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6月13日

查看其他日期

各地掀起“三夏”麦收高潮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023-06-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把夏粮收购摆在更突出位置

5月下旬,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发生“烂场雨”,给粮食生产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

“小麦成熟后如果不及时收割,在田间可能发芽霉变。如果种麦农民无法将阴雨天收割的小麦出售,就可能影响农民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种粮积极性。如果发芽霉变小麦在市场流通,进入到口粮消费领域,也会冲击粮食质量安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各方正在采取行动,积极应对。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日前在河南调研时要求,用足用好各类主体的烘干设施,指导推广分段式烘干措施,开放除高速公路、国道外的公路、文化广场、学校操场等空间场地用于露天晾晒,尽量降低小麦含水量。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近日召开会议要求,把夏粮收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家庭储粮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妥善做好收购工作。对于符合食用标准的小麦,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对于只能用作饲料和工业用粮的超标小麦,由当地政府分类做好收购,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全力以赴抓好夏季田管

“芒种后,忙种豆”。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交流会,部署夏播夏管重点工作,推动带状复合种植往深里走、往细里做。

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途径。

会议要求,各地务必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重要性,坚定信心,强化措施,千方百计落实夏播面积,全力以赴抓好夏季田管,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在河南许昌,350万亩小麦抢收工作落地后,夏种随即展开。当地正通过引导农机加装卫星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等措施,提高玉米大豆的播种质量和效率。

据悉,2022年是我国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总体成效良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全国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872万亩,比国家下达的试点面积增加了356万亩;从产量看,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平均亩产538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24公斤,基本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今年将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新增500万亩种植面积并将试点省份增加至17个。今后一个时期,带状复合种植要持续稳步扩大实施规模,总结示范推广经验,持续增强大豆和油料保障供给能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