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市密集出台政策 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雪
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国家层面对中医药的发展日益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和立法不断推进,实施中医药重大工程、加大中医药方面投资、做强做大中医药龙头企业等举措成为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展道地药材,促进科技转化,加强人才建设……近期,多地密集开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方”,为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质优效佳的中药材,是保障中医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关注到,多地举旗定向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对中药材生产经营者出台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贵州在近日印发的《贵州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天麻、石斛、淫羊藿等优势单品核心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优势单品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0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90万亩以上、产量300万吨、产值295亿元。
湖南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近日印发《湖南省2023年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围绕湘产中药材品质品牌、中药材研发、加工、生产等方面提出:要制订省级中药材生产区划,在湖南省五大中药材种植产业带规划建设一批道地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新建13家“定制药园”和5家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加快推进湘产中成药大品种临床综合评价工作,培育中药重点品种;组织开展20个功能性药膳、药饮、药浴、药妆等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
郑州市更是投入“真金白银”,全力扶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夯实中药材发展基础,郑州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今后要大力支持道地中药材种植业发展。郑州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依托资源条件,积极探索仿原生态种植模式,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道地药材的,经验收合格后按每亩500元、不超过30万元进行奖励等。
加快培养高水平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多省市也将推动中医药教育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引擎之一。
湖北省在近期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将组织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相关高校,继续承担和实施好农村订单定向五年制本科免费医学生培养和全省“万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工作,每年招收“中医学”定向本科生培养100人左右,定向培养计划全部列入普通高校定向就业招生计划,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
在中医药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上,记者了解到,今年天津市将通过实施津沽中医药人才系统培育工程,推动青年岐黄学者、创新团队、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西学中培训班,推进中医护理骨干人才、中药特色技术骨干人才等中青年人才培养。
中医药领域重大项目和平台,往往能为中医药人才提供成长和发挥潜能的机遇。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和省文旅厅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将继续开展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疗法挖掘整理推广工作。今年,将在16市中遴选5至7个中医药特色疗法应用推广基地开展试点工作,以挖掘整理、师资培训、规范推广、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和系统推动为重点开展基地建设,推动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应用推广。
做强做大中医药龙头企业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快、生产质量有保证,产业发展才能高效提升。记者注意到,更多有针对性的企业支持举措也出现在各省近期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政策中。
湖北将实施中医药龙头企业壮大工程,做强一批省内中医药龙头企业。到2025年,龙头企业产值超过50亿元的3家、超过30亿元的5家、超过10亿元的10家。实施“一品一策”提升计划,培育中药大品种大品牌。
贵州省鼓励中医药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加强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鼓励和引导中医药企业加快实施药品GMP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对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中医药企业,按照每户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加快中药民族药制造龙头企业培育,落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做好药品再注册及上市后变更备案管理工作。
郑州市将对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企业,给予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取得中药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的企业,给予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中医药品种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