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6月15日

查看其他日期

向机构化、长期化转型 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

2023-06-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梁银妍

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围绕投资端改革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同时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业内专家看来,机构投资者占比持续提高是大势所趋,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则是机构取得长期稳健收益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随着各类资管机构权益投资能力增强,资本市场生态将进一步优化,并在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回报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为机构投资者入市

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监管部门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证监会发布《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为养老金入市打通了渠道;召开机构座谈会,鼓励银行理财、险资和信托资金等开展权益投资和实施长周期考核。

与此同时,以注册制改革为契机,监管部门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了更多制度利好。比如,新修订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提高了中长期资金优先配售比例,增强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有效性,有力支持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注册制改革。

此外,倡导长期投资文化的举措正在推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提出,基金管理人要崇尚专业精神,忠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秉承价值投资,践行长期理念。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动公募基金行业“总量提升、结构优化”,支持证券基金期货私募资管产品稳健发展,引导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范、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并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专业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重不断提升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措施陆续落地,包括公私募基金、券商资管、银行理财、保险资金等在内的专业机构投资力量正不断壮大。

华西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仓占流通市值比重由2017年初的15.8%提升至25.26%左右。专业机构投资者中,公募基金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比最高,为7.99%。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A股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后,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可能将更为理性,市场整体波动水平有望收敛。同时,随着机构投资者话语权逐步提升,投资者挖掘优质标的能力整体有望提高,优质公司被显著低估的现象可能减少。此外,A股从“散户市”走向“机构市”后,市场定价能力有望提升,将推升A股对于海外公司和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产品总数量超过1万只,管理规模合计达26.03万亿元,相比2012年底的1174只、2.8万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实现大幅度跨越。

“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理财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倾向交给专业机构进行投资管理。”业内专家表示,稳步壮大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定价有效性、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市场波动,挖掘市场价值。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越来越多外资机构积极拓展在华业务。数据显示,2014年沪港通与2016年深港通开通以来,外资持有A股市值从2014年第二季度的0.34万亿元,上升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3.49万亿元,近十年时间增长了九倍。

推动市场风格

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转变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提高是大势所趋,并将推动市场风格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转变。

在建信基金总裁张军红看来,全面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很多上市公司来自科技前沿领域,业务模式比较新颖,对投资者的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专业投资者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长期投资将成为主流,以上这些都将驱动公司股价回归企业中长期基本面。

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认为,公募基金只有自身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才能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安全稳定的融资环境。

这也对机构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公司上市,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缺乏专业能力的投资者获利可能性下降,而投资价值发现更加深入、投资决策更加专业化、风险定价更加合理化的专业机构将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