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6月16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接135版)

2023-06-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35版)

2022年末,公司前十大产品销售业务订单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产品在手订单一般指2022年末收到的客户未来一个月的订单及其后两个月的排产计划

2022年末,公司前十大技术服务业务订单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注:技术开发在手订单指正在执行的技术开发合同。

如上表所示,公司产品销售业务期末在手订单覆盖情况良好,期后基本已实现收入;技术服务业务在手项目囊括新客户、新业务、新车型多个方面,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技术开发完成后量产车型将进一步带动产品销售业务增长。

(4)各类型存货变动情况

2021、2022年末公司各类型存货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公司2022年末较2021年末存货余额增加22,698.77万元,其中:(1)原材料余额增加11,852.28万元,占增加存货的52.22%,主要为芯片材料增加10,511.54万元,占增加存货的46.31%,系因车规级芯片暂无国产替代方案,公司为降低由于芯片供应不确定导致的经营风险,大幅增加了芯片的备货;(2)委托加工物资增加3,519.07万元,占增加存货的15.50%,主要为喷油器增加3,329.98万元,占增加存货的14.67%,系公司收购原喷油器供应商长春纬湃及关联方的喷油器生产线和专利使用权,需要时间吸收并掌握喷油器生产工艺和技术,为规避收购后短期无法到达预期生产能力的风险,公司增加12个月的喷油器储备量;(3)发出商品增加3,448.70万元,占增加存货的15.19%,系因2023年春节时间较早,使得公司年底备货时间提前,同时2022年12月各客户产能大幅下降,未能及时消耗在外存货,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实现23,231.28万元,结转成本17,338.81,发出商品期后消耗情况良好;(4)库存商品增加1,902.80万元,占增加存货的8.38%,其中ECU等控制器增加2,144.70万元,占新增存货的9.45%,受新能源业务开发持续推进,本期VCU/MCU/T-BOX等汽车动力电子新产品备货明显增加;(5)合同履约成本增加2,021.69万元,占增加存货的8.91%,系本期公司新增部分乘用车新客户,未结题开发项目订单额由4,305.90万元增加至10,675.38万元,故合同履约成本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公司期末存货的大幅增加,除因业务规模变动外,还受公司存货储备战略变动影响,具有合理性。

(4)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情况

2022年末公司原材料增加额占存货总增加额的52.22%,是存货增加的主要原因,与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及原材料变动情况如下:

如上表所示,公司原材料增加额相比同行业可比公司明显偏高,主要系公司虽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主要面向商用车市场,但生产模式和供货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材料存在明显区别。公司自产ECU/VCU/MCU等控制器耗用的车规级芯片暂无国产替代方案,长期依赖进口。2022年度受国际形势与芯片生产能力影响,芯片供应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公司正常排产供货计划,为减少相关不确定因素对公司的影响,公司调整了与芯片相关的备货政策,使得期末存货大幅增长。

2、结合公司目前的产品结构是否与下游需求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相匹配,生产经营是否面临汽车新能源化趋势加速带来的重大不利变化,说明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充分

(1)行业需求变动及公司产品结构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18.5万辆和330万辆,分别同比累计下降31.9%和31.2%,公司传统车EMS的下游市场主要为商用汽油车市场,受此影响,公司传统EMS汽车收入下降。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6.9%和93.4%。公司根据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坚持产品朝电动化转型的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控制器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

2021、2022年度,公司传统汽车EMS销售额分别占营业收入92.97%与77.98%,销售占比有所下降,商用车市场虽仍是公司面对的主要市场,但公司正为贴合市场积极转型发展;新能源控制器销售额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14%、4.83%,虽在总销售中的份额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产品结构的变动与市场需求变动一致保持一致。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尚未面临汽车新能源化趋势加速带来的重大不利影响,但若公司在乘用车和新能源市场的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或市场推广不顺利,则会在未来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存货减值计提情况

公司期末各类存货账龄及减值计提金额比例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续上表

单位:万元

续上表

单位:万元

如上表所示,公司1年以内存货占比为94.47%,是公司存货的主要构成部分,存货成新率较高,加之增加的存货主要为因公司备货需要而购进生产用芯片、喷油器相关部件,不存在明显减值迹象,减值计提比例较低。存货库龄在1-2年、2年以上的存货占比分别为2.75%、2.78%,对应的减值计提比例分别为15.95%、47.99%,呆滞存货存在减值迹象并已提足减值。

库龄超过1年的存货中实物存货(不含合同履约成本)1,946.05万元,由于公司属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终端产品使用年限较长,参照行业惯例与相关供货协议,公司产品在停止供应后仍应继续提供相关售后服务配件8-10年,故虽部分产品库龄较长,但仍可持续销售,并非均需计提跌价准备。库龄超过1年的存货中合同履约成本297.88万元,由于技术开发服务存在预收开发款,部分存货虽库龄较长,但收到的开发款已可覆盖实际发生的成本,故未计提减值。

综上所述,公司期末已对存货计提充分的跌价准备。

(二)中介机构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年审会计师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评价、测试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2)了解存货存放地点及状态,取得公司盘点计划,评估盘点计划的恰当性。

(3)根据公司盘点计划执行监盘程序,观察相关人员盘点过程,对盘点中应当执行的控制加以关注。

(4)对期末存货进行抽盘,并将抽盘结果与盘点人员记录进行核对,评价盘点准确性。

(5)对于存放于客户仓库的存货,向对应客户进行函证。

(6)获取主要客户的在手订单,与期末结存进行比较。

(7)向公司管理层进行访谈,了解增加存货储备的原因。

(8)结合存货结构及库龄,对存货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9)评估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的适当性,并进行复核。

保荐机构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取得并核查公司主要客户订单情况;

(2)取得并核查公司主要技术开发合同情况;

(3)询问公司管理层,了解增加存货储备的原因;

(4)取得并核查公司存货结构及库龄,对存货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

(5)取得并核查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的适当性,并进行复核。

2、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期末存货大幅增加,主要受公司存货储备战略影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方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跌价部分已得到充分计提,存货的增长规模与公司业务收入体量基本匹配;

(2)公司产品结构变动与市场需求变动一致,短期尚未面临汽车新能源化趋势加速带来的重大不利影响,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充分。

五、关于研发费用

年报显示,研发费用从去年的10,116.74万元增加至16,920.82万元,同比增长67.26%;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3.77%,同比增加11.65个百分点。请公司:(1)结合公司具体业务需求、产品结构、研发成果量化分析公司研发投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2)结合研发项目立项数量、研发技术先进性水平(如新申请发明专利的对应)、研发成果市场商用化进展,说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增加的原因及必要性,材料领用等费用归集的准确性,请年审会计师对以上问题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一)公司回复

1、结合公司具体业务需求、产品结构、研发成果量化分析公司研发投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1)公司产品结构情况

公司为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网联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2021年、2022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及占比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知,2022年度,公司产品销售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能源车相关产品,公司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较低。为开拓乘用车市场和顺应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公司坚持“客户乘用车化、产品电动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开发了GDI乘用车电控系统项目、混合动力乘用车电控系统项目以及电动车VCU、GCU、MCU等项目。

(2)公司研发投入及相关成果

2022年度公司前十大研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知,在维持传统商用车研发的基础之上,将研发资源重点投入了乘用车GDI、增程混动、VCU、MCU/GCU、域控制器等乘用车和新能源产品上。

在持续研发投入的支持下,公司在乘用车和新能源业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已承接的主流乘用车项目状态如下:

综上(1)、(2)点所述,公司研发投入增长是在结合公司业务需求与产品结构的基础上,以实现公司“客户乘用车化、产品电动化”发展的战略目标而产生的必要投入,具有合理性。

2、结合研发项目立项数量、研发技术先进性水平(如新申请发明专利的对应)、研发成果市场商用化进展,说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增加的原因及必要性,材料领用等费用归集的准确性

(1)研发项目情况

2021、2022年度,公司研发项目的立项数量情况如下:

公司视研发与创新为公司生存的基石,始终注重研发,紧跟汽车行业动力系统发展趋势,通过不断招聘行业内优秀人才和优化公司内部技术研发和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2022年度,公司研发团队人数由428人扩充至628人,增幅为46.73%。公司始终坚持“产品电动化、客户乘用车化”的发展战略,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在乘用车GDI发动机电控系统、混合动力发动机电控系统、MCU、VCU、GCU、HECU等乘用车和新能源产品领域。在公司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新能源和乘用车研发项目立项数量逐年增长,在研项目有序推进,研发费用率随各项目推进逐步上升。

2022年末,公司在研项目可以归至13个研发平台,其技术领先和商用化进展情况如下:

■■

综上所述,公司各研发项目具备技术先进性,研发成果商业化取得明显进展,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具备合理性。

(3)研发费用归集情况

公司研发费用归集的内容包括员工薪酬、试验费、差旅费、材料费、折旧费、燃油动力费、加工费及其他费用。

公司对计入研发费用的支出严格按照项目进行归集,对于能够直接对应具体项目的支出直接归集至具体项目,对于与具体项目不直接对应的支出,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摊并归集至具体项目,具体的归集和分摊方法如下:

公司严格按照研发费用的范围和标准列支研发费用,并通过上述归集方法合理、恰当区分各项目的支出。公司建立了研发项目台账,记录各项目的支出。此外,研发部门与财务部定期对各项研发费用的发生进行交叉审核,确保研发支出的归集真实、准确、完整。

(二)中介机构核查意见

1、核查程序

年审会计师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了解、评估及测试与公司研发费用归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2)获取研发费用明细账,执行分析性复核。

(3)检查研发项目的立项文件、归集凭证及单据、阶段性成果以及结项文件;

(4)结合业务结构的变动情况,检查研发投入内容与主营业务的相关性。

(5)结合技术服务项目,复核研发项目与技术服务项目是否存在混同的情形。

保荐机构执行了以下核查程序:

(1)了解公司研发费用归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2)获取并核查研发费用明细账;

(3)查阅公司近年披露年报中有关研发项目情况;

(4)询问公司研发主要负责人员,了解公司研发项目进展情况。

2、核查意见

经核查,保荐机构、年审会计师认为:

(1)公司制定了与研发费用归集相关的内控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收入来源于传统燃油的商用车,为开拓并扩大公司在乘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具有合理性;

(2)公司研发费用归集真实、完整、准确,不存在生产成本与研发费用混同的情形。

特此公告。

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