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6月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2023-06-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30版)

单位:万元

公司对于应收客户未到期质保金,结合客户信用状况和经营情况,按预期信用损失率5%计提坏账准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资产主要为未到期的质保金,金额较小,不构成重大影响。

(10)其他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金额分别为419.87万元、377.99万元和199.39万元,主要为待抵扣进项税及中介机构费用等。

2、非流动资产构成及变动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的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金额分别为23,506.46万元、36,313.41万元和48,500.62万元,主要为固定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建工程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金额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系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投资厂房和设备所致。

(1)长期股权投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分别为988.11万元、987.45万元和989.15万元,系对联营企业俱全电子的股权投资。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分别为5,875.00万元、11,185.84万元和12,689.98万元,系对参股公司医源医疗的股权投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医源医疗15.46%股权,管理该投资的业务模式既非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非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的。

(3)固定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分别为17,708.09万元、19,103.26万元和34,122.23万元,账面价值分别为8,666.81万元、9,171.67万元和22,881.29万元,主要为房屋建筑物和机械设备。

2022年和2021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原值增长,主要原因系公司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投资厂房和设备所致。

公司的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状况正常,不存在减值迹象,未计提减值准备。

(4)在建工程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建工程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分别为3,784.01万元、10,705.05万元和6,525.81万元,主要为公司新建办公楼、厂房和需要安装调试的生产线、机械设备等。2020年末和2021年末余额增长主要系公司电子真空器件扩产基建工程项目持续投入建设所致;2022年末余额较2021年末下降较大主要系公司电子真空器件扩产基建工程项目部分房屋建筑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转为固定资产所致。

(5)无形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原值分别为1,805.30万元、2,126.51万元和2,409.26万元,账面价值分别为1,110.83万元、1,269.82万元和1,276.47万元,主要为土地使用权和软件。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6)商誉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0年末和2021年末,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55.94万元,形成的原因是:2020年公司收购昆山精立达100%的股权,收购价款为482.17万元,收购日昆山精立达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26.23万元,两者差额55.94万元确认为商誉。经减值测试,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2020年末和2021年末无需提取商誉减值准备。2022年1月,昆山精立达注销后,上述商誉转入当期损益。

(7)长期待摊费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待摊费用金额分别为53.19万元、120.74万元和98.67万元。

(8)递延所得税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分别为2,065.22万元、2,111.26万元和2,225.35万元,主要为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未弥补亏损等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9)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金额分别为907.35万元、705.65万元和1,813.89万元,主要为预付工程设备款。

(二)负债构成及变动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29,909.59万元、33,581.51万元和45,624.13万元,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公司经营情况相符。

1、流动负债及变动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负债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27,068.99万元、32,022.65万元和44,571.39万元,主要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报告期各期末,上述三项负债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72.75%、78.17%和85.50%。

(1)短期借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金额分别为901.29万元、500.00万元和319.69万元,呈减少趋势,主要系公司调整财务结构、归还短期借款所致。

(2)应付票据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票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票据金额分别为5,937.66万元、7,949.18万元和11,342.01万元,均为银行承兑汇票,呈增长趋势,主要系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公司各期以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的货款逐步增加所致。

(3)应付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账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账款金额分别为10,364.10万元、14,362.10万元和23,975.90万元,主要为应付货款、设备款及工程款等。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余额持续增加,主要系随着销售规模增加,公司相应增加采购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扩建厂房所致。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应付账款。

截至报告期末,按付款对象归集的应付账款余额前五名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4)合同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同负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1,461.18万元、1,453.89万元和619.71万元,主要为预收客户货款。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预收款项。

(5)应付职工薪酬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分别为1,494.94万元、1,465.77万元和2,472.02万元,均为短期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6)应交税费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交税费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交税费金额分别为922.57万元、354.38万元和446.72万元,主要为应交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等。

(7)其他应付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付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付款金额分别为368.29万元、523.15万元和503.20万元,主要包括往来款、保证金及押金、待付费用报销款和其他暂收款,按款项性质分类如下:

单位:万元

2021年末余额较2020年末增长主要系待付费用报销款增加所致。

(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金额分别为3,392.00万元、2,720.00万元和2,788.64万元,主要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及长期应付款。

(9)其他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负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负债金额分别为2,226.95万元、2,694.17万元和2,103.51万元,主要为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

2、非流动负债及变动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的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840.61万元、1,558.86万元和1,052.74万元,2020年末主要为长期借款,2021年末和2022年末主要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1)长期借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借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借款金额分别为2,124.15万元、200.46万元和0万元,主要为信用借款,呈下降趋势,主要系公司归还借款,以及部分划分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所致。

(2)长期应付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应付款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16年11月11日,昆山国投、昆山国科签订《设立电真空大功率器件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约定国力股份、昆山国投和昆山国科分别出资3,000.00万元、1,000.00万元和1,000.00万元成立国力研究院,国力股份在合资公司注册成立次月第一日开始计五年内一次性完成回购昆山国投、昆山国科所持有的合资公司股权,昆山国投、昆山国科的退出价格不低于其出资本金加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公司实际对国力研究院具有100%的控制权,将收到2,000万元列示为长期应付款,并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提应付利息。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公司已完成对昆山国投、昆山国科所持有的国力研究院股权的回购。

(3)预计负债

2022年末未决诉讼为国力源通与苏州新合盛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的保理合同纠纷案。针对前述纠纷,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已于2023年1月28日作出(2022)苏0509民初14055号《民事判决书》。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国力源通已履行前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4)递延收益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收益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收益金额分别为540.21万元、385.12万元和95.73万元,均为政府补助,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5)递延所得税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分别为176.25万元、973.28万元和708.80万元,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增值所致。

(三)偿债能力分析

1、公司偿债能力指标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偿债能力指标保持稳定,公司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保持合理水平,利息保障倍数均远大于1,可以足额支付利息款项。

2、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同行业可比公司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2.44倍、2.89倍和2.25倍,速动比率分别为2.09倍、2.44倍和1.86倍,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较为接近。整体而言,公司银行资信状况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充足,短期偿债能力及资产变现能力较强,流动性风险较低。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资产负债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

数据来源:同行业可比公司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3.38%、26.08%和30.62%,母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1.91%、13.24%和15.56%。2020年末至2021年末呈下降趋势;2022年末较2021年末略有上升,主要系因当期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增加额较大所致。2020年末公司合并口径的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较为接近,2021年末及2022年末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及偿还借款所致。

②利息保障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金额分别为16,866.08万元、9,527.43万元和8,982.46万元,利息保障倍数分别为40.27倍、58.05倍和71.28倍。报告期内,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维持在较高水平,盈利情况良好,利息保障倍数较大,表明公司偿债能力较强。

(四)营运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营运能力指标如下:

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79次、1.84次和2.23次,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25次、2.33次和2.48次。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较为稳定,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和整体回款情况较好,资产周转情况良好。

1、应收账款周转率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次

数据来源:同行业可比公司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整体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主要原因为公司应收账款第一大客户沃特玛2018年出现资金困难,无法正常偿付货款,公司预计对沃特玛相关应收款项回收的可能性很小,2018年末对应收沃特玛款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导致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原值金额较大。剔除沃特玛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91次、2.69次和2.23次,与航天电器、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相近。

2、存货周转率情况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次

数据来源:同行业可比公司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主要原因是:(1)公司主要产品类型及型号较多,不同系列产品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零件品类繁多,因此公司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以满足生产需要;(2)为及时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对部分标准化产品保持一定数量的安全储备,因此公司库存商品的金额较大。

(五)财务性投资情况

1、财务性投资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除金融类企业外,本次募集资金使用不得为持有财务性投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投资于以买卖有价证券为主要业务的公司。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一一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规定:

(1)财务性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类金融业务;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业务(不包括投资前后持股比例未增加的对集团财务公司的投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股权投资;投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拆借资金;委托贷款;购买收益波动大且风险较高的金融产品等。

(2)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以获取技术、原料或者渠道为目的的产业投资,以收购或者整合为目的的并购投资,以拓展客户、渠道为目的的拆借资金、委托贷款,如符合公司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方向,不界定为财务性投资。

(3)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参股类金融公司的,适用本条要求;经营类金融业务的不适用本条,经营类金融业务是指将类金融业务收入纳入合并报表。

(4)基于历史原因,通过发起设立、政策性重组等形成且短期难以清退的财务性投资,不纳入财务性投资计算口径。

(5)金额较大是指,公司已持有和拟持有的财务性投资金额超过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不包括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类金融业务的投资金额)。

(6)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前六个月至本次发行前新投入和拟投入的财务性投资金额应当从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中扣除。投入是指支付投资资金、披露投资意向或者签订投资协议等。

(7)发行人应当结合前述情况,准确披露截至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的基本情况。

2、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可能涉及财务性投资的会计科目分析如下:

(1)交易性金融资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无交易性金融资产。

(2)其他应收款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为416.56万元,主要为保证金及押金、员工借款及备用金,不属于财务性投资。

(3)其他流动资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余额为199.39万元,主要为待抵扣进项税及预缴税金、预缴企业所得税,不属于财务性投资。

(4)长期股权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989.15万元,系对俱全电子的股权投资。俱全电子主要从事厂房建设和生产配套,公司持有其20%股权,可以对其施加重大影响,但该投资不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但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将对俱全电子的投资界定为财务性投资。

(5)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12,689.98万元,系对医源医疗的股权投资。2020年8月,公司转让原子公司医源医疗控股权后,不再控制医源医疗,也无法对其施加重大影响,转让医源医疗控股权后,公司管理层重新评估对医源医疗投资的管理模式,公司持有其剩余股权不以短期出售和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但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将对医源医疗的投资界定为财务性投资。

(6)其他非流动资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为1,813.89万元,主要为预付工程设备款,不属于财务性投资。

公司对医源医疗和俱全电子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合计占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13.35%,未超过30%。

综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

七、经营成果分析

(一)营业收入情况

1、营业收入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477.82万元、50,905.03万元和70,011.1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8,451.55万元、48,522.67万元和68,395.84万元,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占营业收入比例均超过90%,公司主营业务突出。其他业务收入主要为材料及零部件等收入,金额相对较小。

2、按产品类别划分的主营业务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类别划分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直流接触器、真空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接触点组、真空开关管和真空电容器为主,合计收入占比分别为96.51%、96.94%和96.45%,均在95%以上。

3、按地区分布的主营业务收入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销售区域划分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内销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29,723.59万元、37,941.18万元和53,211.96万元,占比分别为77.30%、78.19%和77.80%,内销收入占比较高,主要系受益于国内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增加所致。

报告期各期,公司外销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8,727.96万元、10,581.49万元和15,183.88万元,占比分别为22.70%、21.81%和22.20%,外销收入金额稳定。

4、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波动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波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季节性波动不明显,受春节等因素影响,通常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低,第四季度主营业务收入相对较高,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一般略高于上半年,其中2020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低主要系受下游客户需求减少所致。

5、按照下游应用领域的收入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下游应用领域划分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销售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传统能源、航天航空及军工、半导体设备制造、光伏风能及储能、安检、辐照等行业,上述应用领域的销售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0.85%、93.79%和95.20%。

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领域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624.54万元、18,352.51万元和30,170.72万元,占比分别为30.23%、37.82%和44.11%,收入金额及占比稳步提升,主要系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下游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增加所致。

公司直流接触器及接触点组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对较早,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较小,公司相关产品出货量较小、市场议价能力较强,因此相关产品毛利率相对较高。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公司直流接触器等产品产量和销量亦大幅增加,随着下游客户采购量的增加,对公司产品议价能力有所提高,导致相关产品平均售价和毛利率有所下降,与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没有直接的联系。报告期内,除Sensata外,公司与下游主要客户每年根据其年度采购数量、产品型号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销售价格。

Sensata收购GIGAVAC之后,于2020年9月与发行人签订供货协议,约定对2020-2022年接触点组实施成本降低方案。公司基于长期合作和客户良好信用等原因,对Sensata接触点组供货价格给予一定优惠,实际上仍根据接触点组生产计划、制造成本、Sensata实际采购量、汇率变动等因素综合确定对其供货价格,上述协议条款并未严格执行。目前,公司直流接触器订单充足,接触点组作为直流接触器重要部件,优先满足生产自用,未来按照市场化原则与Sensata协商确定接触点组供货价格。

(二)营业成本情况

1、营业成本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成本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以主营业务成本为主,主营业务成本分别为21,571.43万元、28,758.55万元和41,956.96万元,占比均超过90%,与营业收入的构成相匹配。

2、按产品类别划分的主营业务成本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按产品类别划分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以直流接触器、真空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接触点组、真空开关管和真空电容器为主,合计占比分别为98.01%、98.15%和97.10%,均在95%以上,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相匹配。

3、按成本对象划分的主营业务成本

报告期间,公司按成本对象划分的主营业务成本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上表中费用包含制造费用和运输费。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主要为直接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及零件、线圈、瓷件、触头等,占比分别为77.16%、78.14%和78.95%,占比较为稳定。

(三)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1、毛利构成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的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16,880.12万元、19,764.12万元和26,438.89万元,占比均超过90%,与营业收入的构成相匹配。

2、按产品类别划分的主营业务毛利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按照产品类别划分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以直流接触器、真空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接触点组、真空开关管和真空电容器为主,合计占比分别为94.61%、95.18%和95.41%,均在90%以上,与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相匹配。

3、综合毛利率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3.54%、40.91%和38.85%,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3.90%、40.73%和38.66%,综合毛利率主要受主营业务毛利率影响,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其他业务毛利率由于收入规模较小和具体业务性质差异呈现一定波动。

4、分产品毛利率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分产品的毛利率情况如下:

单位:%

注:由于适用新收入会计准则,公司自2020年度开始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分析考虑运输费,下同。

报告期内,公司分产品毛利率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成本、下游应用领域、客户议价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

5、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比较

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比较情况如下:

单位:%

数据来源:同行业可比公司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主要系在产品结构、下游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所致。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真空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国内没有直接可比的上市公司,只能选取与公司所处大行业相似、主营业务相近、部分产品类型或下游应用领域类似,且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四)期间费用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总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9.68%、24.95%和23.00%,期间费用率逐步降低,具体各项费用分析如下:

1、销售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1,714.71万元、1,620.31万元和2,331.65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4.24%、3.18%和3.33%,销售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业务推广费、差旅办公费等,上述三项费用合计占比分别为87.43%、79.17%和81.24%。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人员职工薪酬占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9.05%、51.05%和50.95%,总体保持稳定。

2、管理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5,146.40万元、6,817.18万元和8,216.99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71%、13.39%和11.74%,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率相近。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办公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咨询服务费、安环费等,上述六项费用合计占比分别为83.74%、83.15%和79.72%。报告期内公司职工薪酬占比较高,主要系公司重视人才储备,引进优秀管理人员所致。

3、研发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4,487.23万元、4,136.70万元和6,245.0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09%、8.13%和8.92%。2021年度研发费用率较2020年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原控股子公司医源医疗委托研发及咨询费较高,2020年9月起公司不再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由此导致合并范围的研发费用逐年减少。剔除医源医疗发生的研发费用后,公司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2,807.76万元、4,136.70万元和6,245.0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94%、8.13%和8.92%,研发费用率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材料费、折旧与摊销、试验检测费和委托研发费等,上述五项费用合计占比分别为96.08%、91.54%和83.86%。

公司委托研发费主要是GL Leading为医源医疗提供研发服务,双方于2019年5月15日和12月9日分别签订关于5.3MHU/8MHU医用CT球管及组件、3.5MHU医用CT球管及组件的《技术服务合作协议》,合同金额分别为250万美元和450万美元。

4、财务费用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666.68万元、124.81万元和-690.31万元。其中2020年度财务费用金额较大,主要系当年外汇汇率变动导致汇兑净损失较大所致。2022年度财务费用金额为负数,主要系利息收入达到505.03万元、汇兑收益达到346.75万元所致。

(五)其他影响经营成果的项目分析

1、其他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益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计入其他收益的各项政府补助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2、投资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9,832.84万元、141.62万元和129.32万元。2020年度公司投资收益较大,主要系当年转让子公司医源医疗控股权形成的投资收益较大所致。

3、信用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为公司执行金融工具新准则后计提的坏账准备,具体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4、资产减值损失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5、资产处置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的资产处置收益金额较小,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6、营业外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收入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公司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各项政府补助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7、营业外支出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外支出具体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2022年度公司营业外支出较2021年度增长,主要系诉讼赔偿支出增加所致。(下转3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