末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余额、近期投融资安排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若存在,请说明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作出必要的风险提示;(2)说明报告期内新业务模式、形成的产品、在手订单、销售收入、客户及关联关系,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人才科研储备、现金流水平、拟投入和已投入资金金额,分析现阶段开展新业务的可实现性与合理性、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现有业务的影响,并充分提示新业务开展的相关风险。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对上述问题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结合目前经营性现金流、营运资金需求、期末可自由支配的货币资金余额、近期投融资安排等情况,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若存在,请说明已采取或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并作出必要的风险提示。

1、公司货币资金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20,108.26万元,其中未受限货币资金余额为4,605.85万元。

2、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情况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1,004.7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97万元。

根据公司历史数据,经营活动现金流呈季节性,前3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般为负,第四季度销售回款增加,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根据公司2022年数据,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最低值为1季度末的-641.33万元,2021年最低值为3季度末的-3,838.51万元,公司2022年底自由可支配资金4,605.85万元,能够覆盖当前收入规模日常经营需要。

3、公司营运资金需求测算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1,004.78万元,同比下降16.05%。按照销售百分比法,以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20%、30%的口径测算营运资金需求,具体测算过程及结果如下:

由表可见,在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30%的情况下,营运资金总需求规模5,712.71万元。

4、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和投资计划

4.1 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

截至2022年末,公司一年内需偿还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规模为1,040.07万元,具体明细如下:

4.2 投资计划

公司近期自筹资金计划投资748万,具体明细如下:

5、营运资金缺口测算

营运资金缺口按照“营运资金需求量-可自由支配自有资金+归还1年内有息负债+计划投资”口径计算,在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20%、30%时,营运资金缺口分别为-911.55万元、992.72万元、2,896.93万元。

6、公司近期融资计划情况

根据近期融资计划,截止目前测算可融资金额为9,264.60万元,融资金额能够满足营运资金缺口。融资安排明细如下:

在近期融资计划之外,公司预计短期内可增加的预备性授信额为7,000-10,000万元。

7、流动性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2023年预计资金需求的测算情况,综合考量公司融资安排等因素,公司在短期内不存在流动性风险。此外,为提高流动性,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

(1)公司已制定相关政策,包括应收账款账龄与业务人员业绩挂钩,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考核,加强经营性回款、加强预算管理、库存管理等,改善经营性现金流量。

(2)公司已与多家银行签约,为持有票据贴现做预备,可根据需要及时办理票据贴现。

(3)公司已与相关银行签约,计划通过票据池业务,盘活持有的大量应收票据。

(4)公司拟申请增加银行授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资金需求。

(二)说明报告期内新业务模式、形成的产品、在手订单、销售收入、客户及关联关系,并结合公司经营情况、人才科研储备、现金流水平、拟投入和已投入资金金额,分析现阶段开展新业务的可实现性与合理性、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现有业务的影响,并充分提示新业务开展的相关风险。

1、新业务模式、形成的产品

2022年公司新增光伏储能业务,具体为投资建设光储一体化绿色电站业务(以下简称“绿色电站”)和储能柜业务。绿色电站业务主要通过在工商业用户园区投资建设光伏和储能系统的一体化电站,通过能量管理系统来实现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和光伏就地消纳,为用户节约日常用电量,同时将光伏发电余量上网获得节点分成收入;储能柜业务主要通过直接销售自主研发的储能柜产品获得收入。2023年公司将在现有储能柜的基础上,与公司电力系统监测以及电力电子的技术优势相结合,开发储能集装箱,形成完整的储能产品线,优化能量管理云主站和智慧能量控制器算法,提高用户侧储能收益。并通过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在立足用户侧储能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电网侧、电源侧大型储能设备市场。

公司基于现有业务技术积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审慎开展了新业务的布局。投资建设绿色电站业务可以通过削峰填谷、需量控制以及光伏消纳等获得收益的同时,培育公司储能柜、能量管理系统等相关产品。能量管理系统是储能柜、绿色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光伏储能业务的特色产品,在公司低压配电系统控制器、电力系统监测与监控云主站等开发基础上开展,结合公司在配电系统产品技术积累,深入开发智慧能量控制算法,提高用户侧储能收益。储能柜、储能集装箱等产品核心部分储能变流器与公司电力电子技术密切相关,公司正结合多年电力电子应用经验,开发有特色的用户侧储能柜、储能集装箱等产品。

2、在手订单、销售收入、客户及关联关系

2.1 在手订单

光储一体化绿色电站业务,在手订单即为绿色电站投资建设后的运营协议,截止2023年3月末,已运营的绿色电站为6个,绿色电站业务收入依据每个会计期末抄表电量、电力公司或客户的发电量确认单确认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和光伏就地消纳等综合节电量,根据相关售电协议约定的电价计算确认节电金额的分成收入、按当地电网公司提供的当期光伏发电余量上网售电金额确认发电上网收入,受每日发电量、用电量影响数据会有波动,2023年1-3月收入金额48.60万元;公司2022年度储能柜业务已在2022年内完成收入确认,目前公司正与潜在客户协商推进新订单的签署。公司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凭借在电力电子领域多年的应用经验和技术积累,正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挖掘目标客户,在立足用户侧储能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电网侧、电源侧大型储能设备的销售。

2.2 2022年、2023年1-3月光伏储能销售收入、客户及关联关系

2022年、2023年1-3月光伏储能业务销售收入、客户及关联关系情况如下:

3、分析开展新业务的可实现性与合理性、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现有业务的影响,并充分提示新业务开展的相关风险

3.1 分析开展新业务的可实现性与合理性

2022年中国储能并网规模达7.76GW/16.43GWh,但从应用领域分布看,用户侧储能仅占总并网量的10%。国内工商业侧储能因分时电价政策不断完善,峰谷差价不断拉大,限电危机不断波及工商业用户,工商业储能风口到来。工商业侧、家庭侧储能属于轻量化储能,盈利模式已经完善,市场前景确定性强。

储能系统和电力系统的紧密集成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全额消纳的关键技术之一,需要研究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协同调度、故障处理等技术。公司在电力系统产品已耕耘多年,通过将储能技术与电力系统技术的集成和融合,实现一体化设计、运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在储能系统的优化与控制策略方面,公司已经在储能系统的优化算法及控制策略上实现技术突破,结合物联网技术及智能电网先进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储能产品的运行效率,增加收益,缩短回收期。

在储能系统的智能化、自主控制方面,公司在储能系统电池管理技术(BMS)、储能变流技术(PCS)、能量管理技术(EMS)以及储能温控技术的基础上,公司在云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对储能系统造成的危害;公司的储能系统本地有储能管理系统,可以长时存储储能运行数据并可进行本地控制,在通信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拥有一支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及经营者组成的核心队伍,建有较为完善的试验设施。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734.12万元,同比增长11.26%,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2.04%。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54人,占员工总数的25.08%。公司保持着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和较大比例的研发队伍,不断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为产品升级和业务领域稳步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良好,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97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7,953.05万元,净资产为56,979.4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6.91%,整体资产质量较好,具有新业务投资能力。公司在新业务方面拟投入7,559.01万元,目前已投入1,613.34万元,资金来源中其他股东投入2,059.00万,余款视新业务进展情况由公司自有资金结合银行借款解决。

截止2022年底新业务投入情况如下表列示:

综上,储能市场确定性强,公司已有相关技术储备和技术研发队伍,并且公司在电力系统产品已耕耘多年,储能业务与电力系统融合度高,储能业务作为公司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业务的延伸拓展,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经验,公司在储能的在微型电网运行、为用户提高供电可靠性、储能系统智能优化控制、电力系统协调调度等方面具备优势,公司资产负债率低,新业务分批投入资金额不大,因此现阶段开展用户侧储能业务具备合理性和可实现性。

3.2 现阶段开展新业务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现有业务的影响

对财务状况的影响:短期之内随着新业务的投入以及规模增长,对营运资金需求增长,公司资产负债率会升高;长期来看,新业务收入规模增长会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对现有业务影响:根据2023年营运资金需求量测算,现有业务假设增长20%,营运资金需求量为3,808.50万元,营运资金缺口为992.72万元,资金缺口较小,公司能通过合理安排资金保证现有业务的稳定增长。开展新业务所需营运资金根据业务进展分批投入,资金来源主要通过其他股东投入及银行授信分批解决,不影响现有业务。

3.3 新业务开展相关风险提示。

公司已就新增光伏储能业务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在年报更新版中补充披露如下:

“市场风险:新业务所涉及的市场需求可能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而变化,可能会导致新业务的产品或服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新业务所涉及的市场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可能会变得更加激烈,导致公司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研发风险:新业务的研发过程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这些困难可能包括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如果新业务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新业务的推进,进而导致收益不及预期。

人才风险:新业务需要具备相应的人才支持,如果缺乏相关的人才,就会影响新业务的发展和收益。若公司不能根据行业特点不断健全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提供有竞争力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导致公司技术人员流失,由此带来的持续研发和创新能力下降,将对公司的新业务的开展及整体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财务风险:新业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推广、营销等,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是否合理,都会影响新业务的发展和收益。新业务面临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如果新业务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公司将面临投资回收风险。同时新业务开发初期成本较高,如果无法控制各项费用,就会面临资金缺口和利润下降等风险。”

二、会计师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向公司管理层了解目前的资金需求,复核公司营运资金测算过程,并评估其合理性;

2、复核公司编制的2022年度的现金流量表;

3、向银行实施函证程序,确认报告期末公司的自由可支配货币资金余额情况、其他货币资金使用受限情况、期末已质押银行承兑汇票情况以及期末已开具尚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情况、未偿还借款情况;

4、向公司管理层了解光储一体化绿色电站新业务的开展模式、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等情况;

5、获取并复核公司在2022年投资的各个光储一体化绿色电站的项目年投资回报率测算表,并分析其合理性;

6、获取公司2022年收入成本清单和本年内确认的光伏发电电费收入结算单。根据协议约定的效益分享方式条款及结算单中每月发电消纳量、发电上网量,对本期确认的光伏发电电费收入进行测算,复核收入确认的准确性;

7、了解公司光储一体化绿色电站在手订单情况,获取期后2023年1-3月确认的光伏项目收入情况并分析收入波动原因;

8、复核公司在光储一体化绿色电站方面的研发投入情况以及研发费用归集情况,分析其可实现性及合理性。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年报会计师认为:

1、公司目前未发现流动性风险,已制定提高资产流动性的具体措施积极防范未来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

2、公司报告期新增光伏储能业务具有合理性,新业务对公司现有财务状况和已有业务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已揭示其风险。

三、持续督导机构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1、获取公司现金流量编制明细。

2、核查公司本期可自由支配货币资金,分析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分析公司既有和新增业务的营运资金需求情况。

3、复核2022年度会计师银行函证。

4、查阅公司银行授信资料及额度使用情况。

5、通过访谈了解公司近期投融资计划,并获取公司营运资金需求计划表。综合相关材料的核查情况分析公司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6、通过访谈了解公司新增业务情况,并获取公司新增业务的合同。

7、查询公司新增业务的客户名单,通过公开渠道查询客户经营信息、股东及相关人员信息。

8、查阅公司在手订单情况,获取对应的主要合同、协议。

9、通过访谈了解公司研发人员情况及变动情况,获取公司人员名册。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持续督导机构认为:

1、公司可自由支配货币资金、现有融资能力可以满足公司现有业务及新增业务营运资金需求,未出现流动性风险。

2、公司已制定提高资产流动性的具体措施,积极防范流动性风险。

3、公司报告期新增光伏储能业务具有可实现性及合理性,新业务对公司现有财务状况和已有业务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

4、公司已(于年报更新版)就新增光伏储能业务涉及的风险进行提示。

六、关于固定资产情况

2022年固定资产余额9,151.24万元,报告期内新增固定资产2,040.25万元,转入投资性房地产金额1,360.01万元。请公司:(1)结合用于生产的主要设备、对应的产品、生产人员数量、产量、产能利用率,说明是否与公司产销率、生产经营规模匹配;(2)结合近两年固定资产增加的具体内容,说明新增设备的必要性,是否与经营实际需求相匹配;(3)说明电子设备及其他设备折旧方法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未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原因及合理性。请年审会计师核查并对上述问题发表明确意见。

【回复】

一、公司回复

(一)结合用于生产的主要设备、对应的产品、生产人员数量、产量、产能利用率,说明是否与公司产销率、生产经营规模匹配。

1、公司产销率情况

单位:台、套

注:1、配电自动化产品2021年生产量和销售量中未包含以经营租赁形式租出的设备600台(套)。电力电缆故障探测与定位设备2021年销售量中未包含外购仪器136台。

2、电力电缆故障探测与定位设备2022年销售量中未包含外购仪器207台。

2、主要生产设备情况

(下转5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